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 作者:方立天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09466
  •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01日
  • 页数:396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方立天,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经国务院特批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长。历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佛教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专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等,此外发表文章250余篇。 **章 印
    目录
    **章 印度佛教的���立、演变和外传
    **节 释迦牟尼的创教活动和早期佛教
    第二节 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
    第三节 印度佛教的向外传播
    第二章 佛教传人中国及其变化和发展
    **节 佛教初传中国
    第二节 三国西晋佛教的初步流传
    第三节 东晋十六国佛教的隆盛
    第四节 南北朝佛教学派的涌现
    第五节 隋唐宗派佛教的创造和繁荣
    第六节 五代以来佛教在衰微中延续
    第七节 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 佛教的各类典籍
    **节 佛典的结集
    第二节 佛典的翻译
    第三节 中国僧人的撰述
    第四节 写经、刻经和排印本藏经
    第五节 佛典的目录和结构
    第四章 佛教的基本教义
    **节 佛教的伦理宗教理想
    第二节 佛教的宇宙“真实”学说
    第五章 佛教的制度和仪轨
    **节 教徒和僧籍
    第二节 丛林和清规
    第三节 仪式和轨范
    第六章 佛教的寺院**
    **节 寺院建构的演变
    第二节 **配置和塑像释名
    第七章 佛教的名胜古迹
    **节 三大石窟
    第二节 四大名山
    第三节 八宗祖庭
    第四节 **喇嘛寺
    第八章 佛教与中国政治
    **节 印度佛教的政治意识
    第二节 佛教与中国历代政治
    第三节 佛教思想的社会政治作用
    第四节 佛教与中国政治关系的特点
    第九章 佛教与中国伦理
    **节 印度佛教的伦理道德观
    第二节 早期汉译佛典适应中国儒家伦理的倾向
    第三节 儒家的排击和佛教的调和
    第四节 世俗宗法制和佛教孝道论
    第五节 佛性论与修养法
    第六节 中国佛教伦理的特色
    第十章 佛教与中国哲学
    **节 汉代佛教与方士道术
    第二节 佛学从依傍玄学到补充玄学
    第三节 佛教神不灭论与唯物主义神灭论的斗争
    第四节 隋唐佛教宗派对古代哲学的发展及其和儒道会通的趋势
    第五节 佛教哲学对宋明理学的影响及其日益儒化的表现
    第六节 佛教对中国近代哲学的影响和作用
    第十一章 佛教与中国文学
    **节 佛教翻译文学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二节 佛教推动音韵学的前进、律体诗的产生和诗歌的发展
    第三节 佛教导致说唱文学——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的相继产生
    第四节 佛教为古典小说提供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
    第五节 佛教对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第六节 佛教为我国文学语言宝库增添新的词汇
    第十二章 佛教与中国艺术
    **节 佛教建筑——佛殿、佛塔和经幢
    第二节 佛教雕塑
    第三节 佛教绘画
    第四节 佛教音乐
    第十三章 佛教与中国民俗
    **节 佛教节日与民间节日
    第二节 轮回和成佛观念与民间风俗
    第三节 佛教某些制度和佛事与民间习俗
    第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
    **节 中国佛教基本特点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
    第十五章 中国佛教的对外影响
    **节 隋唐佛教宗派对朝鲜的影响
    第二节 隋唐佛教宗派对日本佛教和文化的广泛影响
    第三节 禅宗和净土宗与越南佛教的密切关系
    第四节 藏传佛教的对外传播
    第五节 近代中国佛教输入东南亚地区
    附录一 佛教与中国文化
    附录二 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附录三 融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选择
    附录四 佛教与汉地习俗
    附录五 论佛教文化体系
    附录六 我和中国佛学及哲学研究 Updater(escape("/AjaxControls/ProductComentList"), "dProductCommentList",null,{ name:"prd", value:'649816' });
    本书作者其他作品: 中国古代哲学(上方立天文集第5卷) 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4卷) 仰望崇高(方立天自选集)/北京社科名家文库 宗教研究(2008) 宗教社会科学(2008第1辑) 寻觅性灵(从文化到禅宗)/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 +作品 + 常见问题: 我要提问 小时图书排行 2011高考作文追分素材精华本(创新卷)
    全国名校作文教学联席会 策划 陪你到世界终结 夏茗悠元气打造,萌动青春
    夏茗悠 你的眼睛欺骗你 *经典的视幻觉游戏
    [英]艾尔·塞克尔 4.心理控制术:改变自我意象,改变你的人生(成功改变3000万人生活的心理自助原创科学) 5.林徽因经典作品 6.尾巴 7.人性的弱点 8.逻辑思维游戏(“思维游戏魔法书”系列丛书) 9.麦田里的守望者(精装本) 10.小王子 ++
    编辑推荐语
    本书不是一般的理论探讨,而是以建设性的姿态,通过论述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各领域的影响,对有关佛教与文化的重要问题作出了生动而具体的回答。它的论点处处凭借历史事实,凿凿有据,全面深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方立天,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经国务院特批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长。历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佛教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专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等,此外发表文章250余篇。 **章 印度佛教的创立、演变和外传
    **节 释迦牟尼的创教活动和早期佛教
    第二节 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
    第三节 印度佛教的向外传播
    第二章 佛教传人中国及其变化和发展
    **节 佛教初传中国
    第二节 三国西晋佛教的初步流传
    第三节 东晋十六国佛教的隆盛
    第四节 南北朝佛教学派的涌现
    第五节 隋唐宗派佛教的创造和繁荣
    第六节 五代以来佛教在衰微中延续
    第七节 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 佛教的各类典籍
    **节 佛典的结集
    第二节 佛典的翻译
    第三节 中国僧人的撰述
    第四节 写经、刻经和排印本藏经
    第五节 佛典的目录和结构
    第四章 佛教的基本教义
    **节 佛教的伦理宗教理想
    第二节 佛教的宇宙“真实”学说
    第五章 佛教的制度和仪轨
    **节 教徒和僧籍
    第二节 丛林和清规
    第三节 仪式和轨范
    第六章 佛教的寺院**
    **节 寺院建构的演变
    第二节 **配置和塑像释名
    第七章 佛教的名胜古迹
    **节 三大石窟
    第二节 四大名山
    第三节 八宗祖庭
    第四节 **喇嘛寺
    第八章 佛教与中国政治
    **节 印度佛教的政治意识
    第二节 佛教与中国历代政治
    第三节 佛教思想的社会政治作用
    第四节 佛教与中国政治关系的特点
    第九章 佛教与中国伦理
    **节 印度佛教的伦理道德观
    第二节 早期汉译佛典适应中国儒家伦理的倾向
    第三节 儒家的排击和佛教的调和
    第四节 世俗宗法制和佛教孝道论
    第五节 佛性论与修养法
    第六节 中国佛教伦理的特色
    第十章 佛教与中国哲学
    **节 汉代佛教与方士道术
    第二节 佛学从依傍玄学到补充玄学
    第三节 佛教神不灭论与唯物主义神灭论的斗争
    第四节 隋唐佛教宗派对古代哲学的发展及其和儒道会通的趋势
    第五节 佛教哲学对宋明理学的影响及其日益儒化的表现
    第六节 佛教对中国近代哲学的影响和作用
    第十一章 佛教与中国文学
    **节 佛教翻译文学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二节 佛教推动音韵学的前进、律体诗的产生和诗歌的发展
    第三节 佛教导致说唱文学——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的相继产生
    第四节 佛教为古典小说提供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
    第五节 佛教对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第六节 佛教为我国文学语言宝库增添新的词汇
    第十二章 佛教与中国艺术
    **节 佛教建筑——佛殿、佛塔和经幢
    第二节 佛教雕塑
    第三节 佛教绘画
    第四节 佛教音乐
    第十三章 佛教与中国民俗
    **节 佛教节日与民间节日
    第二节 轮回和成佛观念与民间风俗
    第三节 佛教某些制度和佛事与民间习俗
    第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
    **节 中国佛教基本特点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
    第十五章 中国佛教的对外影响
    **节 隋唐佛教宗派对朝鲜的影响
    第二节 隋唐佛教宗派对日本佛教和文化的广泛影响
    第三节 禅宗和净土宗与越南佛教的密切关系
    第四节 藏传佛教的对外传播
    第五节 近代中国佛教输入东南亚地区
    附录一 佛教与中国文化
    附录二 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附录三 融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选择
    附录四 佛教与汉地习俗
    附录五 论佛教文化体系
    附录六 我和中国佛学及哲学研究 Updater(escape("/AjaxControls/ProductComentList"), "dProductCommentList",null,{ name:"prd", value:'649816' });
    本书作者其他作品: 中国古代哲学(上方立天文集第5卷) 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4卷) 仰望崇高(方立天自选集)/北京社科名家文库 宗教研究(2008) 宗教社会科学(2008第1辑) 寻觅性灵(从文化到禅宗)/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 +作品 + 常见问题: 我要提问 小时图书排行 2011高考作文追分素材精华本(创新卷)
    全国名校作文教学联席会 策划 陪你到世界终结 夏茗悠元气打造,萌动青春
    夏茗悠 你的眼睛欺骗你 *经典的视幻觉游戏
    [英]艾尔·塞克尔 4.心理控制术:改变自我意象,改变你的人生(成功改变3000万人生活的心理自助原创科学) 5.林徽因经典作品 6.尾巴 7.人性的弱点 8.逻辑思维游戏(“思维游戏魔法书”系列丛书) 9.麦田里的守望者(精装本) 10.小王子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