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医学影像技术学(第3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医学影像技术学(第3版)

  • 作者:余建明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90967
  • 出版日期:2014年01月01日
  • 页数:541
  • 定价:¥7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30390967
    • 作者
    • 页数
      541
    •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01日
    • 定价
      ¥7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医学影像技术学(第3版)/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八篇35章,主要讲述了总论、普通X线成像技术、数字X线成像技术、CT成像技术、DSA成像技术、MR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和核医学成像技术。总论介绍了X线成像的基本理论、X线防护、对比剂、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评价、PACS技术和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比较。其他各篇分别叙述了成像技术的物理学基础、成像原理、图像质量控制以及该影像技术在人体各部位的临床应用
    本次教材改版*大的特点是:紧跟医学影像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适应影像技术周期不断变短的特点,追踪各影像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趋势,添加了影像学许多新的知识点。CT成像技术的编写是以目前广泛使用的螺旋CT检查为蓝本,弱化了上版教材以单层CT为蓝本的检查方法;DSA成像技术的编写增加了相关疾病介入**的DSA检查技术;图像打印技术增加许多新的知识点:PACS技术密切结合临床
    《医学影像技术学(第3版)/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图文并茂,内容全面而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医学影像技术学(
    目录
    **篇 总论
    第1章 普通X线成像基础
    **节 X线产生及其特性
    第二节 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X线影像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2章 X线防护
    **节 X线对人体的危害
    第二节 X线的防护要求
    第三节 常用的辐射量及其单位
    第3章 对比剂
    **节 X线对比剂
    第二节 MR对比剂
    第三节 超声对比剂
    第4章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及应用评价
    **节 CR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第二节 DR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第三节 CT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第四节 DSA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第五节 MR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第六节 超声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第七节 核医学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第5章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节 PACS的发展与组成
    第二节 PACS的运行
    第三节 国际标准和规范
    第四节 PACS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 PACS的进展和应用评价
    第6章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节 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特点
    第二节 胸部
    第三节 腹部
    第四节 骨与关节
    第五节 **系统与头颈部
    第二篇 普通X线成像技术
    第7章 普通X线摄影技术
    **节 普通X线设备
    第二节 X线摄影条件
    第三节 X线摄影的基础知识
    第四节 高千伏摄影
    第五节 乳腺X线摄影
    第六节 口腔X线摄影
    第七节 普通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
    第8章 X线造影检查
    **节 消化道造影检查
    第二节 泌尿系统造影检查
    第三节 其他部位造影检查
    第9章 X线照片冲洗与增感屏
    **节 X线胶片
    第二节 增感屏
    第三节 显影与定影
    第四节 自动洗片机
    第10章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节 摄影体位与病变
    第二节 头部X线摄影
    第三节 脊柱与骨盆X线摄影
    第四节 四肢X线摄影
    第五节 胸部X线摄影
    第六节 腹部X线摄影
    第三篇 数字X线成像技术
    第11章 数字影像学基础
    **节 数字图像的特征
    第二节 数字图像的形成
    第三节 数字图像的处理
    第四节 数字图像显示技术
    第五节 数字图像的评价
    第六节 计算机辅助诊断
    第12章 CR成像技术
    **节 CR系统的构造
    第二节 CR成像原理
    第三节 CR的操作技术
    第13章 DR成像技术
    **节 非晶硒探测器成像
    第二节 非晶硅探测器成像
    第三节 CCDX线成像
    第四节 线扫描探测器X线成像
    第五节 DR操作技术
    第六节 DR的特殊成像技术
    第七节 DR图像质量控制
    第14章 医学图像打印
    **节 概述
    第二节 激光成像技术
    第三节 热敏成像技术
    第四节 喷墨打印成像技术
    第五节 胶片打印机的质量控制
    第四篇 CT成像技术
    第15章 CT构造与成像原理
    **节 CT的基本构造及附属设备
    第二节 CT成像基础
    第三节 单层螺旋CT的成像原理
    第四节 多层螺旋CT的成像原理
    第五节 几种特殊CT的成像原理
    第16章 CT扫描技术
    **节 CT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第二节 扫描方法
    第17章 CT图像质量控制
    **节 CT图像质量控制
    第二节 CT性能检测
    第18章 CT临床检查技术
    **节 扫描前准备
    第二节 颅脑CT扫描技术
    第三节 鞍区CT扫描技术
    第四节 眼部CT扫描技术
    第五节 耳部CT扫描技术
    第六节 鼻与鼻窦CT扫描技术
    第七节 口腔颌面部CT扫描技术
    第八节 咽喉部CT扫描技术
    第九节 颈部CT扫描技术
    第十节 胸部CT扫描技术
    第十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CT扫描技术
    第十二节 冠状动脉CT扫描技术
    第十三节 肺静脉与左心房CT扫描技术
    第十四节 腹部CT扫描技术
    第十五节 盆腔CT扫描技术
    第十六节 脊柱CT扫描技术
    第十七节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
    第十八节 CT介入技术
    第五篇 DSA成像技术
    第19章 DSA设备及成像原理
    **节 DSA设备的构造及其特性
    第二节 DSA成像原理
    第三节 DSA信号与图像采集
    第四节 DSA成像方式与时间减影方式
    第五节 DSA图像处理
    第六节 DSA图像质量控制
    第七节 DSA特殊成像技术
    第20章 介入放射学
    **节 介入放射学发展与应用评价
    第二节 介入放射学的器械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相关技术
    第四节 介入放射学并发症及处理
    第21章 DSA的临床检查技术
    **节 检查前准备
    第二节 头颈部DSA技术与介入**
    第三节 胸部DSA技术与介入**
    第四节 心脏与冠状动脉DSA技术与介入**
    第五节 腹部DSA技术与介入**
    第六节 盆腔DSA技术与介入**
    第七节 四肢DSA技术与介入**
    第六篇 MR成像技术
    第22章 磁共振构造与成像原理
    **节 MR成像仪的构造及其特性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础
    第三节 MR图像重建原理
    第23章 磁共振成像的脉冲序列
    **节 脉冲序列的构成、表达与分类
    第二节 脉冲序列的参数及其意义
    第三节 图像对比度与加权
    第四节 自旋回波序列
    第五节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
    第六节 反转恢复和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第七节 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第八节 基于螺旋桨技术的快速自旋回波及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第九节 三维成像及其脉冲序列
    第24章 磁共振特殊成像技术
    **节 磁共振血管成像
    第二节 磁共振水成像
    第三节 磁共振功能成像
    第四节 磁敏感加权成像
    第五节 磁共振波谱成像
    第六节 磁共振饱和成像技术
    第七节 预脉冲获得图像对比的序列设计
    第八节 磁共振辅助成像技术
    第九节 磁共振介入与分子影像学
    第七篇 超声成像技术
    第八篇 核医学成像技术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