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药鉴定学 第二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药鉴定学 第二版

  • 作者:石俊英
  •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49961
  •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1日
  • 页数:602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石俊英主板的这本《中药鉴定学(第2版)》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
    规划教材,由全国择优遴选多年从事中药鉴定学教学的高等医药院校专家
    联合编写。本书在上一版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相关内
    容进行了修订。全书分为5篇,共20章,包括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概
    念和方法、植物药类、动物药类、矿物药类和中成药类。
    《中药鉴定学(第2版)》共收载**药材97种、熟悉药材76种、了解药
    材133种、附药6种,收载代表性中成药7种,教材中收载的理化鉴定方法、
    含量测定标准、检查项目指标等,均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进行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用性和指导性。
    本书为中药学、药学专业的本科教材,亦可作为中医药工作者的参考
    书籍。
    **篇 总论
    **章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节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一、中药的品种鉴定
    二、���药的质量鉴定
    三、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
    四、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五、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寻找扩大新药源
    第二章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
    **节 中药
    文章节选
    石俊英主板的这本《中药鉴定学(第2版)》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
    规划教材,由全国择优遴选多年从事中药鉴定学教学的高等医药院校专家
    联合编写。本书在上一版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相关内
    容进行了修订。全书分为5篇,共20章,包括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概
    念和方法、植物药类、动物药类、矿物药类和中成药类。
    《中药鉴定学(第2版)》共收载**药材97种、熟悉药材76种、了解药
    材133种、附药6种,收载代表性中成药7种,教材中收载的理化鉴定方法、
    含量测定标准、检查项目指标等,均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进行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用性和指导性。
    本书为中药学、药学专业的本科教材,亦可作为中医药工作者的参考
    书籍。
    **篇 总论
    **章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节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一、中药的品种鉴定
    二、中药的质量鉴定
    三、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
    四、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五、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寻找扩大新药源
    第二章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
    **节 中药的分类
    一、传统中药分类方法
    二、现代中药分类方法
    第二节 中药的命名
    一、中药材命名
    二、中药饮片命名
    三、中药提取物命名
    四、中成药命名
    第三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四章 中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五章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第六章 中药的鉴定
    第七章 中药的质量标准
    第二篇 植物药类
    第八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第九章 茎木类中药
    第十章 皮类中药
    第十一章 叶类中药
    第十二章 花类中药
    第十三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第十四章 全草类中药
    第十五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
    第十六章 树脂类中药
    第十七章 其他类中药
    第三篇 动物药类
    第十八章 动物类中药
    第四篇 矿物类
    第十九章 矿物类中药
    第五篇 中成药类
    第二十章 中成药类
    附录
    参考文献
    目录
    石俊英主板的这本《中药鉴定学(第2版)》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
    规划教材,由全国择优遴选多年从事中药鉴定学教学的高等医药院校专家
    联合编写。本书在上一版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相关内
    容进行了修订。全书分为5篇,共20章,包括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概
    念和方法、植物药类、动物药类、矿物药类和中成药类。
    《中药鉴定学(第2版)》共收载**药材97种、熟悉药材76种、了解药
    材133种、附药6种,收载代表性中成药7种,教材中收载的理化鉴定方法、
    含量测定标准、检查项目指标等,均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进行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用性和指导性。
    本书为中药学、药学专业的本科教材,亦可作为中医药工作者的参考
    书籍。
    **篇 总论
    **章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节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一、中药的品种鉴定
    二、中药的质量鉴定
    三、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
    四、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五、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寻找扩大新药源
    第二章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
    **节 中药的分类
    一、传统中药分类方法
    二、现代中药分类方法
    第二节 中药的命名
    一、中药材命名
    二、中药饮片命名
    三、中药提取物命名
    四、中成药命名
    第三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四章 中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五章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第六章 中药的鉴定
    第七章 中药的质量标准
    第二篇 植物药类
    第八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第九章 茎木类中药
    第十章 皮类中药
    第十一章 叶类中药
    第十二章 花类中药
    第十三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第十四章 全草类中药
    第十五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
    第十六章 树脂类中药
    第十七章 其他类中药
    第三篇 动物药类
    第十八章 动物类中药
    第四篇 矿物类
    第十九章 矿物类中药
    第五篇 中成药类
    第二十章 中成药类
    附录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语
    石俊英主板的这本《中药鉴定学(第2版)》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
    规划教材,由全国择优遴选多年从事中药鉴定学教学的高等医药院校专家
    联合编写。本书在上一版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相关内
    容进行了修订。全书分为5篇,共20章,包括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概
    念和方法、植物药类、动物药类、矿物药类和中成药类。
    《中药鉴定学(第2版)》共收载**药材97种、熟悉药材76种、了解药
    材133种、附药6种,收载代表性中成药7种,教材中收载的理化鉴定方法、
    含量测定标准、检查项目指标等,均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进行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用性和指导性。
    本书为中药学、药学专业的本科教材,亦可作为中医药工作者的参考
    书籍。
    **篇 总论
    **章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节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一、中药的品种鉴定
    二、中药的质量鉴定
    三、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
    四、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五、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寻找扩大新药源
    第二章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
    **节 中药的分类
    一、传统中药分类方法
    二、现代中药分类方法
    第二节 中药的命名
    一、中药材命名
    二、中药饮片命名
    三、中药提取物命名
    四、中成药命名
    第三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四章 中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五章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第六章 中药的鉴定
    第七章 中药的质量标准
    第二篇 植物药类
    第八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第九章 茎木类中药
    第十章 皮类中药
    第十一章 叶类中药
    第十二章 花类中药
    第十三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第十四章 全草类中药
    第十五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
    第十六章 树脂类中药
    第十七章 其他类中药
    第三篇 动物药类
    第十八章 动物类中药
    第四篇 矿物类
    第十九章 矿物类中药
    第五篇 中成药类
    第二十章 中成药类
    附录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