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基础理论篇
第1章 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一)哮喘的定义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后缓解。
(二)对哮喘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以前认为,哮喘是一种气道过敏性疾病,即有特应性体质的患者,当吸入变应原后主要由肥大细胞参与,并在IgE抗体介导下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产生哮喘症状。因此**策略主要以支气管扩张、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为主。80年代以后逐渐认识到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的高反应性。当吸入变应原或有其他激发因素时导致哮喘发作或加重。**策略是在支气管痉挛的基础上,强调使用******。近年来对哮喘��认识又有提高,认为哮喘是由包括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慢性炎症基础上又伴随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构,后者即气道结构发生改变,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加、纤维化和血管增生等。气道重构后使得气道的可逆性降低,目前的**策略强调哮喘必须尽早给予****,以及对于中重度哮喘给予长期规则的**和长效支气管扩张**的联合**。将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症状、减轻气道炎症和减少气道重构作为主要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