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叙事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叙事学

  • 作者:胡亚敏
  •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12843
  •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01日
  • 页数:309
  • 定价:¥16.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叙事学是在高潮迭起的文学批评中涌现出来的一门新型学科。本书为“文学理论批评建设丛书”中的一本,从叙述、故事、阅读这三方面阐述了叙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阅读”一章,将形式批评与意义阐释结合起来,强调文本的未完成性和可交流性,强调读者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性。而这种从文本向读者的转移实际上是走出结构主义城堡的初步。此外,书中对情节完整性的诘问和提出的“过程论”人物理论等也是变革和拓展经典叙事学的尝试。
    文章节选
    **章 叙述
    本章研究叙事文表达的形式,即构成话语的叙述方式和技巧。
    叙事文是在叙述过程中形成的,并在叙述中获得意义和价值。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在他的量子实验中提出了**的“测不准原理”,即客体的位置和速度不能同时**测定。换句话说,在确定电子的位置时,它的速度难以确定,而在测定电子的速度时,其位置又发生了变化。海森伯的这一原理主要用于微观物理学的研究,而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物理学,促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发生变化。观察对象本身并不具有固定不变的本质,而是与观察过程密切相关,怎样观察将直接影响甚至赋予观察对象以意义。就叙事文而言,叙述方式将直接关系到故事的性质。处理同一素材时,如果人们从不同的侧面,采用不同的编排方式,或运用不同的语气,必将出现风格迥异的叙事文。W·C-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一书中曾作过一个有趣的设想,在阅读《奥德修记》时,“我们会明确地对英雄们表示同情,并对求婚者们表示轻蔑,不用说,要是另一位诗人从求婚者的角度来处理这一系列情节,他也许会轻易地引导我们带着截然不同的期待与担心进入这些历险”。布斯的这番话意在说明讲述者的区别,我们从中也体会到观察角度的奥妙,由于讲述者的立足点不同,同一事件将会变得大异其趣。在叙事文中,不单是观察角度会左右事件的性质,叙述者在材料的取舍、组构过程乃至语气的运用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故事的面貌和色彩。
    同时,叙事文的无限丰富也正寓于叙述方式的奇妙组合之中。古往今来,关于爱情、死亡、追求的叙事作品数不胜数,而使它们异彩纷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叙述方式的千变万化。一些老而又老的题材为何能够引人人胜,也无不与叙述方式直接相关。热奈特在他的《叙事话语》中曾对普鲁斯特的巨著《追忆逝水流年》作了专门研究,他细致地剖析了“马赛尔成了作家”这一题
    材所出现的叙述方式的多样创新,由此揭示出叙述方式的组合潜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形式比主题更为丰富,“怎样写”同样是一个挖掘不尽的宝藏。
    可以说,叙述在叙事文中的位置怎样强调也不过分。在本章中,我们将仔细地研究叙述的种种魅力。
    ……
    目录
    新版总序/王先霈
    总序/王先霈
    导论
    **章 叙述
    **节 视角
    一、视角与声音
    二、视角的承担者与构成
    三、视角的基本类型(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
    四、视角的变异
    第二节 叙述者
    一、叙述者与真实作者、暗含作者
    二、叙述者类型的新研究
    三、叙述者类型(异叙述者与同叙述者/外叙述者与内叙述者/“自然而然”的叙述者与“自我意识”的叙述者客观叙述者与干预叙述者)
    四、叙述者的违规现象
    五、叙述者的功能(叙述功能/组织功能/见证功能/评论功能/交流功能)
    第三节 叙述接受者
    一、何谓叙述接受者
    二、叙述接受者的信号
    三、叙述接受者类型(个体叙述接受者与群体叙述接受者/外叙述接受者与內叙述接受者)
    四、叙述接受者的功能
    第四节 叙事时间
    一、时序(逆时序/非时序)
    二、时限(等述/概述/扩述/省略/静述)
    三、叙述频率
    第五节 话语模式
    一、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二、自由直接引语
    三、自由间接引语
    第六节 非叙事性话语
    一、公开的评论(解释/议论)
    二、隐蔽的评论(戏剧性评论/修辞性评论)
    三、含混的评论
    第二章 故事
    **节 情节
    一、情节的构成(功能/序列)
    二、情节的组织原则(承续原則/理念原则)
    三、情节类型(钱型与非线型/转换型与范畴型)
    第二节 人物
    一、人物理论之一:特性论(查特曼的“特性”概念/福斯特的分类/尤恩的人物轴线)
    二、人物理论之二:行动论(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人物理论/普洛普、苏瑞奥的角色分类/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行动元”模式的转换)
    三、人物理论之三:符号论(巴尔特等论人物的语言性质/阿蒙的人物符号学模式)
    四、开放的人物理论(人物理论述评/人物是一个过程)
    第三节 环境
    一、环境的构成
    二、环境的呈现方式(支配与从属/清晰与模糊/静态与动态)
    三、环境的类型(象征型环境/中立型环境/反讽型环境)
    第四节 叙事语法
    一、现代语言学与叙事语法(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与叙事语法/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与叙事语法)
    二、叙事语法研究综述(普洛普的功能说/托多洛夫的层次说/列维一施特劳斯的神话结构/格雷马斯的“符号方阵”和叙事语法系统)
    三、叙事语法的初步设想
    四、叙事语法的未来
    第三章 阅读
    **节 文本类型
    一、文本的悖论(易读性/陌生化)
    二、文本类型(陈述文本/疑问文本/祈使文本)
    第二节 理想读者
    一、“理想读者”的提出
    二、理想读者的“文学能力”(內在性/综合性/动态性)
    第三节 叙述阅读
    一、视角的把握
    二、叙述者形象的判断
    三、叙事时间的辨析
    第四节 符号阅读
    一、能指与所指(能指QO所指/能指>所指/能指<所指/能指≠所指)
    二、代码分析法
    第五节 结构阅读
    一、重建深层结构
    二、发现空白
    三、寻找矛盾
    结束语
    附录:金圣叹的叙事理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