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总论
绪论
中医营养**学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养疗理论和方法,以指导预防疾病、**疾病、促进机体康复、保持健康的一门学科。
中医营养**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深厚底蕴,以中医理论为坚实基础,融汇了历代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丰富多彩的方法,具有鲜明的东方色彩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杰出贡献。
“营养”一词,较早见于宋代苏东坡《养生说》“营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古代又作“荣养”。“营”有经营、营造之意,“荣”可解释为荣盛、繁荣,“养”即养护、补养之意。“���(荣)养”即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而“营养学”一词,则来源于现代营养学。在中医古籍文献中,论及营养学的内容多称为“食养”或“食疗”。“食养”即饮食养身,就是以合理的营养,维护健康、保养身体、预防疾病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强调预防为主;“食疗”即饮食疗疾,是根据食物和**食物的性味、功用及其所含的营养成分或其他成分,进行科学配伍,通过合理的加工烹调,达到**疾病的目的。虽然二者在词义上稍有差别,但究其本质,中国古代的“食养”、“食疗”学即为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传统临床营养**学。
中医营养**,以扶正固本为基本思想,以补气血、调阴阳、增强正气为基本治则,据此选用**和食物,同时结合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进行辨证养疗,并采用恰当的制作方法和形式,如炒、焖、煎、炸、蒸、煮、熬、卤、烧等,制成汤、羹、膏、酒、粥、面、糕、饼以及菜肴等,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既适合于家庭食品的制作,又可作为餐馆配膳的美食佳肴,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