0 总则
1 基本规定、术语
1.1 基本规定
1.2 术语
2 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2.1 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2.2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分类
2.3 参照建筑建立原则
3 建筑节能设计流程
3.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流程
3.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流程
4 气候与建筑节能设计
4.1 气候分区与设计要求
4.2 建筑总体布局与建筑节能
4.3 不同建筑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
5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计算
5.1 体形系数
5.2 窗墙面积比
5.3 热阻、传热系数及热惰性指标
5.4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及可见光透射比
5.5 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
5.6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防结露计算
6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计算书
6.1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计算书编制内容及要求
6.2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计算书格式
7 墙体
7.1 外墙保温的一般规定
7.2 外墙外保温技术
7.3 外墙内保温系统
7.4 外墙自保温
7.5 其他墙体
8 屋面
8.1 一般规定
8.2 平屋面
8.3 坡屋面
8.4 其他类型屋面
9 楼地面
9.1 地面
9.2 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9.3 其他楼板
10 建筑门窗与透明幕墙
10.1 建筑玻璃
10.2 建筑门窗与透明幕墙节能技术
10.3 通风双层透明幕墙
11 建筑遮阳
11.1 建筑遮阳技术
11.2 遮阳系统设计选用要点
11.3 中间遮阳系统
附录A 建筑节能设计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
附录B 不同气候分区部分城市*佳、适宜和不适宜的建筑朝向
附录C 不同气候分区部分城市冬季、夏季及全年主导风向
附录D 不同气候分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
附录E 不同气候分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
附录F 全透明幕墙公共建筑窗下墙高度
附录G 典型窗户的传热系数计算实例
附录H 外遮阳构造定性尺寸及拟合系数
附录I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计算书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