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隔代教育的42条对策
QQ咨询:
有路璐璐:

隔代教育的42条对策

  • 作者:古立言 李轶君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18299
  •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01日
  • 页数:205
  • 定价:¥26.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年轻父母没有时间带孩子,也不会带孩子,于是把孩子交给老人,自己挣钱养家。问题似乎解决了,可结果孩子和自己不亲了、被惯坏了,家庭矛盾更多了……怎么办?本书解决了隔代教育的42个难题。这些难题都是由于父母不能亲自带孩子或者带孩子的时间严重不足而造成的。在解决过程中,此书强调以父母为**,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成长,并且照顾好祖辈的生活,*终使祖辈、父辈、孙辈三代人其乐融融。
    文章节选
    一、父母是家庭教育的**
    1.孩子的事到底谁说了算?——以父母为主,以老人为辅
    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大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一颗心都牵挂孩子,每一双手都呵护孩子。毛泽东曾说,人多好办事。在全家齐参与的情况下,孩子得到了精心的照顾。但是,人多矛盾也多。虽然大家都是为了孩子,但是各人的经验、判断、做法不一样,很容易产生矛盾。比如,妈妈觉得孩子应该吃清淡的饭菜,而老人认为盐吃少了人就没有力气;父母想给孩子请一个家庭教师,让孩子的学习更好,而老人认为不能把孩子累着了。这时,谁说了算呢?
    当孩子拥有判断能力的时候,这些问题很容易解决——听孩子的。但在孩子还不懂得作出选择时,应该由父母做主,老人提供参考意见。养育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养”,二是“育”。“养”仅仅指孩子的身体发育,属于物质层面,因此父母和老人都能够胜任。而“育”属于精神领域,在这一点上,由父母亲自教育,更能培养出品格**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
    **的品格含义丰富,自信、诚实、宽容、独立、谦虚、有爱心、有责任感,等等,都属于**的品格。很多老人都具有这些**品格,但他们非常溺爱孩子,使孩子错过了形成**品格的关键时期。尤其在隔代教育家庭里,隔代亲的现象十分普遍,老人溺爱孩子的情况*为严重,他们爱孙子孙女远远胜于爱子女——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玩就陪着去,甚至为孩子护短。这种教育丝毫没有考虑孩子在身体营养、心灵成长等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导致孩子不能全面发展。中国人口宣传教育**曾在广州举行“中国宝宝纪录”评选活动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儿童健康研究会主任李凤芝的调查数据表明,虽然目前大部分孩子在体格方面都能得高分,但在心理健康和相关能力上却不及格。李凤芝指出,这是由于“很多年轻的父母工作太忙,教育权完全‘放权’给老人,但老人容易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幼儿容易过于‘以自我为**’,形成任性等不良个性”。可见,这种教育是失败的,不可能培养出品格**的好孩子。
    中国人口宣传教育**副主任姚宗桥说:“孩子从0岁到6岁是个很关键的习惯形成时期,父母的参与尤其重要。其间爷爷奶奶只能帮忙照看孩子,不能完全代替父母的角色。”那么,由父母承担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情况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许多父母也溺爱孩子,但程度比老人轻得多,加上文化水平、心理素质较高,适应能力、理解能力较强,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较新,对孩子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由父母肩负主要的教育责任,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以及孩子自身特点的品格**的好孩子。但在隔代教育家庭中,这种做法执行起来具有相当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距离遥远。许多年轻父母在城市上班,孩子留在老家,完全由老人带养。遥远的距离使这些父母无法亲自教育孩子。没有了父母的严格要求,孩子便懒散和放任起来。加上老人身边*亲的就是孩子,于是就对他们百依百顺。在过度的宠爱之下,孩子的品格越来越坏。
    二是时间和精力太少。有些父母想亲自教育孩子,但由于工作繁忙,于是把老人接到城市,让老人帮忙照顾孩子。虽然孩子就在身边,但是这些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孩子,因此,隔代亲的现象仍然严重,孩子受老人的影响较大。在老人溺爱和护短的情况下,父母仍然难以培养孩子具有**的品格。
    三是难以和老人沟通。一些父母意识到了隔代教育的种种弊端,想和老人好好沟通,但是遇到了重重困难:有些父母不好意思,觉得指出自己父母的错误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有些父母没有沟通技巧,不仅弊端没有消除,反而产生了新的家庭矛盾;有的老人明白了儿女的意思,但是出于面子问题,明知自己错了,却不改正;有的老人由于知识结构、语言技巧、观察能力的不足,想纠正错误却不知道怎么去做。
    四是经验不足。目前,我国部分**代独生子女已经为人父母,他们小时候由于父母溺爱,本身就存在各种人格问题,所以意识不到老人的一些错误。加上没有育儿经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们难免犯各种错误。因此,孩子的**品格难以形成。
    由于以上四种困难,在隔代教育家庭中,父母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难度极大,但只要坚持以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老人辅助教育,这样是完全可以培养出品格**的孩子的。
    北京有一对父母,在孩子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工作很忙,经常出差,所以请奶奶来照顾孩子。奶奶很疼爱孩子,穿衣、穿鞋、系鞋带、系红领巾、整理书包……全部一个人揽下来。上学、放学的路上,奶奶还替他背书包。没过多久,老师就找父母反映孩子的问题,比如东西掉到地上不会捡、鞋带松了不会系、红领巾松了不会系、衣服丢了都不知道……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后,父母开始留心观察,很快就发现了奶奶的做法。他们想法很明确:不能再让奶奶这样带养孩子了,但是怎么处理呢?是告诉奶奶不要再娇惯孩子,还是把奶奶送回老家呢?他们觉得奶奶太爱孩子了,只要看见孩子,奶奶就会不由自主地娇惯孩子,还是让奶奶暂时回老家去*好。可是怎么跟奶奶说呢?当初可是自己请她来的啊!叫她回去,父老乡亲会不会瞧不起她,说一些风凉话呢?想到这些问题,夫妻俩谁都不好意思开口,但是看着孩子被娇惯得没有一点独立能力,父亲*终鼓起勇气,婉转地把想法告诉了奶奶。奶奶起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经儿子提醒,发现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之后,奶奶默默地点了点头。父母开始亲自教育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他们都会提醒孩子把书包收拾好,不要第二天早上再急急忙忙地收拾;早上一起来就叫醒他,教他穿衣、穿鞋、系鞋带……一段时间下来,孩子逐渐改掉了那些坏习惯。放暑假的时候,父母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带孩子出去玩,于是让孩子跟爷爷奶奶回辽宁老家住了一阵子,去体验了一下农村的生活。孩子回来之后,父母发现以前那些改掉的坏习惯又回来了!一问得知,爷爷奶奶又开始娇惯孩子了。从此以后,父母再也没有让孩子单独回老家生活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父母发现隔代教育的问题并不难,难在如何处理。爱孩子是老人的情感需求,但是爷爷奶奶溺爱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因此,让孩子脱离这个溺爱的环境十分迫切,父亲由此鼓起勇气劝奶奶回老家。亲自教育孩子之后,孩子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勤劳的人。奶奶看到孩子的成长,也没有计较父母的决定。
    坚持以父母为主、以老人为辅的教育方式会遇到很多问题。总的来说,父母一要有勇气,不能因为不好意思而延误了教育孩子的关键时期;二要摆明利害,让老人认识到溺爱孩子的危害。老人爱孩子,就不会让孩子变成一个将来无法在社会立足的人,因此会尊重父母的决定,主动卸下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由父母承担起主要责任,既能保留隔代教育的优点,也能弥补隔代教育的不足,因此是解决隔代教育各种问题的核心。当然,隔代教育的问题多种多样,解决方法也必须有针对性,这些将在后文中一一讲述。

    2.工作太忙了,顾不上孩子——再忙也要有亲子时间
    都说现代人活得太累,各方面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可不是吗?事业、住房这两座大山就已经让城市人不堪重负,倘若上有老下有小,就更加苦不堪言了。在所有觉得累的现代人当中,年轻父母*累,为什么呢?大多数年轻父母的事业刚刚起步,好比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难免磕磕碰碰,经常摔倒,因此需要年轻父母集中精力把这个“孩子”带好。在家里,他们还要面对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比另外一个“孩子”更难对付,因为年轻父母没有一点带孩子的经验,经常在孩子哭闹时束手无策。他们通常顾此失彼——顾上了事业这个“孩子”,就顾不上家里的孩子。这两个“孩子”已经把年轻父母搞得心力交瘁了,可是,房子、老人的问题让他们难上加难——孝敬父母是儿女的责任,无奈有限的积蓄只能买来狭小的房子,加上房贷不低,年轻父母被搞得焦头烂额,他们只有拼命工作,首先解决经济上的压力,于是,年轻父母都非常忙碌。
    忙碌的工作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会失去一些宝贵的东西,比如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为人父母者,总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玩耍,这带来的快乐是**的增加、事业的成功所比不了的。可是,年轻父母不得不牺牲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时间,换来事业上的发展。为了工作,许多年轻父母把孩子送回乡下,完全由老人带养,夫妻俩则住在城市,齐心协力,不断创造财富。在乡下,老人成为孩子*亲的人,孩子成为老人的情感寄托。在一年才能见到父母一面的情况下,孩子对老人的依赖特别强,而老人也把对子女的思念转移到孩子身上。于是,隔代亲的现象产生了,孩子跟老人比跟父母亲得多,每到年底见到父母时,不免带有一种令父母心痛的陌生;而老人对孩子格外迁就,总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这种隔代教育导致孩子失去了锻炼生活能力的机会,导致无法形成**的品格。
    年轻父母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许多父母认为,当下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和孩子一起生活,于是暂时把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人抚养,等经济条件好了,再把老人和孩子一起接过来,全家团圆。这是一种基于现实情况的考虑,但是,等经济条件好起来时,父母可能错过了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孩子一旦形成了顽固的恶习,将很难纠正。而且,没有亲子时间,父母会产生一种不好的心理。年轻父母小时候大多生活贫苦,苦尽甘来之后,他们很自然地认为:自己小时候没享受到的幸福,一定要让孩子享受到。这种心理就是补偿心理,在它的驱使下,许多父母不停地给孩子买玩具、做好吃的饭菜、穿名贵的衣服、睡软绵绵的大床……这种溺爱孩子的做法对正确教育孩子形成一股强大的阻力。甚至,有些父母一见到孩子,就把想好的教育计划抛到九霄云外。因此,有条件的父母应该尽早和孩子一起住,就算忙于工作,也应该在自己的看护下,让老人带孩子,以便及时减少隔代教育的危害。那么,忙碌的年轻父母如何处理工作和教育孩子的关系呢?
    我们认为,父母再忙,也要有亲子时间。与工作相比,教育孩子是一项更加重要、更难完成的事业,是每一对父母必须面对的头等大事,是每一对父母必须承担的重任。那么,父母在忙碌的工作之外,怎么教育好孩子呢?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这些父母既做好工作,又教育好孩子呢?我们建议父母平时留意老人对孩子的影响,周六、周日多跟孩子在一起,仔细观察孩子的言行,发现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及时纠正,没有就鼓励他继续发扬优点或引导他养成新的优点。
    周一到周五,许多父母习惯于把白天没做完的工作拿回家来做,那么,当孩子打扰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是放下工作,和孩子逗乐一番,还是请走孩子,继续忙碌呢?无论作出哪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选择前者,可以增进两代人的亲密关系,但是工作的思路被打断了;选择后者,工作几乎不受影响,但是和孩子的距离拉远了。父母该怎么权衡呢?要工作,还是要孩子?这是一种残酷的选择,但是现实不得不逼着父母作出选择。我们认为,*好的办法是避免发生这种事情,方法是父母要调整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在家里加班的事常有,大人可以理解,但是孩子不能理解,这是父母左右为难的原因之一。在孩子眼里,家庭是一个制造欢乐的场所,孩子见了父母,没有不乐呵呵地走上前,央求父母亲一亲、抱一抱的,这是血缘关系使然。假如父母在家里加班,投入地工作必然导致忘我,因而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因此,我们建议父母不要在家里工作,工作没做完,应该在公司加班,做完了再回家。回家后,父母应该尽到父亲和母亲的责任,而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谈工作,因为这很容易让孩子觉得父母心里没有自己,从而转投老人的怀抱,形成隔代亲。
    到了周六、 周日,父母应该多带孩子去户外游玩。平时,孩子要上学,父母要上班,两点一线的生活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都太单调了,全家人的内心都十分渴望到无拘无束的环境里,充分放松身心。而且,接触大自然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多方面的影响:
    在大自然中,孩子可以学到许多自然科学知识,比如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动物的繁殖、变异、争斗、习性,等等。在大自然中学习这些知识,更加生动、直观、亲切,效果比看教学挂图或者标本要好得多。
    大自然蕴涵着美,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飞禽走兽,都能从它们身上发现美,比如绿油油的稻田、怒放的野花、潺潺的流水、清澈见底的溪流、辛勤采蜜的蜜蜂、蝉的鸣叫、奔跑中的飞禽,等等。它们可以美化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操,使孩子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大自然还是孩子活动的天堂,在这里,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得以充分展现。玩水、玩沙子、捉蝴蝶、捕蜻蜓、爬树、荡秋千等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忘掉烦恼,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大自然是生命力*旺盛的地方,在这里,孩子可以看到种种生命迹象:小草竟然可以在贫瘠的沙地上生长;看似枯萎的树木到了春天竟然长出了嫩绿的新芽;狂风暴雨之后,树木依然屹立不倒……看到这些迹象,孩子的心灵将受到巨大的震撼,他们会产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对他人的关爱之心,对自己充满信心。
    大自然是一个奥妙无穷的课堂,因此,父母应该充分利用周六、周日两天时间,带孩子到公园、郊区等视野开阔的地方畅玩,让孩子领略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对孩子进行教育。
    有一对父母在孩子6岁的**全家人去爬山。爬山有很多条路,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探险精神,没带他走石梯,而是走弯弯曲曲的小路。爬了两个多小时,一家人终于到了山顶。拍照、休息之后,他们准备下山。孩子爬累了,嚷着要坐缆车下山,妈妈就对他说:“缆车是给懒人坐的,可是,你是一个懒人吗?”
    孩子使劲地摇着脑袋说:“当然不是啦,如果我是懒人,我就会坐缆车上来,而不会一步一步地爬上来了。”
    “对了,既然你不是懒人,就不要坐缆车。在山脚下的时候,你说要自己爬上来,结果真的自己爬上来了,这说明你是一个有勇气的小男子汉,爸爸妈妈都很佩服你。现在,你也应该自己走下去。上山的时候,你是一个小男子汉,怎么这么快你就变了呢?”
    孩子“刷”地站了起来,大声地说:“上山的时候我是一个小男子汉,下山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小男子汉!”
    “这就对了。不坐缆车还能省下一笔钱呢,既然你下山的时候也要做一个小男子汉,妈妈就把省下的钱给你买玩具作为奖励。”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山上的时候体力充沛、兴致勃勃,一路上景色美不胜收,脚步自然轻快。到了下山的时候,体力有了很大的消耗,兴致也不那么高了,沿途的美景上山时早就欣赏过了,因而很容易产生坐缆车下山的想法。孩子的体力本来就不充沛,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爬上山之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要坐缆车下山是再合理不过的想法了。但是,这对���母认为这是锻炼孩子意志的好机会,于是巧妙地激发了孩子的斗志,让他经历了一次难以忘怀的考验。
    大自然不仅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还能引发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是父母减少隔代教育危害的好去处。因此,在时间充沛的周六、周日,父母应该把工作放一放,把教育孩子提上日程。除了全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同龄人的世界里,孩子的身心同样能舒展开来,父母同样能发现许多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工作和孩子虽然很难两者兼顾,但是,教育孩子的重任不能推卸,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不能错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不能觉得带孩子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而应该尽到父母的责任。在工作和教育孩子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父母再忙,也要有亲子时间,甚至应该牺牲一部分工作时间来照顾孩子。父母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亲子时间,尽*大努力把教育孩子这件大事做好,争取工作和教育孩子这两项事业都取得胜利。

    3.孩子不在身边怎么教?——实施“遥控式”亲子教育
    在忙碌的年轻父母中,有一部分父母的确没有把老人和孩子接过来一起生活的经济实力,他们大多数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和孩子短暂相处,其余时间都只能让老人带孩子。那么,这些父母如何防止老人溺爱孩子而使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性呢?
    我们建议这些父母实施“遥控式”亲子教育。虽然这些父母不能天天见到孩子,但是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及时纠正孩子走偏了的脚步。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忙碌的父母较为轻松地了解孩子的成长动态呢?
    在通信网络遍布全球的今天,距离不再是阻隔亲子联系的障碍,冷漠才是亲子关系变淡的主要原因。因此,父母即使不能亲自教育孩子,也要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因其无法施行亲子教育,所以这些父母教育孩子的难度也要大得多,要付出的精力比和孩子一起生活的父母要大得多。
    保持适度的联系是维系亲子关系的方法之一,也是及时了解孩子成长动态的方法之一。这里说的“联系”,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写信、打电话,还包括网络相册、视频聊天等新颖的通信方式。微软为了推广其新版操作系统,曾作过系列广告,这些广告都有一个特点:主角都是孩子。有一个广告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一边说,一边独立操作电脑,把*近的照片传到相册里,和远方的父母分享成长的喜悦。这说明,孩子具备了独立操作电脑和远方父母保持联系的能力,而年轻父母在工作中也几乎都能接触到同样的网络通信。此,即便相隔遥远,父母和孩子都可以熟练地使用网络通信平台,及时听到、看到对方的音容笑貌,在长时间见不到对方的情况下都能够保持一种熟悉的感觉,而这是“遥控式”亲子教育的重要基础。
    接下来,父母如何实施“遥控式”亲子教育呢?实际上,由于没有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遥控式”亲子教育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直接作用于孩子,二是通过给老人灌输父母的教育思想来间接作用于孩子。
    直接作用于孩子的意思是,通过可见、可听的通信方式引导孩子形成**的品格。在众多即时通信方式中,视频聊天是**。在视频聊天的过程中,父母的话语和身体语言都能够被孩子轻松捕捉到,因而具有*好的沟通效果。父母还能看到孩子率真的、细微的举动,通过孩子的言行,父母能观察到自己一个寄予厚望的眼神、一句富有教育意义的话、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在孩子心中产生的影响,因而能够根据孩子的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的手段和轻重程度,达到*佳的教育效果。因此,视频聊天是“遥控式”亲子教育的*佳途径。
    视频聊天是动态的教育手段,倘若结合静态的网络相册,教育孩子的效果将更加理想。相册可以提供静止的记忆,供父母和孩子不断回想,以增进亲子关系和教育效果。
    有一对父母工作特别忙,所以把孩子留在老家,夫妻俩在城市打拼。他们一年才回老家一次。每次见到孩子,母亲就冲过去抱起来,舍不得放下。父亲也是思子心切,不忍一年才能见到孩子一次,于是给孩子买了一台电脑,配上摄像头,装上网络,然后教孩子用聊天软件。小孩子学东西就是快,一会儿就会用了。
    一年才能见孩子一次,母亲夸孩子都来不及,因此很少批评孩子的缺点,而父亲认为这样下去不行,于是想方设法在短暂的相聚里尽可能多地纠正孩子的缺点。
    过年了,市里很热闹,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地到市里逛街。有一条街专卖吃的,有很多大排档。孩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好吃的,就不停地求父母给他买。父亲一一满足了孩子的胃口,当他把新买的羊肉串递到孩子手上时,看见孩子随手把刚吃完的糖葫芦棒丢到路上。尽管地上很脏,有很多竹棒、木棒,但是父亲觉得孩子丢的那根*刺眼。长时间在城市生活使夫妻俩养成了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因此,看到孩子随手丢垃圾,父亲几乎是条件反射似的把糖葫芦棒捡起来,放到孩子手里,说:“乖乖,你看地上脏不脏啊?”
    孩子低头一看,顿时晃着脑袋说:“太脏啦!太脏啦!”
    “假如你把这跟棒子丢到地上,是不是更脏了呢?”
    “当然啦!”
    “地上脏了,裤子就很容易踩脏,奶奶和妈妈就要使劲洗才能洗干净,那样奶奶和妈妈会很累的,奶奶和妈妈这么疼乖乖,乖乖还要她们那么累啊?”
    “不要!不要!”孩子一边说一边摇头。
    “那应该把棒子扔到哪里去呢?”父亲一边说一边朝不远处的垃圾桶指了指。
    “扔到垃圾桶去!”
    母亲乐呵呵地把孩子抱到垃圾桶边,孩子弯下腰把糖葫芦棒丢进了垃圾桶。在一旁的父亲抓住时机,用数码相机拍了一张照片。
    回去的时候,孩子已经忘记了父亲的话,在车上又开始乱丢东西了。这时,父亲就把刚才拍的照片调出来,讲起了刚才的故事。孩子想起来后马上就不乱丢东西了。父亲趁机说:“要是在车上有垃圾,就先装在袋子里,下车了再扔到垃圾桶里。”孩子听了高兴地点了点头。
    目录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竞争,而年轻父母是社会竞争的核心力量,他们*了解当代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清楚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种生存环境决定年轻父母*适于培养**人才。所以,父母是家庭教育的**,隔代教育必须以父母为主,以老人为辅。
    1.孩子的事到底谁说了算?
    ——以父母为主,以老人为辅
    2.工作太忙了,顾不上孩子
    ——再忙也要有亲子时间
    3.孩子不在身边怎么教?
    ——实施“遥控式”亲子教育
    4.为什么从来没有开过家长会?
    ——父母才是家长会的主角
    5.孩子和父母越来越疏远了
    ——理性认识“隔代亲”

    和谐是孩子成长的*好环境
    年轻父母和老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所以很容易产生矛盾,这时受害*大的是孩子。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好环境,所以,年轻父母必须尽快解决矛盾。以孩子的利益为**,加上科学知识和新的养育观念,隔代教育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6.“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
    ——用新观念战胜过时的老经验
    7.“孩子别怕,奶奶给你撑腰!”
    ——破解祖孙的“攻守同盟”
    8.“你怎么能这样跟我说话呢!”
    ——沟通有术,平息“战火”
    9.“连衣服都洗不好,怎么带孩子!”
    ——分工合作,取长补短
    10.“爸爸在哪里?我要找爸爸!”
    ——单亲家庭的隔代教育
    11.婆媳不和对孩子的坏影响
    ——让孩子成为家庭的纽带
    12.有了电脑,孩子很少和老人一起玩了
    ——不能忽视老人的情感缺失
    13.孩子好动,老人好静,怎么办?
    ——祖孙两代乐融融

    孩子不是“小太阳”
    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勇敢精神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下的孩子*缺乏的三种**品质。这是由于老人过于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家里的“小太阳”造成的。要改变孩子的将来,年轻父母就要改变老人的心态,改变孩子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
    14.追着孩子喂饭好不好?
    ——饿一顿不会把孩子饿坏
    15.孩子6岁了还不会系鞋带
    ——及早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6.该不该给孩子买新玩具?
    ——新玩具带来新欢乐
    17.苦了儿女,不能再苦孩子
    ——补偿心理“补”不了孩子的心
    18.孩子一撒娇,大人就服软
    ——分清撒娇和任性的界限
    19.当电视成为孩子*亲密的伙伴
    ——防止孩子变成“沙发土豆”
    20.孩子总吃零食、喝饮料好吗?
    ——让老人帮孩子远离垃圾食品
    21.把孩子看得太紧好不好?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22.没有大人陪,孩子就睡不好
    ——两代人携手帮助孩子顺利独睡
    23.“两点一线”的生活太单调了
    ——安排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别人无法代劳的。但是许多老人心疼孩子写作业写到很晚,于是代孩子做作业。其实,这是拔苗助长、自欺欺人。年轻父母要让老人认识到:越是这样做,孩子就越不会学习;不会学习就不会进步,孩子就会“长不大”。
    24.孩子的书包谁来背?
    ——上学的路还需孩子自己走
    25.“这道题目的答案是……”
    ——给引导,不给答案
    26.“你做得太慢了,我来做。”
    ——老人替孩子做作业害处多
    27.“小孩子问那么多干吗?”
    ——引导老人和孩子一起学习
    28.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离开老人的怀抱,融入同龄人的世界
    29.“老师没有表扬我,我不想去画画了。”
    ——别让过度的表扬破坏孩子学习的兴趣
    30.和老人住久了,孩子变得很容易满足
    ——引导老人激发孩子的进取心
    31.老人不喜欢孩子“胡思乱想”怎么办?
    ——谨防老人扼杀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32.孩子学习总是三心二意怎么办?
    ——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

    孩子成长的10种关键人格
    老人一般十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形成了种种“毛病”。年轻父母要让老人懂得:孩子小时候不吃苦,大了就会很辛苦。要让孩子成为有竞争力的人才,必须让孩子喝点“苦水”,让孩子及早具备10种关键人格。
    33.“这是我的,你们不许吃!”
    ——教会孩子分享与感恩
    34.“我要一个同桌那样的大书包!”
    ——攀比心态要不得
    35.孩子没有礼貌怎么办?
    ——礼貌是交往的名片
    36.孩子爱说谎怎么办?
    ——诚实是孩子*宝贵的财富
    37.如何缓解孩子的社交恐惧症?
    ——鼓励孩子亮出自己的风采
    38.孩子的伙伴为什么那么少?
    ——不做孤独的小蚂蚁
    39.孩子只懂得求助,不懂得助人
    ——帮助别人是同情心和爱心的开端
    40.孩子处处争**好不好?
    ——给孩子一颗平常心
    41.孩子动不动就大发脾气
    ——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
    42.怎么让孩子勇敢面对失败?
    ——适当的失败更容易使孩子成功
    编辑推荐语
    年轻父母没有时间带孩子,也不会带孩子,于是把孩子交给老人,自己挣钱养家。问题似乎解决了,可结果孩子和自己不亲了、被惯坏了,家庭矛盾更多了……
    怎么办?
    以父母为主,以老人为辅。
    消除隔代教育弊端的42条妙计。
    让祖父孙三代人乐融融的42堂课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