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菜根谭叫我们从容点
QQ咨询:
有路璐璐:

菜根谭叫我们从容点

  • 作者:龙柒
  •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 ISBN:9787514600308
  •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1日
  • 页数:233
  • 定价:¥23.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4600308
    • 作者
    • 页数
      233
    •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01日
    • 定价
      ¥23.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菜根谭叫我们从容点》由龙柒编著。
    《菜根谭叫我们从容点》内容如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道皆在;栽花种草,赏月弹琴,小景
    可观。这是《菜根谭》传达出的完整的生活。
    在宁静的环境中能保持宁静,不是真正的宁静,只有在动荡、喧闹的
    环境中能保持心灵的宁静,才是静的*高境界;在欢乐的环境中喜笑颜开
    ,那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在困苦的时候**出来的乐趣,才是心性中
    本来的快乐。
    当现代化的喧嚣逐渐湮没了古老的纯真,忙碌取代了往日的悠闲,浮
    躁取代了原始的宁静,焦虑、烦躁和不安的现代人更应该静下心来,细细
    品味“菜根”苦涩中透露的智慧馨香。
    **章 德行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念虑只差毫厘,境遇相谬千里
    常时念念守得定,生时事事看得轻
    心有正邪,思无利害
    士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心火铸金玉,惕厉益事成
    昨日之非不可留,**之是不可执
    时时检点,从多入少
    立处世之事业,怀出世之襟期
    持身如泰山九鼎,应事若流水落花
    持身不可轻,用意不可重
    内方外圆,智趣有度
    爱缘不能乱,识欲不能纵
    仁义
    文章节选
    《菜根谭叫我们从容点》由龙柒编著。
    《菜根谭叫我们从容点》内容如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道皆在;栽花种草,赏月弹琴,小景
    可观。这是《菜根谭》传达出的完整的生活。
    在宁静的环境中能保持宁静,不是真正的宁静,只有在动荡、喧闹的
    环境中能保持心灵的宁静,才是静的*高境界;在欢乐的环境中喜笑颜开
    ,那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在困苦的时候**出来的乐趣,才是心性中
    本来的快乐。
    当现代化的喧嚣逐渐湮没了古老的纯真,忙碌取代了往日的悠闲,浮
    躁取代了原始的宁静,焦虑、烦躁和不安的现代人更应该静下心来,细细
    品味“菜根”苦涩中透露的智慧馨香。
    **章 德行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念虑只差毫厘,境遇相谬千里
    常时念念守得定,生时事事看得轻
    心有正邪,思无利害
    士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心火铸金玉,惕厉益事成
    昨日之非不可留,**之是不可执
    时时检点,从多入少
    立处世之事业,怀出世之襟期
    持身如泰山九鼎,应事若流水落花
    持身不可轻,用意不可重
    内方外圆,智趣有度
    爱缘不能乱,识欲不能纵
    仁义有能,安命励志
    修德少理功利,治学勿附风雅
    木石之念,云水隋怀
    不做难明之想,不做难明之事
    秽恶之念,自戕其心
    念头起处,贵在纠察
    不可稍变操履,不可太露锋芒
    知有生之乐,怀虚生之忧
    公论不可轻犯,权门切勿倾心
    脱俗不矫俗,随时不趋时
    砥节而善用情,推恩而诚敬人
    心地磊落,利器深藏
    恩里由来生害,败后或反成功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
    猛然转念,魔变真君
    横向对比,消怨激颓
    学道须加努力,得道一任天机
    宽人克己,情平德进
    陶铸不纯,难成令器
    漏室育节义,谨慎就经纶
    节义文章,以德为主
    急就者非邃养,轻发者无宏功
    第二章 慧识是破解迷局的利器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
    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
    贫士肯济人,闹场能学道
    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
    心与竹俱空,念同山共静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
    垢病易治,洁病难除
    勿恕以适己,勿忍以制人
    宁以刚方见惮,毋以媚悦取容
    快心之事,败德之媒
    阴谋怪习异行奇能,涉世祸胎杀身利器
    因出世上,唯在善用
    平居息欲调身,临大节则达生委命
    耳根似飙谷投音,心境如月池浸色
    不必绝人以逃世,不必绝欲以灰心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莫视寝石为伏虎,勿疑弓影为长蛇
    雪消炉焰冰消日,月在青天影在波
    前念不滞,后念不迎
    理寂则事寂,心空则境空
    遇病而后思健之为安,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
    第三章 心智是一切财富的源头
    夜眠八尺,日二升,何须百般计较
    奢者富而不足,能者劳而伏怨
    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焰
    尽人事以听天命
    失血杯中猩猩嗜酒,为巢幕上燕燕偷安
    车争险道,败处噬脐
    心地宽舒福厚而庆长,念头迫促福薄而泽短
    此心常于静中处,利害是非瞒昧难
    峨冠大带羡小笠,长筵广席逊疏帘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
    树木至归根日,后知花萼枝叶之徒荣
    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
    不知**我后来又属谁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
    苦中得乐是真乐,动中得静是真静
    游鱼不知海,飞鸟不知空
    干载奇逢,好书良友
    天地本宽,鄙者自隘
    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一念求全,万绪纷起
    第四章 才华是内在激情的流露
    心地上无风涛,性天中有化育
    风斜雨急脚立定,花浓柳艳眼抬高
    心无物欲秋空霁海,座有琴书石室丹丘
    世法不必尽尝,心珠宜当自朗
    舞蝶与飞花共适,满月偕盂水同圆
    拂意事休对人言,会心处还期独赏
    天机清彻胸次玲珑,触物闻言皆可会心
    竹窗下枕书高卧,松涧边携杖独行
    水流而石无声,处喧见寂之趣
    勿以感官定好恶,勿以形貌决取舍
    扰其中者波沸寒潭,虚其中者凉生暑夜
    闻犬鸡恍似云世界,听蝉燕方知静乾坤
    第五章 节制是完善人格的手段
    能察能不察之谓明,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交友应难亲于始,御事当拙守于前
    名为招祸之本,欲乃丧志之媒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玩忽之人多造祸,细微之事败全功
    待人须留有余之恩礼;御事当留有余之才智
    宁有求全之毁,勿享过情之誉
    荣宠不必扬扬,困穷何须戚戚
    五分便安,十分取败
    勿以明珠为怪物,勿以毒螫为甘饴
    莫贪黄雀而坠深井,休舍隋珠而弹飞禽
    刚强终不胜柔弱,偏执岂能及圆融
    伺察乃懵懂之根,朦胧正聪明之窟
    留一步与人行,减三分让人食
    福不可邀,祸不可避
    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性气清冷受享凉薄,气和心暖其福必厚
    地至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
    壮时任性老来病,盛时胡为衰时罪
    若求业满功盈,必生外忧内变
    攻人之恶勿太严,教人以善勿过高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
    富贵宜宽厚,聪明宜敛藏
    人之短处勿暴扬,人之顽愚勿忿疾
    善人未能急亲,恶人未能轻去
    持身不可太皎洁,与人不可太分明
    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用人不宜刻,交友不宜滥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任德怀恩尽属多余
    自省以辟众善之路,尤人以浚诸恶之途
    道是公众常事,学是家常便饭
    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怨因德彰,仇因恩立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同功则相忌,共乐则相仇
    趋炎附势,人情通患
    守口不密泄尽真机,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自老视少可消角逐之心,在瘁视荣可绝纷华之念
    身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
    尘许十檀彻底香,毫端鸩血同体毒
    意兴作为随作随止,情识解晤有悟有迷
    不近恶事,不立善名
    谗夫毁士寸云蔽日,媚子谀人隙风侵肌
    不虞之誉不必喜,求全之毁何须辞
    勿逞所长形人之短,勿挟所有凌人之贫
    第六章 胸襟是成就大事的前提
    临祸而不馁,得福而不骄
    密则神气拘逼,疏则天真烂漫
    面上不挂干层甲,胸中不积一丝尘
    未必火内栽莲,切忌水底捞月
    无真宰则遇事便倒,无圆机则触物有碍
    日日与圣贤晤语,时时共造化氤氲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
    盖世之功,毁于自恃
    洁常从污出,明每从暗生
    矜高倨傲,贱人品性
    勿同天地论劳逸,休与日月较盈亏
    造化唤作小儿,天地原为大块
    天地自有和气,人心须造喜神
    田地要放得宽,惠泽要流得长
    行不去处思退步,行得去处让三分
    降魔先降心,驭横先驭气
    立身要高一步,处世要退一步
    为人真恳多成事,处世刻板错做人
    一行而堕终身之名,一事而酿子孙之祸
    诚心和气,激励陶冶
    过俭反伤雅道,过让多出机心
    立独特之言,行本分之事
    一苦一乐相磨炼,一疑一信相参勘
    曲意使人喜,不若直节使人忌
    毋偏信自任,毋嬉短忌能
    有才无德,害世坑人
    轻诺必寡信,善始要善终
    性躁寡恩与顽固,一生忙碌无事成
    以假示人者,必以假害己
    烈士让干乘,贪夫争一文
    红尘滚滚过,清静靠自为
    心着于静,便是动根
    闲时要吃紧,忙处要悠闲
    笙歌正沸,拂然长往
    艳艾遗金情不乱,眉睫萧墙心要宁
    施恩本为扬善,助人不是投资
    寂寂而照以惺惺,惺惺而主以寂寂
    寡义刻薄,宜切戒之
    《菜根谭》是明代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 道人,现今江苏金坛县人。《菜根谭》大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中后期 。当时,万历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党祸横流,内忧外患 日益深重。社会上的很多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对于当时愈演愈烈的社会 矛盾感到无所适从,思想异常沉闷,于是开始有人将这种郁闷的心情形诸 于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而《菜根谭》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与《菜 根谭》同一时期成书刊发的,还有一部**的著作,就是《金瓶梅》。这 两部作品虽然都是名作,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和社会效果却截然不同。《金 瓶梅》是以小说的形式揭露社会的黑暗,令人怵目惊心而深省;《菜根谭 》则是以修身格言的形式揭示人性的善恶,教导人们保持阳光的心态,进 而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得到超脱。 《菜根谭》并不是一部系统严谨、逻辑严密的学术著作,而是作者对 于为人处世哲学的一种感悟。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糅合了儒释道的思想精 髓,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进行有机地结 合,使之成为一部集做人、修身、处世于一体的经典著作。其中,既有劝 导人们建功立业、积极入世、乐观进取的思想,比如“天地有万古,此身 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 不可不怀虚生之忧”;又有道家那种无为、超脱的思想,比如“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还有佛家那种豁 达、大度的思想,比如“胸中即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曰;眼前 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在青天影在波”。当然,对于积极的人世思想,作 者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必须有自己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要坚持一种 道德标准,只有符合这种道德标准才可以积极入世,反之,则宁可“受一 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因此,可以说, 《菜根谭》是一部有益 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 ,同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常言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是因为《菜根谭》不但融合了 儒释道的思想精髓,而且还具有万古不易的修身之道,被视为旷古稀世的 奇珍宝训。而作者之所以用“菜根”为本书命名,其意思是提醒人们:“ 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 今天,当现代化的喧嚣逐渐湮没了古老的纯真,当忙碌的生活逐渐取 代了往日的悠闲,当浮躁的社会逐渐取代了原始的宁静,人们的心便开始 迷失了方向,每天都在焦虑、烦躁和不安中度过,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如 果你目前也正处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中,那就请静下心来,细细地咀嚼这些 “菜根”吧!或许它很苦,却能够给你带来一丝清凉;或许它很涩,却能够 磨练你的心志;或许它很硬,却能够让你越嚼越有味道。 《菜根潭》中所折射出来的智慧之光,将一直照耀着我们人生的道路 ,成为我们修身养性的宝典,以及为人处世的绝学。 心火铸金玉,惕厉益事成 【原文】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 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注释】事功:事业和功绩。 【大意】若想具备精金美玉一般美好的人品,就一定要经过炼狱般的 煎熬与锤炼;要想建立改天换地那样大的功业,就必须有一段兢兢业业、 殚精竭虑、朝乾夕惕的奋斗过程。 这里所说的“人品”好像与道德无关而偏重于人的素养。比如,坚强 的意志,冷静的头脑,等等。 道德意义上的人品,既是与生俱来,又有赖于日后天成。自我的修为 与世道的磨砺,*好的结果是,让人具备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一套有效的 处世方略。人们在它们的指导下去待人、去做事。能待得好人、做得成事 的人品,就是好人品。对我们来说,这就是“精金美玉”的人品。 至于“掀天揭地的事功”我们常人是无法想象的,如果都想去建立那 样的“事功”,天下就没有一日安宁了。 不过, 《菜根谭》作者洪应明所说的道理还是正确的。做事是应该 怀有虔敬、认真、谨慎、惕厉的态度。凡事都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人, 也许只能去干些责任不重的体力活儿。 其实,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就是 对自己负责,对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有利害关系的亲人、朋友以及同事负 责,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因此,作为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在变幻莫测、失意频仍的 现实中,努力克制自己痛苦的心绪,正视不如意的命运,不断地修正自己 相悖于现实的想法与习性,于无声处,用心之烈火,慢慢锻造起自己“精 金美玉”般的人品。 昨日之非不可留,**之是不可执 【原文】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 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注释】烬:残余、剩余或残迹。 【大意】过去的不良习性应该彻底根除,不彻底就会死灰复燃,尘世 间的婉转情态会形成各种诱惑并战胜人的理性;现在的正确做法不可过分 地偏执,否则,就会流于僵化和形式化,本来基于理性思考而确立的正确 的东西反而会成为另一种错误追求的原因。 人生之所以艰难,就是因为现实中充满了是和非,而这些是非都要我 们去判断和取舍。有了是非的事情,就会有是非的观念;而有了是非的观 念,就会惹出更多的是非。 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是非,心灵就总也得不到片刻的安宁。大家都知道 ,*幸福的光景,莫过于没有是非、了无牵挂的时候。 人,若是总生活在心里的是非和外部的是非之间,生活在过去的是非 和今天的是非当中,哪里还能有正常的情趣和智慧呢?我们应排除不必要 的是非观念,放宽自己的心胸,眼前的,糊涂些;过去的,放了它。一切 都依照我们心灵的本能去认识、去理解、去体味,自然会生出无穷的安逸 与恬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就是因为陶渊明已经厌恶了尘世的是是非非,才淡然地投入到没有是 非计较的大自然的怀抱,并从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趣。他在静谧的“东篱下 ”感慨道,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觉今是而昨非”! 人一旦认识到了非,就应该坚决地从心里把它消除掉。“非”在心中 留下来,哪怕是丝毫的余烬都会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而且,那种性情与心 灵深处的牵挂,也会影响已经和稳的心绪。正因为这样,陶渊明归隐之后 ,就再也没有出仕做官。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比 我们高明得多。 当然,陶公认为“觉今是而昨非”,并没有把**之是当做多么了不 起的事情,进而在心里执拗地自我欣赏。 他并非纵情山水以泄郁怀,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自然的选择,认 为他本来就该这样。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生活,只是意味着一种人生本来 就该具有的悠远乐趣。而且,对于这种乐趣的享受和体味,不受恼人的欲 望的支配。如果不是这样,陶渊明也就不会坦然而闲静地终老林泉了。 执拗生欲,而欲无止境,满足了一个,会再有一个。人的欲望,世界 都无法满足,何况“南山”下面的小小“东篱”!P19-22
    目录
    **章 德行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念虑只差毫厘,境遇相谬千里
    常时念念守得定,生时事事看得轻
    心有正邪,思无利害
    士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心火铸金玉,惕厉益事成
    昨日之非不可留,**之是不可执
    时时检点,从多入少
    立处世之事业,怀出世之襟期
    持身如泰山九鼎,应事若流水落花
    持身不可轻,用意不可重
    内方外圆,智趣有度
    爱缘不能乱,识欲��能纵
    仁义有能,安命励志
    修德少理功利,治学勿附风雅
    木石之念,云水隋怀
    不做难明之想,不做难明之事
    秽恶之念,自戕其心
    念头起处,贵在纠察
    不可稍变操履,不可太露锋芒
    知有生之乐,怀虚生之忧
    公论不可轻犯,权门切勿倾心
    脱俗不矫俗,随时不趋时
    砥节而善用情,推恩而诚敬人
    心地磊落,利器深藏
    恩里由来生害,败后或反成功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
    猛然转念,魔变真君
    横向对比,消怨激颓
    学道须加努力,得道一任天机
    宽人克己,情平德进
    陶铸不纯,难成令器
    漏室育节义,谨慎就经纶
    节义文章,以德为主
    急就者非邃养,轻发者无宏功
    第二章 慧识是破解迷局的利器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
    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
    贫士肯济人,闹场能学道
    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
    心与竹俱空,念同山共静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
    垢病易治,洁病难除
    勿恕以适己,勿忍以制人
    宁以刚方见惮,毋以媚悦取容
    快心之事,败德之媒
    阴谋怪习异行奇能,涉世祸胎杀身利器
    因出世上,唯在善用
    平居息欲调身,临大节则达生委命
    耳根似飙谷投音,心境如月池浸色
    不必绝人以逃世,不必绝欲以灰心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莫视寝石为伏虎,勿疑弓影为长蛇
    雪消炉焰冰消日,月在青天影在波
    前念不滞,后念不迎
    理寂则事寂,心空则境空
    遇病而后思健之为安,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
    第三章 心智是一切财富的源头
    夜眠八尺,日二升,何须百般计较
    奢者富而不足,能者劳而伏怨
    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焰
    尽人事以听天命
    失血杯中猩猩嗜酒,为巢幕上燕燕偷安
    车争险道,败处噬脐
    心地宽舒福厚而庆长,念头迫促福薄而泽短
    此心常于静中处,利害是非瞒昧难
    峨冠大带羡小笠,长筵广席逊疏帘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
    树木至归根日,后知花萼枝叶之徒荣
    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
    不知**我后来又属谁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
    苦中得乐是真乐,动中得静是真静
    游鱼不知海,飞鸟不知空
    干载奇逢,好书良友
    天地本宽,鄙者自隘
    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一念求全,万绪纷起
    第四章 才华是内在激情的流露
    心地上无风涛,性天中有化育
    风斜雨急脚立定,花浓柳艳眼抬高
    心无物欲秋空霁海,座有琴书石室丹丘
    世法不必尽尝,心珠宜当自朗
    舞蝶与飞花共适,满月偕盂水同圆
    拂意事休对人言,会心处还期独赏
    天机清彻胸次玲珑,触物闻言皆可会心
    竹窗下枕书高卧,松涧边携杖独行
    水流而石无声,处喧见寂之趣
    勿以感官定好恶,勿以形貌决取舍
    扰其中者波沸寒潭,虚其中者凉生暑夜
    闻犬鸡恍似云世界,听蝉燕方知静乾坤
    第五章 节制是完善人格的手段
    能察能不察之谓明,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交友应难亲于始,御事当拙守于前
    名为招祸之本,欲乃丧志之媒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玩忽之人多造祸,细微之事败全功
    待人须留有余之恩礼;御事当留有余之才智
    宁有求全之毁,勿享过情之誉
    荣宠不必扬扬,困穷何须戚戚
    五分便安,十分取败
    勿以明珠为怪物,勿以毒螫为甘饴
    莫贪黄雀而坠深井,休舍隋珠而弹飞禽
    刚强终不胜柔弱,偏执岂能及圆融
    伺察乃懵懂之根,朦胧正聪明之窟
    留一步与人行,减三分让人食
    福不可邀,祸不可避
    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性气清冷受享凉薄,气和心暖其福必厚
    地至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
    壮时任性老来病,盛时胡为衰时罪
    若求业满功盈,必生外忧内变
    攻人之恶勿太严,教人以善勿过高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
    富贵宜宽厚,聪明宜敛藏
    人之短处勿暴扬,人之顽愚勿忿疾
    善人未能急亲,恶人未能轻去
    持身不可太皎洁,与人不可太分明
    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用人不宜刻,交友不宜滥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任德怀恩尽属多余
    自省以辟众善之路,尤人以浚诸恶之途
    道是公众常事,学是家常便饭
    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怨因德彰,仇因恩立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同功则相忌,共乐则相仇
    趋炎附势,人情通患
    守口不密泄尽真机,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自老视少可消角逐之心,在瘁视荣可绝纷华之念
    身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
    尘许十檀彻底香,毫端鸩血同体毒
    意兴作为随作随止,情识解晤有悟有迷
    不近恶事,不立善名
    谗夫毁士寸云蔽日,媚子谀人隙风侵肌
    不虞之誉不必喜,求全之毁何须辞
    勿逞所长形人之短,勿挟所有凌人之贫
    第六章 胸襟是成就大事的前提
    临祸而不馁,得福而不骄
    密则神气拘逼,疏则天真烂漫
    面上不挂干层甲,胸中不积一丝尘
    未必火内栽莲,切忌水底捞月
    无真宰则遇事便倒,无圆机则触物有碍
    日日与圣贤晤语,时时共造化氤氲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
    盖世之功,毁于自恃
    洁常从污出,明每从暗生
    矜高倨傲,贱人品性
    勿同天地论劳逸,休与日月较盈亏
    造化唤作小儿,天地原为大块
    天地自有和气,人心须造喜神
    田地要放得宽,惠泽要流得长
    行不去处思退步,行得去处让三分
    降魔先降心,驭横先驭气
    立身要高一步,处世要退一步
    为人真恳多成事,处世刻板错做人
    一行而堕终身之名,一事而酿子孙之祸
    诚心和气,激励陶冶
    过俭反伤雅道,过让多出机心
    立独特之言,行本分之事
    一苦一乐相磨炼,一疑一信相参勘
    曲意使人喜,不若直节使人忌
    毋偏信自任,毋嬉短忌能
    有才无德,害世坑人
    轻诺必寡信,善始要善终
    性躁寡恩与顽固,一生忙碌无事成
    以假示人者,必以假害己
    烈士让干乘,贪夫争一文
    红尘滚滚过,清静靠自为
    心着于静,便是动根
    闲时要吃紧,忙处要悠闲
    笙歌正沸,拂然长往
    艳艾遗金情不乱,眉睫萧墙心要宁
    施恩本为扬善,助人不是投资
    寂寂而照以惺惺,惺惺而主以寂寂
    寡义刻薄,宜切戒之
    《菜根谭》是明代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 道人,现今江苏金坛县人。《菜根谭》大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中后期 。当时,万历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党祸横流,内忧外患 日益深重。社会上的很多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对于当时愈演愈烈的社会 矛盾感到无所适从,思想异常沉闷,于是开始有人将这种郁闷的心情形诸 于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而《菜根谭》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与《菜 根谭》同一时期成书刊发的,还有一部**的著作,就是《金瓶梅》。这 两部作品虽然都是名作,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和社会效果却截然不同。《金 瓶梅》是以小说的形式揭露社会的黑暗,令人怵目惊心而深省;《菜根谭 》则是以修身格言的形式揭示人性的善恶,教导人们保持阳光的心态,进 而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得到超脱。 《菜根谭》并不是一部系统严谨、逻辑严密的学术著作,而是作者对 于为人处世哲学的一种感悟。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糅合了儒释道的思想精 髓,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进行有机地结 合,使之成为一部集做人、修身、处世于一体的经典著作。其中,既有劝 导人们建功立业、积极入世、乐观进取的思想,比如“天地有万古,此身 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 不可不怀虚生之忧”;又有道家那种无为、超脱的思想,比如“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还有佛家那种豁 达、大度的思想,比如“胸中即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曰;眼前 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在青天影在波”。当然,对于积极的人世思想,作 者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必须有自己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要坚持一种 道德标准,只有符合这种道德标准才可以积极入世,反之,则宁可“受一 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因此,可以说, 《菜根谭》是一部有益 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 ,同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常言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是因为《菜根谭》不但融合了 儒释道的思想精髓,而且还具有万古不易的修身之道,被视为旷古稀世的 奇珍宝训。而作者之所以用“菜根”为本书命名,其意思是提醒人们:“ 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 今天,当现代化的喧嚣逐渐湮没了古老的纯真,当忙碌的生活逐渐取 代了往日的悠闲,当浮躁的社会逐渐取代了原始的宁静,人们的心便开始 迷失了方向,每天都在焦虑、烦躁和不安中度过,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如 果你目前也正处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中,那就请静下心来,细细地咀嚼这些 “菜根”吧!或许它很苦,却能够给你带来一丝清凉;或许它很涩,却能够 磨练你的心志;或许它很硬,却能够让你越嚼越有味道。 《菜根潭》中所折射出来的智慧之光,将一直照耀着我们人生的道路 ,成为我们修身养性的宝典,以及为人处世的绝学。 心火铸金玉,惕厉益事成 【原文】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 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注释】事功:事业和功绩。 【大意】若想具备精金美玉一般美好的人品,就一定要经过炼狱般的 煎熬与锤炼;要想建立改天换地那样大的功业,就必须有一段兢兢业业、 殚精竭虑、朝乾夕惕的奋斗过程。 这里所说的“人品”好像与道德无关而偏重于人的素养。比如,坚强 的意志,冷静的头脑,等等。 道德意义上的人品,既是与生俱来,又有赖于日后天成。自我的修为 与世道的磨砺,*好的结果是,让人具备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一套有效的 处世方略。人们在它们的指导下去待人、去做事。能待得好人、做得成事 的人品,就是好人品。对我们来说,这就是“精金美玉”的人品。 至于“掀天揭地的事功”我们常人是无法想象的,如果都想去建立那 样的“事功”,天下就没有一日安宁了。 不过, 《菜根谭》作者洪应明所说的道理还是正确的。做事是应该 怀有虔敬、认真、谨慎、惕厉的态度。凡事都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人, 也许只能去干些责任不重的体力活儿。 其实,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就是 对自己负责,对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有利害关系的亲人、朋友以及同事负 责,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因此,作为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在变幻莫测、失意频仍的 现实中,努力克制自己痛苦的心绪,正视不如意的命运,不断地修正自己 相悖于现实的想法与习性,于无声处,用心之烈火,慢慢锻造起自己“精 金美玉”般的人品。 昨日之非不可留,**之是不可执 【原文】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 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注释】烬:残余、剩余或残迹。 【大意】过去的不良习性应该彻底根除,不彻底就会死灰复燃,尘世 间的婉转情态会形成各种诱惑并战胜人的理性;现在的正确做法不可过分 地偏执,否则,就会流于僵化和形式化,本来基于理性思考而确立的正确 的东西反而会成为另一种错误追求的原因。 人生之所以艰难,就是因为现实中充满了是和非,而这些是非都要我 们去判断和取舍。有了是非的事情,就会有是非的观念;而有了是非的观 念,就会惹出更多的是非。 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是非,心灵就总也得不到片刻的安宁。大家都知道 ,*幸福的光景,莫过于没有是非、了无牵挂的时候。 人,若是总生活在心里的是非和外部的是非之间,生活在过去的是非 和今天的是非当中,哪里还能有正常的情趣和智慧呢?我们应排除不必要 的是非观念,放宽自己的心胸,眼前的,糊涂些;过去的,放了它。一切 都依照我们心灵的本能去认识、去理解、去体味,自然会生出无穷的安逸 与恬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就是因为陶渊明已经厌恶了尘世的是是非非,才淡然地投入到没有是 非计较的大自然的怀抱,并从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趣。他在静谧的“东篱下 ”感慨道,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觉今是而昨非”! 人一旦认识到了非,就应该坚决地从心里把它消除掉。“非”在心中 留下来,哪怕是丝毫的余烬都会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而且,那种性情与心 灵深处的牵挂,也会影响已经和稳的心绪。正因为这样,陶渊明归隐之后 ,就再也没有出仕做官。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比 我们高明得多。 当然,陶公认为“觉今是而昨非”,并没有把**之是当做多么了不 起的事情,进而在心里执拗地自我欣赏。 他并非纵情山水以泄郁怀,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自然的选择,认 为他本来就该这样。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生活,只是意味着一种人生本来 就该具有的悠远乐趣。而且,对于这种乐趣的享受和体味,不受恼人的欲 望的支配。如果不是这样,陶渊明也就不会坦然而闲静地终老林泉了。 执拗生欲,而欲无止境,满足了一个,会再有一个。人的欲望,世界 都无法满足,何况“南山”下面的小小“东篱”!P19-22
    编辑推荐语
    《菜根谭叫我们从容点》由龙柒编著。
    《菜根谭叫我们从容点》内容如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道皆在;栽花种草,赏月弹琴,小景
    可观。这是《菜根谭》传达出的完整的生活。
    在宁静的环境中能保持宁静,不是真正的宁静,只有在动荡、喧闹的
    环境中能保持心灵的宁静,才是静的*高境界;在欢乐的环境中喜笑颜开
    ,那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在困苦的时候**出来的乐趣,才是心性中
    本来的快乐。
    当现代化的喧嚣逐渐湮没了古老的纯真,忙碌取代了往日的悠闲,浮
    躁取代了原始的宁静,焦虑、烦躁和不安的现代人更应该静下心来,细细
    品味“菜根”苦涩中透露的智慧馨香。
    **章 德行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念虑只差毫厘,境遇相谬千里
    常时念念守得定,生时事事看得轻
    心有正邪,思无利害
    士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心火铸金玉,惕厉益事成
    昨日之非不可留,**之是不可执
    时时检点,从多入少
    立处世之事业,怀出世之襟期
    持身如泰山九鼎,应事若流水落花
    持身不可轻,用意不可重
    内方外圆,智趣有度
    爱缘不能乱,识欲不能纵
    仁义有能,安命励志
    修德少理功利,治学勿附风雅
    木石之念,云水隋怀
    不做难明之想,不做难明之事
    秽恶之念,自戕其心
    念头起处,贵在纠察
    不可稍变操履,不可太露锋芒
    知有生之乐,怀虚生之忧
    公论不可轻犯,权门切勿倾心
    脱俗不矫俗,随时不趋时
    砥节而善用情,推恩而诚敬人
    心地磊落,利器深藏
    恩里由来生害,败后或反成功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
    猛然转念,魔变真君
    横向对比,消怨激颓
    学道须加努力,得道一任天机
    宽人克己,情平德进
    陶铸不纯,难成令器
    漏室育节义,谨慎就经纶
    节义文章,以德为主
    急就者非邃养,轻发者无宏功
    第二章 慧识是破解迷局的利器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
    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
    贫士肯济人,闹场能学道
    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
    心与竹俱空,念同山共静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
    垢病易治,洁病难除
    勿恕以适己,勿忍以制人
    宁以刚方见惮,毋以媚悦取容
    快心之事,败德之媒
    阴谋怪习异行奇能,涉世祸胎杀身利器
    因出世上,唯在善用
    平居息欲调身,临大节则达生委命
    耳根似飙谷投音,心境如月池浸色
    不必绝人以逃世,不必绝欲以灰心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莫视寝石为伏虎,勿疑弓影为长蛇
    雪消炉焰冰消日,月在青天影在波
    前念不滞,后念不迎
    理寂则事寂,心空则境空
    遇病而后思健之为安,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
    第三章 心智是一切财富的源头
    夜眠八尺,日二升,何须百般计较
    奢者富而不足,能者劳而伏怨
    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焰
    尽人事以听天命
    失血杯中猩猩嗜酒,为巢幕上燕燕偷安
    车争险道,败处噬脐
    心地宽舒福厚而庆长,念头迫促福薄而泽短
    此心常于静中处,利害是非瞒昧难
    峨冠大带羡小笠,长筵广席逊疏帘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
    树木至归根日,后知花萼枝叶之徒荣
    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
    不知**我后来又属谁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
    苦中得乐是真乐,动中得静是真静
    游鱼不知海,飞鸟不知空
    干载奇逢,好书良友
    天地本宽,鄙者自隘
    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一念求全,万绪纷起
    第四章 才华是内在激情的流露
    心地上无风涛,性天中有化育
    风斜雨急脚立定,花浓柳艳眼抬高
    心无物欲秋空霁海,座有琴书石室丹丘
    世法不必尽尝,心珠宜当自朗
    舞蝶与飞花共适,满月偕盂水同圆
    拂意事休对人言,会心处还期独赏
    天机清彻胸次玲珑,触物闻言皆可会心
    竹窗下枕书高卧,松涧边携杖独行
    水流而石无声,处喧见寂之趣
    勿以感官定好恶,勿以形貌决取舍
    扰其中者波沸寒潭,虚其中者凉生暑夜
    闻犬鸡恍似云世界,听蝉燕方知静乾坤
    第五章 节制是完善人格的手段
    能察能不察之谓明,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交友应难亲于始,御事当拙守于前
    名为招祸之本,欲乃丧志之媒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玩忽之人多造祸,细微之事败全功
    待人须留有余之恩礼;御事当留有余之才智
    宁有求全之毁,勿享过情之誉
    荣宠不必扬扬,困穷何须戚戚
    五分便安,十分取败
    勿以明珠为怪物,勿以毒螫为甘饴
    莫贪黄雀而坠深井,休舍隋珠而弹飞禽
    刚强终不胜柔弱,偏执岂能及圆融
    伺察乃懵懂之根,朦胧正聪明之窟
    留一步与人行,减三分让人食
    福不可邀,祸不可避
    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性气清冷受享凉薄,气和心暖其福必厚
    地至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
    壮时任性老来病,盛时胡为衰时罪
    若求业满功盈,必生外忧内变
    攻人之恶勿太严,教人以善勿过高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
    富贵宜宽厚,聪明宜敛藏
    人之短处勿暴扬,人之顽愚勿忿疾
    善人未能急亲,恶人未能轻去
    持身不可太皎洁,与人不可太分明
    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用人不宜刻,交友不宜滥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任德怀恩尽属多余
    自省以辟众善之路,尤人以浚诸恶之途
    道是公众常事,学是家常便饭
    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怨因德彰,仇因恩立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同功则相忌,共乐则相仇
    趋炎附势,人情通患
    守口不密泄尽真机,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自老视少可消角逐之心,在瘁视荣可绝纷华之念
    身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
    尘许十檀彻底香,毫端鸩血同体毒
    意兴作为随作随止,情识解晤有悟有迷
    不近恶事,不立善名
    谗夫毁士寸云蔽日,媚子谀人隙风侵肌
    不虞之誉不必喜,求全之毁何须辞
    勿逞所长形人之短,勿挟所有凌人之贫
    第六章 胸襟是成就大事的前提
    临祸而不馁,得福而不骄
    密则神气拘逼,疏则天真烂漫
    面上不挂干层甲,胸中不积一丝尘
    未必火内栽莲,切忌水底捞月
    无真宰则遇事便倒,无圆机则触物有碍
    日日与圣贤晤语,时时共造化氤氲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
    盖世之功,毁于自恃
    洁常从污出,明每从暗生
    矜高倨傲,贱人品性
    勿同天地论劳逸,休与日月较盈亏
    造化唤作小儿,天地原为大块
    天地自有和气,人心须造喜神
    田地要放得宽,惠泽要流得长
    行不去处思退步,行得去处让三分
    降魔先降心,驭横先驭气
    立身要高一步,处世要退一步
    为人真恳多成事,处世刻板错做人
    一行而堕终身之名,一事而酿子孙之祸
    诚心和气,激励陶冶
    过俭反伤雅道,过让多出机心
    立独特之言,行本分之事
    一苦一乐相磨炼,一疑一信相参勘
    曲意使人喜,不若直节使人忌
    毋偏信自任,毋嬉短忌能
    有才无德,害世坑人
    轻诺必寡信,善始要善终
    性躁寡恩与顽固,一生忙碌无事成
    以假示人者,必以假害己
    烈士让干乘,贪夫争一文
    红尘滚滚过,清静靠自为
    心着于静,便是动根
    闲时要吃紧,忙处要悠闲
    笙歌正沸,拂然长往
    艳艾遗金情不乱,眉睫萧墙心要宁
    施恩本为扬善,助人不是投资
    寂寂而照以惺惺,惺惺而主以寂寂
    寡义刻薄,宜切戒之
    《菜根谭》是明代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 道人,现今江苏金坛县人。《菜根谭》大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中后期 。当时,万历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党祸横流,内忧外患 日益深重。社会上的很多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对于当时愈演愈烈的社会 矛盾感到无所适从,思想异常沉闷,于是开始有人将这种郁闷的心情形诸 于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而《菜根谭》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与《菜 根谭》同一时期成书刊发的,还有一部**的著作,就是《金瓶梅》。这 两部作品虽然都是名作,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和社会效果却截然不同。《金 瓶梅》是以小说的形式揭露社会的黑暗,令人怵目惊心而深省;《菜根谭 》则是以修身格言的形式揭示人性的善恶,教导人们保持阳光的心态,进 而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得到超脱。 《菜根谭》并不是一部系统严谨、逻辑严密的学术著作,而是作者对 于为人处世哲学的一种感悟。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糅合了儒释道的思想精 髓,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进行有机地结 合,使之成为一部集做人、修身、处世于一体的经典著作。其中,既有劝 导人们建功立业、积极入世、乐观进取的思想,比如“天地有万古,此身 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 不可不怀虚生之忧”;又有道家那种无为、超脱的思想,比如“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还有佛家那种豁 达、大度的思想,比如“胸中即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曰;眼前 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在青天影在波”。当然,对于积极的人世思想,作 者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必须有自己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要坚持一种 道德标准,只有符合这种道德标准才可以积极入世,反之,则宁可“受一 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因此,可以说, 《菜根谭》是一部有益 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 ,同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常言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是因为《菜根谭》不但融合了 儒释道的思想精髓,而且还具有万古不易的修身之道,被视为旷古稀世的 奇珍宝训。而作者之所以用“菜根”为本书命名,其意思是提醒人们:“ 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 今天,当现代化的喧嚣逐渐湮没了古老的纯真,当忙碌的生活逐渐取 代了往日的悠闲,当浮躁的社会逐渐取代了原始的宁静,人们的心便开始 迷失了方向,每天都在焦虑、烦躁和不安中度过,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如 果你目前也正处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中,那就请静下心来,细细地咀嚼这些 “菜根”吧!或许它很苦,却能够给你带来一丝清凉;或许它很涩,却能够 磨练你的心志;或许它很硬,却能够让你越嚼越有味道。 《菜根潭》中所折射出来的智慧之光,将一直照耀着我们人生的道路 ,成为我们修身养性的宝典,以及为人处世的绝学。 心火铸金玉,惕厉益事成 【原文】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 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注释】事功:事业和功绩。 【大意】若想具备精金美玉一般美好的人品,就一定要经过炼狱般的 煎熬与锤炼;要想建立改天换地那样大的功业,就必须有一段兢兢业业、 殚精竭虑、朝乾夕惕的奋斗过程。 这里所说的“人品”好像与道德无关而偏重于人的素养。比如,坚强 的意志,冷静的头脑,等等。 道德意义上的人品,既是与生俱来,又有赖于日后天成。自我的修为 与世道的磨砺,*好的结果是,让人具备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一套有效的 处世方略。人们在它们的指导下去待人、去做事。能待得好人、做得成事 的人品,就是好人品。对我们来说,这就是“精金美玉”的人品。 至于“掀天揭地的事功”我们常人是无法想象的,如果都想去建立那 样的“事功”,天下就没有一日安宁了。 不过, 《菜根谭》作者洪应明所说的道理还是正确的。做事是应该 怀有虔敬、认真、谨慎、惕厉的态度。凡事都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人, 也许只能去干些责任不重的体力活儿。 其实,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就是 对自己负责,对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有利害关系的亲人、朋友以及同事负 责,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因此,作为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在变幻莫测、失意频仍的 现实中,努力克制自己痛苦的心绪,正视不如意的命运,不断地修正自己 相悖于现实的想法与习性,于无声处,用心之烈火,慢慢锻造起自己“精 金美玉”般的人品。 昨日之非不可留,**之是不可执 【原文】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 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注释】烬:残余、剩余或残迹。 【大意】过去的不良习性应该彻底根除,不彻底就会死灰复燃,尘世 间的婉转情态会形成各种诱惑并战胜人的理性;现在的正确做法不可过分 地偏执,否则,就会流于僵化和形式化,本来基于理性思考而确立的正确 的东西反而会成为另一种错误追求的原因。 人生之所以艰难,就是因为现实中充满了是和非,而这些是非都要我 们去判断和取舍。有了是非的事情,就会有是非的观念;而有了是非的观 念,就会惹出更多的是非。 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是非,心灵就总也得不到片刻的安宁。大家都知道 ,*幸福的光景,莫过于没有是非、了无牵挂的时候。 人,若是总生活在心里的是非和外部的是非之间,生活在过去的是非 和今天的是非当中,哪里还能有正常的情趣和智慧呢?我们应排除不必要 的是非观念,放宽自己的心胸,眼前的,糊涂些;过去的,放了它。一切 都依照我们心灵的本能去认识、去理解、去体味,自然会生出无穷的安逸 与恬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就是因为陶渊明已经厌恶了尘世的是是非非,才淡然地投入到没有是 非计较的大自然的怀抱,并从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趣。他在静谧的“东篱下 ”感慨道,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觉今是而昨非”! 人一旦认识到了非,就应该坚决地从心里把它消除掉。“非”在心中 留下来,哪怕是丝毫的余烬都会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而且,那种性情与心 灵深处的牵挂,也会影响已经和稳的心绪。正因为这样,陶渊明归隐之后 ,就再也没有出仕做官。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比 我们高明得多。 当然,陶公认为“觉今是而昨非”,并没有把**之是当做多么了不 起的事情,进而在心里执拗地自我欣赏。 他并非纵情山水以泄郁怀,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自然的选择,认 为他本来就该这样。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生活,只是意味着一种人生本来 就该具有的悠远乐趣。而且,对于这种乐趣的享受和体味,不受恼人的欲 望的支配。如果不是这样,陶渊明也就不会坦然而闲静地终老林泉了。 执拗生欲,而欲无止境,满足了一个,会再有一个。人的欲望,世界 都无法满足,何况“南山”下面的小小“东篱”!P19-2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