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经济新常态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经济新常态

  •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42623
  •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01日
  • 页数:184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新常态”概念,7月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提“新常态”,11月,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全面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一系列论述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中国经济新常态》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分别从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新特征与新趋势、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动力与新举措等角度,阐释新常态的背景、特点、理念与措施等相关问题。本书力图从战略高度科学认识新常态,从全局角度辩证看待新常态,针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对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期如何适应新常态提出了具体的改革路径。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国内首部系统性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新常态”思想的理论著作,对于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参考价值。
    中国经济新常态(全面诠释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新特征与新趋势、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动力与新举措*新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系列重要论述)_**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_
    文章节选
    导言 从战略全局研判中国经济新常态
    基于对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分析判断,基于对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和质量效益提高的深刻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5月和7月对经济新常态做了重要论述,并在11月份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对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发展机遇和全面改革等做了阐释,这是在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多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风险挑战极为严峻的情况下做出的重要战略性判断。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揭示了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新变化,研判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要从战略全局高度科学认识新常态,辩证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全方位优化升级,加快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

    一、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促成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进行“换挡”,要求经济增长目标向合理区间进行“收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新常态,也蕴含着对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考量:
    一是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国外部需求出现常态萎缩。支撑我国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走的是不断扩大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但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特征,使得我国的外部需求出现常态性萎缩。美欧等经济强国相继提出“再工业化”“2020战略”“重生战略”等措施,意在结合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发展实体经济,抢占国际经济制高点。同时,还试图重构国际贸易规则,推进TPP和TTIP谈判,实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发展中**都在努力调整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使得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需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二是国际创新驱动竞争更为激烈,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正迎面走来,主要发达**纷纷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些新挑战倒逼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向创新驱动型转换。但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发展方式粗放,存在着“跑马占荒”等诸多问题,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力度不够,使得很多产业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他人。因此,政府投资就成了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由此而来的政府对市场的干扰,很容易导致市场信号的失灵。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状况,我们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主动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为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腾出空间、留出时间。
    三是我国传统人口红利逐渐减少,资源环境约束正在加强。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目前,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供给短缺情况更加明显,“刘易斯拐点”正在到来,带动外向型经济的传统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使得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压力在不断加大,要素的边际供给增量已难以支撑传统的经济高速发展路子,这也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逐步回落到一个新的平稳增长区间。
    四是我国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挑战,改革红利有待**释放。201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已进入上中等收入**行列,当前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历史阶段。从国际经验看,处在这个阶段的**和地区,需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由此带动社会结构的变革,从而有利于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增强社会流动性,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反之,则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新常态下,我们必须逐步调整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改革与发展红利的全民共享。

    二、新常态经济是全方位优化升级的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关于“新常态”特征的论述,我们认为:新常态经济突出表现为经济结构的全方位优化升级,具体来讲,应当包含着经济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在内的丰富内涵和特征。
    一是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从近十年看,2003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回落到一位数增长,而2012年和2013年进一步回落到7.7%的年增长率。根据**统计局*近公布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4%,经济增速进一步呈现出回稳态势。经济增速回落是一个经济体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的普遍规律,“二战”后的日本、德国、韩国等一些成功追赶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高速之后,无一例外都出现了增速的回落。我们必须理性对待经济速度的“换挡期”,用“平常心”对待中高速增长新常态。
    二是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比较利益较低。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攀升至46.6%,这是非常好的结构优化迹象。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加快实现健康中国、养老中国、宽带中国等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新常态下,通过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优先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逐步化解产能过剩风险等举措,将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打造“中国效益”。
    三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内涵。过去30多年我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路子,目前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面对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面对企业主动转型、创新意愿的明显加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步发生转换。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是1978年的近3倍,这是由体制改革、技术进步、结构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经济正逐步转换增长动力,逐渐转入创新驱动型的新常态经济,打造“中国质量”,真正实现增长速度“下台阶”,增长质量“上台阶”。
    四是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机制保障。过去,我们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显然,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可以具有更多的经济职能和管理权限。从以往20多年的实践看,我国的经济体制基本上是政府主导的不完善的市场经济。这里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资源配置的明显不合理、容易出现严重的腐败问题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表明了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常态下,政府不搞强刺激,主要通过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减税让利等途径,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限交给市场,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并通过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等方式来弥补“市场失灵”。
    五是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开始显现,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有所提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关系也出现新气象,城乡二元结构正加快向一元结构转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加快形成。此外,区域增长格局与协调发展也在发生重大而可喜的变化。新常态下,经济福祉逐步走向包容共享型将是长期趋势。
    目录
    目录:
    导 言 从战略全局研判中国经济新常态
    **章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挑战与新机遇
    **节 国际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第三节 “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
    第四节 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
    第五节 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第二章 中国经济全方位优化升级:新特征与新趋势
    **节 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
    第二节 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
    第三节 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第四节 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
    第五节 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
    第三章 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新理念与新思维
    **节 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
    第二节 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
    第三节 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
    第四节 保持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
    第五节 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
    第六节 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七节 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
    第八节 加大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第四章 全面深化改革:新动力与新举措
    **节 依靠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
    第二节 依靠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
    第三节 依靠改革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新常态
    第四节 依靠改革实现消费扩大与升级新常态
    第五节 依靠改革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常态
    第六节 依靠实现区域协调与陆海统筹新常态
    第七节 依靠改革实现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常态
    第八节 依靠改革实现人民共享改革红利新常态
    后 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是国内首部系统性阐释和*新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理论著作,对于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参考价值。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