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禅海蠡测 语译
QQ咨询:
有路璐璐:

禅海蠡测 语译

  • 作者:南怀瑾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73219
  •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6073219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14年08月01日
    • 定价
      ¥3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禅海蠡测》是南先生有关佛教禅宗的综论性著作,涉及禅宗历史、宗旨、修行方法、与其他宗教和教派的关系等,内容丰富,体大思精,是一部学习和了解禅宗****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一部参禅用功的指导书。本书《<禅海蠡测>语译》为其白话译本。一九七五年,南师嘱作者刘雨虹女士将《禅海蠡测》译成白话文,该译文在一九七七年经南师审定,后一直无缘面世。二〇一二年九月,南师仙逝,经人提醒,作者才翻出留有南师笔迹的旧稿,愿能给参禅用功和《禅海蠡测》的读者稍稍解惑。 禅海蠡测 语译_南怀瑾_东方出版社_
    文章节选
    禅宗之演变
    佛法的教化,是释迦牟尼所创立,起先在印度弘扬开展,以后才传遍了亚洲各地。印度后期*为兴盛的是大乘佛法,那是在世亲尊者的时代,对于佛法的发扬贡献*大,并且也奠定了后来显密相通的学理基础。
    世亲尊者的时代,约在五世纪初期(东晋时),到了十二世纪的末期(南宋时),印度本土的佛教,差不多已经灭亡了。从世亲尊者时代到佛教灭亡,共经过八百年之久。
    在这八百年之间,佛教学说的变化极大。在*初的两百多年之中,许多派别纷纷建立,显教和密教各立门户,与以往的佛法学说相比,大有改变。在后期的五百多年中,佛法大师愈来愈少,一切不过顺其自然发展,繁华灿烂的花朵,终于无声无息地凋谢了。
    印度一向缺乏历史观念,对于佛教发源于印度,以及有关佛教经典的记述,在印度的历史上均没有记载。后代的学者们,虽然尽力考证,所靠的只有一鳞半爪,所以产生很多漏洞。
    佛法在中国,一共开创了十个宗派,追根溯源,这十个宗派,都是归属于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法。佛法由开创时的兴盛,到十宗在中国的蓬勃灿烂,先后辉映,更增加佛法的光彩,而其中的禅宗,则为十宗中的*上乘。
    有人认为,禅宗���后期佛学所创造,是因当时大乘佛法的流行演变形成的。但是,这种说法很难使人相信,所以只能把它当做一个疑问。
    印度原来情形
    释迦所讲的佛法,不论是显教或密教,都是有经典作为依据的,唯有禅宗的传承,因为缺乏考证的数据,学者都产生怀疑的心理。甚至有人认为,禅宗的宗旨是伪造的。禅宗的学者们,对于这一个问题,一向都认为是教外另有别传的宗派,并不多加讨论,而禅宗宗门的传承,也只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一则公案,当做禅宗的开始。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起了一朵花给大家看,当时大家都沉默不语,只有迦叶尊者展露了笑容。世尊看到了迦叶的微笑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世尊到多子塔前,将自己的座位分出半席,叫他的弟子迦叶尊者,来和他同席而坐,然后亲自用僧伽黎(袈裟)围裹着迦叶,并对迦叶说:“吾有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同时又交代阿难,将来要有人接替迦叶,继续传承下去,不要使这个法门断绝。世尊接着就说了一个偈子:“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世尊说完了这个偈子,又对迦叶说:“吾将金缕僧伽黎,传付于汝,转授补处,至慈氏(弥勒)佛出世,勿令朽坏。”
    迦叶听到了偈子,和世尊所交代他的话,恭敬地下拜说:“善哉善哉!我当依敕,恭顺佛故。”
    在上面的两个说法中,后面一个说法,是有经典可以查证的,至于前面一个说法,却找不到任何的资料和证据。
    不过,宋朝的王安石,曾经提到过一些信息,支持这个说法。王安石曾在宫廷的秘密书库中,看到过一部未曾流通的经典,名叫《般若大梵王问决经》,在这部经典中,记述了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一段事,所以,拈花微笑的公案,应该是真实可信的。在这部经典中,还有许多预言,是谈论**命运转变的事情,因此,历代的帝王们都把这部经典藏在秘库之中,不使一般老百姓看见。话虽如此说,这件事到底缺乏实际的证明,我们只好半信半疑了。
    在佛教的记载中,各佛祖的传续是从释迦以前的七佛开始。这七代佛祖的名号,在经典中都有记载,唯有单传付法这一件事,是属于禅宗一派的传说,因此,许多学者对禅宗便产生了疑问。
    禅宗自释迦传至迦叶,再接传至阿难等,在印度一直传到达摩祖师,就是第二十八代祖师了。达摩后来到中国传法,成为中国的禅宗初祖。达摩东来中国传法的事,也有历史的记载,大体上很受论者的崇敬。
    按照禅宗宗门传统的记载,印度二十八代祖师的事迹,与中国后代禅师们的事迹,是大为不同的。印度的祖师们都是三藏大师,所谓三藏大师,就是对经、律、论三门学说都很精通,而戒、定、慧的修持,尤其高明。这些祖师们,在临终时,多会升到空中,显现神通变化,于付法给后人之后,就圆寂了。
    龙树、马鸣二位祖师,在二十八代祖师中,都是极为**的大师,也是佛门中的柱石。龙树大师更被尊为中国佛法八宗派的共祖,他的功勋德业、成就贡献,以及在世时的事迹,都是极为**的。
    二十四代祖师名叫师子比丘,*后是被罽宾国王杀掉的。有些人认为,禅宗随师子比丘的被杀而断了,他们所持的理由是,师子比丘在死前没有显现神通,没有像以往的祖师那样,于显神通后再传法而圆寂。
    其实,中国的二祖神光,也是在邺都被杀。在佛法的理论中,称这种事为偿还从前生命中的债务。二祖的被杀,与师子比丘的被杀,属于同一性质的事情。所以,这种偿还宿债的事不应该视为禅宗已断,而把后代的传法当做伪造来看待。
    凡是有成就的禅宗大德,都可以预知未来,像二祖所遭遇的事,他事先已经知道了。师子比丘被害时,在头被砍掉后,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像牛奶一样的白浆,并且喷出数尺之高。这种特殊的现象,绝不是普通人被杀头的情形所可并论的。况且师子比丘的师父,早有预言,而师子比丘,也早已准备妥当,已将法统预先传给了下代的祖师。禅宗,本来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超神秘宗派,所以,我们绝不应该用一般世俗的看法来推论这一类的事情。
    中国初期情形
    印度本土的禅宗,虽然因为缺乏历史数据,无法加以考证,但是达摩东来中国传法的事,历史上却有确实的记载,可以证明其可靠性。
    梁武帝普通七年(526),达摩祖师自印度乘船东来,在广州登岸,同年的十月,达摩到了金陵,见到了梁武帝,可惜与梁武帝话不投机。到了十一月,达摩就抵达河南省洛阳,住进了嵩山的少林寺,后人对当时达摩的描写是:“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
    达摩在少林寺,共住了九年的时间,后人却误传,达摩在少林寺一直面对石壁坐了九年,这种以讹传讹的传言,并不可靠。
    又有一种说法,认为达摩在中国的时间,共有五十余年之久;《传灯录》记载达摩圆寂的日子,是北魏孝庄帝永安元年(528)戊申十月五日。再根据历史对照来看,这个说法,一般被认为是错误的,所以是一个疑案。
    达摩在少林寺的时间里,有许多人跟随他学习佛法,如道副、道育、尼总持等。在这些学生中,只有慧可(神光),真正得到了禅宗的心要,所以才能接承达摩,成为中国的二祖。二祖以后,再代代相传,到了唐朝高宗、玄宗时代,传到了六祖惠能。由达摩至六祖惠能,称为中国禅宗的初期。
    在达摩传法给二祖慧可的时候,师徒传授,交付《楞伽经》,作为印证修持之用。虽然说禅宗是“教外别传”,但是,基本上也是要符合教义的,绝不是凭空想象。
    到了黄梅的五祖,和曹溪的六祖时代,却有所改变而提倡《金刚经》,所以后来的学者们,也有人称禅宗为般若宗。
    六祖,以一个不识字的人崛起于禅宗门下,接掌了心印,他是禅宗的正统。六祖说法非常平易实际,他把极高深的道理用平凡的通俗话语加以解说。他的智慧像喷泉一样流泄,门人们将六祖的法语记录下来,就成为有名的《六祖坛经》。
    这部《坛经》所谈论的内容,都不离禅宗的范围,归纳起来,又以佛法为根本。对于释迦文字方面的教义,《坛经》中更有许多发挥。
    因为六祖开堂说法的地方,是在广东韶州的曹溪,所以后代谈到禅宗的正统时,都用曹溪两字来代表六祖。
    曹溪又被称为“南宗”,因为与六祖同时弘化禅宗的,北方还有一个神秀,被称为“北宗”。神秀的门人也很多,所采用的是渐修法门,而六祖则是以顿悟为法要。二人的宗旨方法完全不同,但是如要问谁是禅宗的正统,则应该算是曹溪才对。
    六祖的学生们,得到真传的颇为不少,但是如果要问谁是正统,无疑的,就是南岳怀让,以及青原行思两位大师。当南岳一派传至马祖道一的时候,宗门大为兴盛起来,后来的修行人,在谈到禅宗时,对于南岳的单传,极为重视。所谓佛法正统传承的意义,并不是否定正统以外的成就,正统的意思,是在学众中,选择一些成就高、见地透、可以承担起宗门教化的人,称为正统。
    在禅宗的初期,不但南宗北宗保持对峙不合作的局面,就是六祖的门人们,也渐渐地背道而驰。例如荷泽的神会,随便更改《六祖坛经》,其他的同学们都极不满意;六祖的得意弟子南阳忠国师,当时已经说过:吾比游方,多见此色正尤盛矣。聚却三五百众,目视云汉,云是南方宗旨。把他《坛经》改换,添糅鄙谈,削除圣意,惑乱后徒,岂成言教?苦哉!吾宗丧矣!近代有人谈论禅宗,并不知正统禅宗是什么,反而把荷泽神会那一派,当做了正统,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这一点可在《六祖坛经》中,得到证明:一日,祖告众曰:我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荷泽)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祖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茅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由《坛经》中这一段话,可以了解,荷泽神会当时的见解,不过如此而已,当时已被六祖申斥了一顿。后来,荷泽神会又为唐朝筹募军费事,建议政府出卖度牒。一个提倡南宗心法的人,其做法竟如此莫名其妙,诚如六祖老早的预言,“不过是一个知解宗徒而已,哪里能算是禅宗的正统呢!”
    所以,学者如果有人重视菏泽一派,把他们当做正统,那是**错误的。唐宋间之发展
    自从南岳及青原以后,接着就是马祖道一和药山惟俨两位大师。这两位大师的出现,使禅门的宗风彻底改观。尤其是马祖这位大师,见地极为高超,接引教化学人的方法,随机应变,并不注重于讲解理义。
    目录
    出版说明
    初版自序
    二版自序
    禅宗之演变
    印度原来情形
    中国初期情形
    唐宋间之发展
    元明清之趋向
    与中国文化因缘
    对佛教之功绩
    禅宗之宗旨
    公案语录
    机锋转语
    证悟知解
    祖师禅与如来禅
    三关与顿渐
    闭关与打七
    宗师授受
    参话头
    神通妙用
    幻境相似神通之错误
    正定所发之通明
    生死之间
    中阴身略述
    临命终时
    中阴身缘起
    生死决疑
    了生脱死
    醒与梦
    禅宗与教理
    由教入禅
    禅须通教
    禅宗与禅定
    禅宗与净土
    禅宗与密宗
    禅宗与丹道
    禅宗与理学
    心物一元之佛法概论
    佛法与西洋哲学
    修定与参禅法要

    禅海蠡测剩语
    编辑推荐语
    本书不仅是一本知识学问的书,还是一本参禅用功的指导书,因此译者在文字表达上煞费苦心,是经南怀瑾先生亲自审定过的准确、通俗的译本。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