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杂忆与杂写(增订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杂忆与杂写(增订本)

  • 作者:徐绛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34601
  •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01日
  • 页数:350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8034601
    • 作者
    • 页数
      350
    •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01日
    • 定价
      ¥2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初版选收了杨绛怀人忆旧的文章三十余篇,作者为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所写的序文、前言,以及作者的讲演、发言和有感而发的小品文等共二十余篇,这些文章读来亲切感人而又发人深省。
    这本增订本比初版新增二十余篇文章,多为作者九十高龄以后所写,长或方余,短则数百,无不体现了一个历经世事的老人的宽厚睿智,而情感的蕴藉有致,文笔的自然天成更是已臻化境。
    文章节选
    大王庙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那年,我在北京女师大附属小学上学。那时学校为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的女学生创出种新服装。当时成年的女学生梳头,穿黑裙子;小女孩子梳一条或两条辫子、穿裤子。按这种新兴的服装,十二三到十五岁的女学生穿蓝色短裙,梳一条辫子。我记得我们在大操场上“朝会”的时候,老师曾两次叫我姐姐的朋友(我崇拜的美人)穿了这种短裙子,登上训话台当众示范。以后,我姐姐就穿短裙子了,辫梢上还系个白绸子的蝴蝶结。
    那年秋天,我家从北京迁居无锡,租居沙巷。我就在沙巷口的大王庙小学上学。
    我每和姐姐同在路上走,无锡老老少少的妇女见了短裙子无不骇怪。她们毫不客气地呼邻唤友:“快点来看呶!梳则辫子促则腰裙呶!”(无锡土话:“快来看哦!梳着辫子系着裙子哦!”)我悄悄儿拉拉姐姐说:“她们说你呢。”姐姐不动声色说:“别理会,快走。”
    我从女师大附小转入大王庙小学,就像姐姐穿着新兴的服装走在无锡的小巷上一样。
    大王庙小学就称大王庙,原先是不知什么大王的庙,改成一间大课堂,有双人课桌四五直行。初级小学四个班都在这一间大课堂里,男女学生大约有八十左右。我是学期半中间插进去的。我���亲正患重病,母亲让老门房把我和两个弟弟送入*近的小学:我原是三年级,在这里就插入*高班。
    大王庙的教职员只有校长和一位老师。校长很温和,冻红的鼻尖上老挂着一滴清水鼻涕。老师是孙先生,剃一个光葫芦瓢似的头,学生背后称他“孙光头”。他拿着一条藤教鞭,动不动打学生,*爱打脑袋。个个学生都挨打,不过他从不打我,我的两个不懂事的弟弟也从没挨过打,大概我们是特殊的学生。校长不打学生,只有一次他动怒又动手了,不过挨打的学生是他的亲儿子。这孩子没有用功作业,校长气得当众掀开儿子的开裆裤,使劲儿打屁股。儿子嚎啕大哭,做爸爸的越打越气越发狠痛打,后来是“孙光头”跑来劝止了。
    我是新学生,不懂规矩,行事往往别扭可笑。我和女伴玩“官、打、捉、贼”(北京称为“官、打、巡、美”),我拈阄拈得“贼”,拔脚就跑。女伴以为我疯了,拉住我问我干什么。我急得说:
    “我是贼呀!”
    “嗨,快别响啊!是贼,怎么嚷出来呢!”
    我这个笨“贼”急得直要挣脱身。我说:
    “我是贼呀!得逃啊!”
    她们只好耐心教我:“是赋,就悄悄儿坐着,别让人看出来。”
    又有人说:“你要给人捉出来,就得挨打了。”
    我告诉她们:“贼得乘早逃跑,要跑得快,不给捉住。”
    她们说:“女老小姑则”(即“女孩子家”)不兴得“逃快快”。逃呀、追呀是“男老小”的事。
    我委屈地问:“女孩子该怎么?”
    一个说:“步步太阳。”(就是古文的“负暄”,“负”读如“步”)
    一个说:“到‘女生间’去踢踢毽子。”
    大庙东院是“女生间”,里面有个马桶。女生在里面踢键子。可是我只会跳绳、拍皮球,不会踢键子,也不喜欢闷在又狭又小的“女生间”里玩。
    不知谁画了一幅“孙光头”的像,贴在“女生间”的墙上,大家都对那幅画像拜拜。我以为是讨好孙先生呢。可是她们说,为的是要“钝”死他。我不懂什么叫“钝”。经她们七张八嘴的解释,又打比方,我渐渐明白“钝”就是叫一个人倒霉,可是不大明白为什么拜他的画像就能叫他倒霉,甚至能“拜死他”。这都是我闻所未闻的。多年后我读了些古书,才知道“钝”就是《易经》《屯》卦的“屯”,遭难当灾的意思。
    女生间朝西。下午,院子里大槐树的影子隔窗映在东墙上,印成活动的淡黑影。女生说是鬼,都躲出去。我说是树影,她们不信。我要证明那是树影不是鬼,故意用脚去踢。她们吓得把我都看成了鬼,都远着我。我一人没趣,也无法争辩。
    那年我虚岁九岁。我有一两个十岁左右的朋友,并不很要好。和我同座的是班上*大的女生,十五岁。她是女生的头儿。女生中间出了什么纠纷,如吵架之类,都听她说了算。小女孩子都送她东西,讨她的好。一次,有个女孩子送她两只刚出炉的烤白薯。正打上课铃,她已来不及吃。我和她的课桌在末排,离老师*远。我看见她用怪脏的手绢儿包着热白薯,缩一缩鼻涕,假装抹鼻子,就咬一口白薯。我替她捏着一把汗直看她吃完。如果“孙光头”看见,准用教鞭打她脑袋。
    在大王庙读什么书,我全忘了,只记得国文教科书上有一课是:“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孙光头”把“子曰”解作“儿子说”。念国文得朗声唱诵,称为“啦”(上声)。我觉得发出这种怪声挺难为情的。
    每天上课之前,全体男女学生排队到大院西侧的菜园里去做体操。一个*大的男生站在前面喊口令,喊的不知什么话,弯着舌头,每个字都带个“儿”。后来我由“七儿”“八儿”悟出他喊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弯舌头又带个“儿”,算是官话或国语的。有一节体操是揉肚子,九岁、十岁以上的女生都含羞吃吃地笑,停手不做。我傻里傻气照做,她们都笑我。
    我在大王庙上学不过半学期,可是留下的印象却分外生动。直到今天,有时候我还会感到自己仿佛在大王庙里。
    一九八八年八月
    ……
    目录
    自序
    大王庙
    我在启明上学
    记杨必
    赵佩荣与强英雄
    阿福和阿灵
    记章太炎先生谈掌故
    “遇仙”记
    临水人家
    车过古战场——追忆与钱穆先生同行赴京
    纪念温德先生
    记似梦非梦
    小吹牛
    黑皮阿
    钱锺书离开西南联大的实情
    怀念石华父
    闯祸的边缘——旧事拾零
    客气的日本人
    难忘的**
    怀念陈衡哲
    花花儿
    控诉大会
    “吾先生”——旧事拾零
    忆高崇熙先生——旧事拾零
    **次观礼——旧事拾零
    **次下乡
    老王
    林奶奶
    顺姐的“自由恋爱”
    方五妹和她的“我老头子”
    狼和狈的故事
    陈光甫的故事二则
    剪辫子的故事
    收脚印


    流浪儿
    喝茶
    听话的艺术
    窗帘
    读书苦乐
    软红尘里·楔子
    一块陨石
    不官不商有书香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在塞万提斯纪念会上的发言
    《堂吉诃德》译余琐掇
    塞万提斯的戏言——为塞万提斯铜像揭幕而作
    孝顺的厨子——《堂吉诃德》台湾版译者前言
    《堂吉诃德》校订本三版前言
    《名利场》小序
    《傅译传记五种》代序
    读《柯灵选集》
    《老圃遗文辑》前言
    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
    《钱锺书手稿集》序
    记我的翻译
    为《走到人生边上》向港、澳、台读者说几句话
    《听杨绛谈往事》序
    致汤晏先生信
    出版说明
    编辑推荐语
    这是杨绛先生怀人忆旧之作。一部分是怀念人的,“从极亲到极疏”;一部分是追忆事的,“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还有一些是从旧稿中拾取的。*初由花城出版社出版,1994年增补了一些文章,由三联书店再版。此次,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杨绛文集》中散文卷的《杂忆语杂写》为底本,重新出版。那些款款道来的人和事,给人们的不仅是美文的享受,也是对一个时代各种人物一种生动的认识方式。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