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舞蹈是人类社会起源*早的艺术之一。远在氏族部落时代,舞蹈、唱歌、绘画等即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原始宗教信仰、图腾与生殖崇拜,以及祭祀、渔猎、征战、劳动生产等活动应运而生了。20世纪70年代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等处发掘出土的舞蹈纹饰彩陶盆,属我国仰韶时期马家窑文化,从而证实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氏族部落已有联袂踏歌进行集体舞蹈的活动。
**节 我国古代舞蹈发展的状况
关于我国古代舞蹈的起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祝融的儿子长琴始作乐风;一说帝俊的八个儿子始为歌舞;还有的说是“阴康氏”教人活动筋骨抵抗潮湿;也有说黄帝让乐工伶创作乐舞《咸池》;也有的说是炎帝让他的部属刑天创造了《扶犁》乐舞。而舞蹈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文化艺术,必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在与自然搏斗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劳动实践和多种生活实践的产物,属于人类的劳动生产、性爱、强身和战斗操练等活���模拟的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人们为表现自身思想意识、审美追求、人际交往、感情表达等内在精神冲动的需要。
一、夏、商舞蹈与周代雅乐的兴起
我国夏商时代已进入奴隶社会,虽说当时氏族部落已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以及“巫”的祭祀活动,并已出现**统治**享受娱乐表演的乐舞奴隶,“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晨噪于端门,乐闻于三衢”(《管子·轻重甲》),足见当时乐舞表演的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