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孩子的内心世界(30年研究成果、3万名儿童心理行为模式总结、33个心理问题科学分析,陪伴与懂得,比爱更重要! )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孩子的内心世界(30年研究成果、3万名儿童心理行为模式总结、33个心理问题科学分析,陪伴与懂得,比爱更重要! )

  • 作者:(韩)丁钟镇
  •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 ISBN:9787543687929
  •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01日
  • 页数:216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5-12正是孩子自我独立意识渐渐养成的时期,他们急于摆脱父母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想法处事,因此和父母难免会有各种冲突。父母会发现,孩子不再像过去这么“听话”,变得倔强、顽劣。无法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作者在《孩子的内心世界》一书中,以长期的研究成果和多项案例为基础,为我们详尽介绍了33种*典型的儿童心理问题以及各类贴合实际生活的相关案例。就像孩子从学会爬到渐渐适应站立、奔跑的成长过程,孩子的心理也是根据发育状况,分阶段性的出现。父母一定要针对孩子逐渐出现的问题行为予以理智、妥善的应对方法,本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存在于孩子心理的诸多常见问题,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法。
    作者丁钟镇教授是一位有着30多年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领域研究的**专家。本书可以说是他以长期的研究成果和多项案例为基础,专门为父母所准备的汇集了众多有效信息的子女教育宝典。即使你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只要牢记书中介绍的33种秘诀,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状况,也能够准确地自如应付。在*适当的时期,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也就是给孩子的未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文章节选
    固执——厌恶和欲求不满的根源
    于正淳(5岁/男)
    “以前他很听话,但是*近变得很固执,很任性,动不动就在地上打滚儿哭闹,甚至连妈妈都打,还会顶嘴,真不知该拿他怎么办!” 小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但孩子如果过分地强��自我,就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而且这种随心所欲的情绪如果不能好好地控制,孩子就会陷入欲求不满的泥潭之中。
    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段固执期。孩子独立的欲望不断增强的同时,如果自己的意志与父母的要求有冲突就会变得固执。**个时期大概是在2~4岁,从这时开始孩子就会变得以自我为**,常常说出“不是!”、“我不干!”这种固执的话,有时甚至还会大喊大叫或是在地上打滚哭闹。一般来说,这一时期的固执现象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另一个固执的时期就是青春期。因为在这一阶段,孩子不断成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因此,父母要把握和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固执。 为什么如此固执呢?
    固执是孩子自我成长的标志,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极其自然的现象。因此也可以说这是孩子健康、有活力的象征。当孩子通过耍性子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他们会感到高兴。就像对新事物会产生好奇心一样,他们也想发挥“固执”这一新能力。一开始孩子并不懂得如何去运用这种能力,他们陷入做与不做的矛盾中。
    固执通常表现为对他人的行为和建议加以否定,孩子的这种表现会让父母们感到很困惑。平时很听话的孩子毫无缘由地开始对周围产生反抗意识,并摆脱与父母的紧密联系,想要成为独立的个体。这就是孩子“否定阶段”的开始。
    这样的成长阶段对于孩子来说也**不是简单而快乐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反而会感到强烈的不安与迷惘。因为从寻求独立之时起,孩子就已经感到孤独了。尽管孩子很任性,但内心还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孩子在自我成长阶段,特别需要父母给予温暖而充足的爱与关心。
    因此,父母要知道孩子表现出这种行为的真正意图,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样孩子才会改变固执的心态。相反,如果父母采取独断专行的态度,那么孩子的言行会更为激烈,还会产生反抗心理。对他们的固执行为进行单纯的压制并非可取的教育态度,父母的强硬态度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创造力的发展,*终会导致孩子变得更加固执同时带有依赖倾向,严重的还有可能会患上精神疾病。
    首先,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尊重孩子指的是掌握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从而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当孩子的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时,他们就会开始我行我素。同时,如果向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并强迫他们服从,孩子就会变得固执。
    固执背后所隐含的无意识情感在一些情况下会表现为攻击行为。也就是说,如果长期给予孩子不正确的教育,那么孩子的行为就会越来越恶劣,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即便孩子长大成人,他们也很难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极易感到不安,成为不合群的局外人。 让固执的孩子懂得变通
    向孩子提出要求时要尊重他们的个性,考虑他们的身心发展情况。例如训练他们“解大小便”时,如果一开始就严格要求他们养成像大人一样的排便习惯,孩子就会反抗。
    要求正在玩耍的孩子马上去吃饭也是一样。对于孩子来说,玩游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实际上如果让孩子自由地玩耍,他们会自觉地结束正在玩的游戏。孩子没有马上听从你的要求并不代表他固执。为了培养孩子按时坐在饭桌前的习惯,*好是提前5~10分钟提醒他们吃饭的时间到了。这样孩子就可以在饭菜准备好的时候结束游戏。对于幼儿,应该尽可能地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当孩子在玩玩偶时,如果跟他说“小熊的肚子也饿了,要去吃饭了哦”,这样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去吃饭。
    *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行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孩子固执己见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耍性子,不理睬他们,但是如果让孩子对自己的行动负责,孩子就能充分理解自己的行动所造成的后果。这会让他们明白所有的行为都有相应的结果。
    需要外出,但是孩子却不愿意穿外套,这时不能催促他穿,试着对他说:“你不穿外套我们就不能一起出去了,妈妈真伤心。”父母如果让孩子知道自己所说的是明白合理的,那么他们就会欣然接受。
    还有一个例子,如果孩子胡乱玩弄新买的玩具,玩具就会很快坏掉。这时候,没有必要责备孩子。他们已经意识到因为自己的粗心使玩具损坏了,再也玩不了了。也许父母偶尔会对此感到郁闷和生气,这时与其以唠叨的方式跟他说:“妈妈不是说过很多次了吗?”不如安慰孩子说:“玩具坏了,妈妈也很伤心。”如果孩子吵着要再买一个这样的玩具,可以跟他说要等到明年生日或者圣诞节时才能给他买。
    有时孩子会非常固执,但父母应首先将其理解为孩子独立性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不能强迫孩子按自己的要求去做,而是要让孩子自愿妥协。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作为弱者必须无条件屈服,而是要让他们知道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同样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例如,一回到家,孩子就吵着要再骑一次自行车,这时可以答应他,但只能骑到下一根电线杆的地方。这样,孩子因为自己的希望没有完全破灭,就不会耍性子。
    当孩子任性地在地上打滚、乱踹或者是打自己时,对此视而不见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孩子看到没有人理会自己,就会自动停止吵闹。 网瘾——无故旷课及精神疾病的导火索
    不分昼夜上网的孩子
    张胜昊(11岁/男)
    “我的孩子太沉迷于游戏了,制订的计划都不管用,大半夜还偷偷打开电脑玩游戏。孩子他爸为此大发雷霆,狠狠说了他一顿。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去网吧玩。老师也说,胜昊上课的时候总打瞌睡,这都是熬夜玩游戏的缘故。孩子变成这样,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网瘾比想象的更可怕
    前段时间电视里播出了一段骇人听闻的新闻报道,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由于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竟然持凶器杀害了自己的亲弟弟,原因荒唐至极——仅仅是因为他“想看看家人的骸骨”、“将来想成为一名职业杀手”、“像游戏中主人公那样**”。他的家人也提到,这个孩子举止异常,每次吃剩的鸡骨头和猪骨头都不扔掉,而是将其摆放在书架上。
    所谓的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有网瘾的人在心灵感受到苦闷或是空虚时,只有依赖互联网打发时间,才能得到某种心灵上的慰藉,而一旦离开电脑就会深感不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现在的中小学中,平均每10名学生中就有4名以上存在这样的症状。而和女生相比,男生所占的比例要高得多,使用电脑玩游戏的孩子也比上网聊天、查找资料的孩子要多得多。
    现代社会中,随着私人电脑的迅速普及,孩子大约在五六岁的年纪就开始接触电脑、使用电脑,他们使用电脑大部分是用来玩游戏,而经常沉迷于游戏之中的孩子就会逐渐发展为网瘾者。让人担忧的是,这种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网瘾症状,已经不仅仅是出现在成年人和中学生身上,还给很多的小学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甚至引发了学生无故缺课、打架斗殴,患上精神疾病等种种不良后果,严重的还会引发犯罪。可以说,网瘾已经升级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患上网瘾的孩子是怎么度过**的。因为熬夜打网游、聊天,孩子第二天起来后眼睛充血,上学迟到,上课的时候干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一放学,孩子就又钻进网吧或回到家中通宵达旦地坐在电脑前。如此日复一日,必然会导致孩子上课时无法集中精力、跟不上课程进度,*终必然导致成绩下降。孩子白天总是一副精神恍惚的状态,脑海中一直都是电脑游戏,就算是和同龄人聊天,也只说些与游戏相关的话题,对其他事情表现得漠不关心。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迷恋上网络呢?
    首先,在网上没法与聊天或游戏的对方面对面进行交流,因此所了解到的对方的情况可能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大部分是自己想象的一种状态,是依照自己的需求勾勒出来的形象。当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在虚拟的世界中就可以找到安慰。
    其次,在网络中做事情不必担心错与对,因此不必体谅对方,既没有社会道德规范的束缚,也不受良心的苛责。人们不用去约束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随心所欲,可以将性欲、攻击性等赤裸裸地表现出来。
    还有,网络游戏好玩儿、刺激,非常迎合孩子的兴趣点,并设置有一套“奖励系统”,让孩子逐步在自我肯定又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中不能自拔。
    但是,一旦孩子有了网瘾,就会对家长和学校的管教非常排斥,有些孩子甚至会对父母恶语相向或是出现偏激行为。严重者还会因此打架、逃学、离家出走。*危险的是,有些患者已分不清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区别,*后导致精神错乱,失去适应现实社会的能力。网瘾会使人产生条件发射,在网瘾不断加深的同时,自我调节的能力也会逐渐丧失。而且,因为虚幻网络世界里遇到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会引发网瘾患者很强烈的不安感与忧郁感等严重的心理疾病。 想知道孩子有没有患上网瘾,可以让孩子做下面的小测试: 网瘾中毒测试表
    **不会 1 大部分不2 普通3 大部分是4 经常5 1. 经常坐在电脑前。 1 2 3 4 5
    2. 如果想上网,其他事情都可以不管不顾。 1 2 3 4 5
    3. 比起与家人朋友在一起,更喜欢上网。 1 2 3 4 5
    4. 经常去见网友。 1 2 3 4 5
    5. 上网时间过长,所以家人或朋友有所不满。 1 2 3 4 5
    6. 因为上网,学习不好。 1 2 3 4 5
    7. 就算是为了其他事情才坐到电脑前的,也会首先连接网络。
    1 2 3 4 5
    8. 过多上网,见朋友的机会越来越少。 1 2 3 4 5
    9. 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上网做什么。 1 2 3 4 5
    10. 喜欢用电脑排解现实中受到的压力。 1 2 3 4 5
    11. 明明刚用过电脑,可还是忍不住想上网。 1 2 3 4 5
    12. 不上网就会觉得无聊。 1 2 3 4 5
    13. 上网时若被打扰就会很生气。 1 2 3 4 5
    14. 熬夜玩电脑,不能按时睡觉。 1 2 3 4 5
    15. 就算不用电脑,也想将网线连接上。 1 2 3 4 5
    16. 该下线时却总想着“再等一下”,怎么也不起身离开。 1 2 3 4 5
    17. 努力尝试着减少上网时间,却不怎么见效。 1 2 3 4 5
    18. 常常想尽办法偷偷上网。 1 2 3 4 5
    19. 觉得上网消磨时间比外出活动好。 1 2 3 4 5
    20. 不上网的时候就会郁闷抓狂,网线一连上,心情也跟着变好了。
    1 2 3 4 5 总分在80~100之间,孩子可能已经患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网瘾了。总分在50~79之间,网络的使用偶尔会引起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要引导孩子控制上网时间。20~49之间,孩子偶尔会在电脑上花费多一些的时间,但他们还是能够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
    容易染上网瘾的孩子
    网瘾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类,性格忧郁、敏感,上学、回家、与朋友相处,都不怎么开心的孩子。他们往往通过网络游戏或是聊天获得现实中体验不到的欢乐。
    第二类,成绩不好或是与父母、老师、朋友相处不融洽的孩子。这些孩子大多由于压力大而没有**感,自身又缺乏化解矛盾的能力。为了摆脱压力、忘记那些痛苦的经历,他们选择了沉迷于网络。
    第三类,没有特别的理由、天生追求刺激和新鲜感、想要在其他孩子面前逞能的孩子。每当新游戏上市的时候,就努力打游戏升级通关,从中体会成就感。他们还炫耀自己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目的是想要得到伙伴的认同,或是成为伙伴崇拜的对象。
    若过度沉迷于网络,就会开始不愿意外出,渐渐脱离学校、工作、家庭等现实生活,有些人还会断绝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有的网虫也许会反驳,“网上也可以建立人际关系”。但是即便网上真的可以,那也仅仅是在歪曲的、不正常的情况下形成的短暂关系,算不上真正的人际关系。因为电脑上的交流无法让人体会到彼此直接的理解、共鸣、包容和亲密感等。在虚拟世界中,他们结交网友,只是一起玩游戏或是用暴力语言交谈,却害怕与现实中的人见面。久而久之,恶性循环,越来越不愿意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的人也就越来越脱离现实社会。 沉迷于网络,会产生以下这些危害: *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
    *一旦上网就不能自拔。
    *想要花更多的时间上网。
    *沉迷于网络,因而导致了与亲朋好友间的矛盾。
    *若上不了网就会变得忧郁、焦躁、空虚。
    *为了上网而对家人、他人撒谎。
    *包括学习在内的社会生活能力下降。
    *除上网之外,其他活动明显减少。
    *整天只想着上网。
    *沉迷于网络,睡眠不足。
    *过分肯定网络的使用价值。 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与寻求乐趣的小孩子不同,很多初高中生把网络当做是逃避现实的手段。因此,若想帮助他们戒掉网瘾,就要找到原因,给予他们**感、体恤和关爱。对于那些胆怯、害羞、怕与人交往的孩子,要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帮助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交到朋友。对于意志薄弱、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好不要对他们紧追猛打,应该教给他们一些方法,使他们不再与电脑为伴,慢慢学会与人交往。
    再者,让他们好好想想网络游戏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影响,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就像虽然不是所有吸烟者都会患肺癌,但得肺癌的几率却很高一样,有时候网瘾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沉迷于网络色情、性格孤僻、离家出走、神经衰弱等。
    父母要以开明的态度对待孩子,博得孩子的信任,引导孩子自觉调整游戏时间。“从今以后,甭想打游戏!”这样命令式的语气、强制性的口吻,只会让孩子感到羞耻,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者“和谁一起做的?”这样的问题,也会使孩子回避话题或是撒谎。比起这种方式,不如限制孩子上网打游戏的时间,“做完作业,可以玩一个小时,星期六可以多玩一个小时”,像这样与孩子约法三章,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即使孩子偶尔犯规,与其唠唠叨叨或是监视孩子,还不如表现出伤心与失望,并让孩子知道家长打心底对他们的信任。
    平时教孩子养成有效使用网络的习惯很重要。循循善诱,教孩子注意饮食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带孩子去看电影、看书,参加户外活动和游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让孩子埋头打游戏,而是让他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家长要学会使用网络,把电脑安装在客厅这样的家庭成员共同的活动空间里,一家老小一起享受游戏的乐趣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如果网瘾非常严重,孩子与家人都无力回天,那么这时*有效的方法就是到**机构积极寻求帮助。*好到**机构办理入院手续,把孩子与容易引发网瘾的环境分离开来,消除孩子冲动、烦躁、忧郁的原因,给孩子进行****或是向专家征求建议。
    目录
    PART1 抚慰孩子的心灵
    1. 固执 ——厌恶和欲求不满的根源 / 14
    2. 愤怒 ——生活中的危险因素 / 18
    3. 胆怯 ——心灵的创伤 / 26
    4. 神经质 ——成人精神疾病的隐患 / 31
    5. 压力 ——引起学习和情绪问题 / 36
    6. 依赖性 ——缺少独立性,自主学习能力低下 / 43
    7. 朋友 ——人际关系的基础 / 49
    8. 责任感 ——尊重他人权利,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55
    9. 不安 ——生活中的警报 / 61
    10. **主义 ——挑剔、苛刻使身心受损 / 67
    11. 忧郁症 ——压力和自卑 / 72
    PART2 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1. 网瘾 ——无故旷课及精神疾病的导火索 / 80
    2. 说谎 ——自我为**的思考 / 87
    3. 懒惰 ——懈怠且意志消沉 / 93
    4. 结巴 ——人际关系的障碍 / 98
    5. 作弊 ——心理欲望的迸发 / 102
    6. 偷窃 ——*具代表性的青少年问题 / 107
    7. 校园暴力 ——暴力儿童和受害儿童 / 111
    8. 学校恐惧症 ——因为学校而引起的不安 / 117
    9. 离家出走 ——伴随着彷徨和无故旷课 / 122
    10. 抽烟、喝酒 ——导致成绩落后并诱发青少年犯罪 / 129
    11. 自杀 ——固执、拒绝、绝望的情感表达 / 133
    PART3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1. 学习动机 ——对学业成就的欲望 / 140
    2. 学习技巧 ——基本的学习工具 / 147
    3. 注意力不集中 ——易冲动且缺乏自制力 / 155
    4. 整理 ——使学习条理化的技巧 / 162
    5. 阅读 ——所有学习技巧的基础 / 166
    6. 作业 ——培养责任感,提高课堂效率 / 175
    7. 创意 ——激发新颖、有用的构想 / 181
    8. 天赋 ——创意与特殊才能 / 191
    9. 学习障碍 ——缺乏信息处理与学习的能力 / 198
    10. 转学 ——适应新环境 / 203
    11. 赞与罚 ——有效地称赞与惩罚 / 208
    后记 将1%的可能性提升至99%
    编辑推荐语
    陪伴与懂得,比爱更重要 你的孩子管不住、教不好、学不进?
    30年研究成果,3万名儿童心理行为模式总结,33个心理问题科学分析
    解开孩子的心结,揭示行为背后的真相,
    现在开始,向孩子的问题行为宣战!
    为什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一颗都静不下来? 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打人还乱扔东西? 为什么,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对学习不感兴趣? …… 解开孩子的心结,揭示行为背后的真相,
    现在开始,向孩子的问题行为宣战!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