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呐喊(精装完整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呐喊(精装完整版)

  • 作者:鲁迅
  •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 ISBN:9787514609394
  • 出版日期:2014年02月01日
  • 页数:173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4609394
    • 作者
    • 页数
      173
    • 出版时间
      2014年02月01日
    • 定价
      ¥2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呐喊》收录了鲁迅从1918年至1922年所创作的14篇短篇小说,其中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以及《社戏》。其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等都已成为中国散文的名篇,艺术价值极高。这部短篇集诞生于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之下。《呐喊》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更是鲁迅对封建旧礼教、旧思想开战的有力宣言。 呐喊(精装完整版)语文*****,余秋雨、梅子涵郑重**!性价比*高!_鲁迅_中国画报出版社_
    文章节选
    自序①1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
    ① 本篇曾发表于1923年8月21日北京《晨报文学旬刊》。结子的平地木①2,……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②3��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 然而伊③4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④5,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去进了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⑤6,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⑥7之类了。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
    ① 平地木:又称紫金牛,常绿小灌木,根皮可入药。
    ② 到N进K学堂:N指南京,K学堂指江南水师学堂。鲁迅于1898年至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求学,1899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
    ③ 伊:当时专指女性的第三人称代名词,后才改用“她”字。
    ④ 学洋务:清朝末年,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推行“洋务运动”。他们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方面维护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举办一些军事工业和其他工矿企业,并设立学习相关知识的学堂。“学洋务”即指在这类学堂里学习西方**的知识和技术。
    ⑤ 格致:格物致知,《礼记大学》中有“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是推究的意思。清末曾用“格致”统称物理、化学等学科。鲁迅在矿路学堂读书时的格致学指物理科。
    ⑥《全体新论》:清末译介过来的关于生理学的著作,英国合信著。《化学卫生论》,也是清末译介来的关于营养学的著作,英国真司腾著。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①8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②9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③10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① 日本维新:指发生于日本明治年间(1868-1912)的维新运动。革新开始之前,日本就有一部分学者,将大量西方医学带入国内,宣传西方科学技术,积极主张革新,对日本维新运动的兴起,起到积极作用。
    ② 医学专门学校:指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鲁迅于1904年至1906年曾在此学习医学。
    ③ 日俄战争:指1904年至1905年,日本同沙俄之间为争夺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的侵略权益而进行的一次战争。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可是在冷淡的空气中,也幸而寻到几个同志了①11,此外又邀集了必须的几个人,商量之后,**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创始时候既已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
    ① 指当时与鲁迅同在日本留学的许寿裳、袁文薮、周作人等。袁文薮随后转往英国留学。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S会馆①12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②13。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
    ① S会馆:指设在北京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鲁迅曾于1912年5月至1919年11月住在这里。
    ② 钞古碑:鲁迅寓居绍兴会馆时,曾在教育部任职,常在闲时搜集、研究中国古代的造像和墓志等金石拓本,后来辑有《六朝造像目录》和《六朝墓名目录》两种(后者未完成)。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①14,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②15,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
    ① 金心异:指钱玄同(1887-1939),名夏,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08年他在日本东京和鲁迅曾一同听章太炎讲文字学。“五四”时期参加“新文化运动”,曾是《新青年》编者之一。1919年3月,复古派文人林纾在上海《新申报》上发表题名《荆生》的小说,攻击“新文化运动”。小说中有一个人物名“金心异”,即影射钱玄同。
    ②《新青年》: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主编的综合性月刊,是“五四”时期倡导“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鲁迅在“五四”时期曾是此刊的重要撰稿人,还曾参加过该刊的编辑会议。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鲁迅记于北京。

    狂人日记①1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 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②2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① 本篇*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时**采用“鲁迅”作为笔名。作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且介亭杂文二集》)中指出本篇“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② 候补:清代官制,指有官衔而没有实际职务的中下级官员,由吏部抽签分发到某部或某省,听候委用,称为候补。
    目录
    1“民族魂”
    ——关于鲁迅
    4对旧礼教、旧思想开战的宣言
    ——关于《呐喊》
    2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81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戏
    名人说鲁迅
    编辑推荐语
    鲁迅小说的*佳代表,中国新文学的扛鼎之作。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