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微量元素防病指南
QQ咨询:
有路璐璐:

微量元素防病指南

  • 作者:蓝统胜 李桂英
  •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323815
  •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01日
  • 页数:156
  • 定价:¥1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从宇宙基本单元——元素出发,系统介绍了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作用,**评述了各种食物中所含的有益或有害元素,从而使人们能有的放矢地从微量元素的角度出发,指导个人日常饮食和生活。
    本书从微量元素医学角度出发,指导人们从日常饮食补充微量元素或排出不合理的微量元素,从而促进健康,减少疾病,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人们中微量元素的失衡奖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我们虽然不可把一切疾病都归于微量元素的作用,但微量元素确实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持久的微妙作用。
    本书是有关微量元素医学知识的一本通俗读物,可读、易懂、实用。希望读者通过对本书的阅读,选择适合自身状诚的饮食补充微量元素或排除不合理的微量元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文章节选
    书摘
    有资料报道:人的60兆细胞,每天要从30种食物200多种营养素中吸收
    营养。一般呼吸系统需要白色微辣的食物;消化系统需要黄色微甜的食物;
    循环系统需要黑色微咸的食物;免疫系统需要绿色微酸的食物;内分泌系统
    需要红色微苦的食物。食物有寒热之分,食用寒或热的食物,应由自身体质
    而定。
    前面已述,不论是要实现健康长寿,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还是要优生优
    育,使下一代健康成长,首要条件就是体内各种元素特别是15种*主要的微
    量元素要保持平衡。
    要使体内微量元素维持动态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人体时时刻
    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各种元素在人体内每天都有一��的消耗量,例如,
    钙每天需800毫克,镁300毫克,锌10~20毫克,铁10~20毫克,铜2.5毫克
    ,锰2.5~5毫克,锶1.9毫克,铬0.1~0.2毫克,钼50~100毫克,钴0.1微
    克,硒70~140微克,镍0.02毫克,成人每天从食物中摄人的铅为25毫克,
    镉为30毫克。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所摄取的有益元素不一定能满足人体的需
    求,有害元素可能过多,各种元素问的关系错综复杂,有些元素之间是互相
    促进的,有些元素之间则是相互拮抗的。例如,锌与铜互相拮抗,铜与钼也
    互相拮抗,锰钙拮抗铁等,从而使体内元素含量不断变化。只有定期(一般
    是三四个月)检测头发(或验血)的微量元素情况,及时掌握各元素在人体内
    的数据,并据此进行全面归纳分析,才能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维持体内元
    素平衡的具体方法是:
    **,对已确定的身体隐患,制定一日三餐的调理办法。
    首先,要安排好早餐,有些学者认为早餐*好是牛奶,有些人主张喝玉
    米粥,美籍华人陈昭妃博士则主张喝豆浆,不主张喝牛奶。我们的观点是以
    喝豆浆为主,但不要只喝豆浆,还要先食用煮好的燕麦片、小麦胚芽。有时
    还要喝玉米粥。牛奶要少喝,对中老年人,特别是对血脂偏高者来说,还是
    不喝为好。
    中餐要针对健康状况编食谱。如铬太低要食枸杞、南瓜、蘑菇;钴太低
    要食瘦猪肉煲玉竹、杞子。晚餐也很重要,应针对缺乏的元素,编好每星期
    的煲汤料,保证每天的煲汤料都有8~1O种食物,每次分别煲鸡肉,或泥鳅
    ,或猪骨,一下子能补10多种元素。
    第二,针对疾病隐患,进行必要的食物疗法。
    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威胁的,可经常用梧州寄生茶与山楂、红枣一起
    煲水饮(
    ……
    目录
    微量元素基本知识
    简明微量元素知识
    一、什么叫微量元素?
    二、哪些是必需微量元素?
    三、什么是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
    四、微量元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
    ……
    编辑推荐语
    本书是有关微量元素医学知识的一本通俗读物,可读、易懂、实用。全书从微量元素医学角度出发,指导人们从日常饮食补充微量元素或排出不合理的微量元素,从而促进健康,减少疾病,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