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日本住宅建设与产业化
QQ咨询:
有路璐璐:

日本住宅建设与产业化

  • 作者:吴东航 章林伟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10759
  •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01日
  • 页数:256
  • 定价:¥4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从政策制度演变、技术发展两个视角,沿着日本住宅建设的发展历程与脉络,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日本住宅建设、物业管理和维护的经验,及其法律框架、政策制度、金融体系、建筑工业化与产业化、住宅研究与技术等。本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清晰精炼,观点明确,对目前我国的住宅建设具有宝贵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文章节选
    第3章 住宅产业化(执笔:吴东航)
    3.1 住宅产业化概述
    3.1.1 背景与意义
    日本的住宅产业化是从20世纪的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它的背景是大量的住房需求,原动力是政府的方针政策,实施的骨干力量是民间企业。而在至今为止50多年的时间中,它所体现的效果和意义,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有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住宅产业化的开始可能有具体的目的和目标,而当它真正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之后,伴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和经济沉沦,它也在自我调整与更新,持续地生存和发展着,并没有因为原来的目的有了变化,或者目标已经达成了,而失去了意义。
    20世纪的50年代是日本战后的混乱期,大量的城市住宅在战火中烧毁,大量的侨民和旧军人又陆续地回到日本,住宅不足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如何在短期内向社会提供大量的住宅成为首要课题。这就是日本走向住宅产业化的时代背景。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建筑材料由土、木等自然材料转向使用钢材、水泥、非铁金属、塑料等人工材料。建筑工程原来以现场加工成形为主,随着使用人工材料的增多,现场外的预制成型的力度逐渐增大,许多工作可以在现场以外进行了,而将这些工作集中于固定的工厂,建立工业生产的流程,无论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都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从物质上形成了住宅产业走向工业化的基础。
    1955年成立的日本住宅公团,从一开始就提出工业化方针,以大量需求为背景,组织起学者、民间技术人员共同进行了建材生产和应用技术、部品的分解与组装技术、商品流通、质量管理等产业化基础技术的开发。然后,向民间企业大量订购工厂生产的住宅部品,向建筑商大量发包以预制组装结构为主的标准型住宅建设工程,由此达到高速度高质量地建设公共住宅、解决住宅不足问题的目的。与此同时,培养出了一批领跑企业,以他们为核心,逐步向全社会普及建筑工业化技术,向住宅产业化方向迈出了**步。
    ……
    目录
    序言
    前言
    引言
    第1章 住宅建设与政策的变(执笔:小见康夫)
    1.1 日本住宅的现状
    1.2 日本住宅的多样性
    1.3 住宅政策的变迁
    1.4 公共住宅制度的变迁
    第2章 住宅相关的法律与制度(执笔:栗田纪之)
    2.1 日本的法律制度
    2.2 建筑的相关法律
    2.3 《建筑基准法》
    2.4 《确保住宅品质促进法》(《品确法》)
    2.5 其他相关法令
    2.6 规格与规范
    第3章 住宅产业化(执笔:吴东航)
    3.1 住宅产业化概述
    3.2 住宅部品
    3.3 工业化住宅
    3.4 预制组装混凝土结构
    第4章 住宅的可持续性发展(执笔:佐藤考一,栗田纪之)
    4.1 SI住宅
    4.2 百年住宅建设系统(CHS)
    4.3 住宅性能表示制度的耐久性规定
    4.4 200年住宅
    4.5 住宅的再生
    第5章 集合住宅的设计(执笔:小见康夫,吴东航)
    5.1 集合住宅的历史
    5.2 集合住宅的设计要点
    5.3 集合住宅的住栋设计
    5.4 集合住宅的户型设计
    5.5 维护管理计划
    第6章 集合住宅的结构(执笔:吴东航)
    6.1 建筑与地震
    6.2 结构设计体系
    6.3 结构种类与形式
    6.4 隔震与减震
    6.5 抗震鉴定与抗震加固
    第7章 集合住宅的装修与设备(执笔:吴东航,佐藤考一)
    7.1 围护结构
    7.2 内装修与管线系统
    7.3 住宅设备
    第8章 集合住宅的建设实例(执笔:吴东航)
    8.1 租赁集合住宅
    8.2 家庭式集合住宅
    8.3 超高层集合住宅
    8.4 小结
    附录:参考文献及资料
    索引
    编著者简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