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篇
陶渊明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年)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因不满当时的黑暗现实,四十一岁即弃官归隐,躬耕垄亩。现存诗文一百三十余篇,有《陶渊明集》。
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注释〕
①此诗作于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时陶渊明年三十八岁。郭主簿事迹不详。②和泽:雨露调和。和:调和。泽,雨露。周三春:遍及三春。三春,指孟春、仲春、季春。③肃景澈:肃景,秋景。澈,澄、清。④幽人;古隐士,怀念幽人都像松菊般贞秀。⑤抚尔诀:抚,持。尔,指幽人。诀,法则。⑥检素不获展:检素,简素,书信。此句是说得不到对方书信。⑦厌厌:通“奄奄”。精神不振的样子。《世说新语·品藻》:“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
〔品读〕
这是《和郭主簿二首》的第二首,诗中所写的是清凉素秋、露凝景澈、逸峰奇绝、芳菊贞秀、青松卓为霜杰的村居秋景。此时诗人衔觞念幽人,因检素不获展,��禁黯然神伤。全诗表现了诗人望云怀古的避世幽情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矢志秋菊般傲霜贞秀的高洁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