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从国际主义到新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发展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从国际主义到新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发展研究

  • 作者:郭树勇
  •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 ISBN:9787802320505
  •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01日
  • 页数:392
  • 定价:¥4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2320505
    • 作者
    • 页数
      392
    • 出版时间
      2006年11月01日
    • 定价
      ¥49.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试图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视角,以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互动为主线,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演变轨迹,认为推动思想演变的主要因素有时代主题、国际共运主角以及国际社会结构与进程等。书中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体系构成、马克思“国际政治的秘密”概念的确切含义、列宁是国际主义者还是民族主义者、斯大林“总危机与战争不可避免理论”的背景、毛泽东思想中的国际主义基调,以及邓小平理论的新国际主义萌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结论认为,在和平发展的新时代,中国要走一条适应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大国成长道路;在肯定**根本利益的同时,追求一种符合国际社会需求与大国责任的新国际主义,这也是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基本要义。
    目录
    导论
    **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体系
    **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是一个开放而复杂的体系
    第二节 以发展的、借鉴的态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研究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形态转换的影响因素
    **节 时代主题
    第二节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角
    第三节 国际社会结构与进程
    第三章 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互动
    **节 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是相互建构的关系
    第二节 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依存与转化关系:以革命作为切人点
    第三节 现代国际关系架构下��际主义的局限及其根源
    第四节 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都是一个发展的历史范畴
    第四章 经典形态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
    **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主义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关系思想体系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主义在发展形态的延续:以托洛茨基为例
    第五章 发展形态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之发端
    **节 列宁国际关系思想形成的背景
    第二节 列宁努力平衡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
    第三节 列宁的国际关系思想
    第四节 发展形态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其他代表人物:以布哈林为例
    第六章 国际主义向民族主义的重大转折
    **节 斯大林的国际关系思想
    第二节 发展形态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中的“民族主义革命”
    第三节 关于斯大林国际关系思想的解读与反思
    第七章 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在中国语境的高度结合
    **节 毛泽东国际关系思想的基调是国际主义
    第二节 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四次民族主义化
    第三节 对于毛泽东国际关系思想的量化分析
    第四节 毛泽东国际关系思想既有革命性又有当代性
    第八章 国际主义的低调与**利益的高扬
    **节 当代形态向以**利益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思想转变
    第二节 对邓小平国际关系思想的重新解读
    第三节 邓小平国际关系思想的主要渊源
    第九章 新国际主义的萌芽:再论邓小平的国际关系思想
    **节 邓小平新国际主义思想的萌芽
    第二节 邓小平新国际主义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邓小平新国际主义与毛泽东的国际主义的继承性
    第十章 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中的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及其演化
    **节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义观念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观念
    第三节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义观念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主义观念转变的四个推动因素
    第五节 大国成长的关键时期与新国际主义
    附表
    表1 当前国际社会的结构状况(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划分)
    表2 国际主义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
    表3 列宁与第二国际关于民族问题理念的对比
    表4 苏联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交往过程中的国际主义或民族主义
    表5 斯大林在联共(布)十四至十七大**委员会政治报告(国际形势部分)的简况
    表6 1950—1965年16年问毛泽东审定文稿情况统计表
    表7 1950—1965年16年间毛泽东审定外交文稿情况统计表
    表8 邓小平关于“世界战争可以避免”言论的提出过程
    表9 第三世界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进行的努力
    表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16个重要概念的出现次数
    附录
    1.批判理论及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宣言
    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
    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
    5.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
    6.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7.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8.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报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状况之议决案》
    9.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0.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
    11.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2.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决议案(国际关系部分)
    13.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国际关系部分)
    1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国际关系部分)
    1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代表会议的决议》
    16.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国际关系部分)
    17.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国际关系部分)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国际关系部分)
    19.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国际关系部分)
    20.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国际关系部分)
    21.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国际关系部分)
    22.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国际关系部分)
    2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国际关系部分)
    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