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
我国的主要地形有:高原、盆地、平原、山岭、丘陵。
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中国有四大盆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是中国地势*低的盆地。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为我国的五大湖泊,其中江西鄱阳湖是我国面积*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我国面积*大的湖泊,青海察尔汗盐湖是我国*大的盐湖。
长江为我国*长、年径流量*大、流域面积*大的河流。
中国的季风气候十分显著,主要有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等部分地区的热带季风性气候。另外,中国的西北地区由于身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而西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5~9月。
我国气象灾害的特点:①种类多;②范围广;③频率高;④持续时间长;⑤群发性突出;⑥连锁反应显著;⑦灾情重。
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冻雨。
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二、我国的能源与资源
我国能源资源特点: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我国能源资源结构是以煤为主(75.2%),水力居次(22.4%),油气为辅(2.4%)。各地区呈现明显的差异。
中国能源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14年能源消费了38.4亿吨标准煤。2013年中国的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2.5亿千瓦,总量也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装机容量*大的**。中国结构调整和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能源工作的**已经从过去增加产能、保障供应转向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大力发展新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新阶段。
世界上水能分布很不均匀。据统计,已查明可开发的水能,我国居**位,其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
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太阳高度角比较大,各地每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约在80~220千卡/平方厘米。其中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能资源特别丰富。
地壳中地热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已发现的高温地热区看,绝大多数分布在板块构造的边缘地带--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这些地带地壳不稳定,地壳内部的热能易于从这些薄弱地带传到地表,因而地热能比较丰富。我国的地热资源也很丰富,已发现的温泉有2000多处。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我国风能的分布,一般来说,北方多于南方,从海边向内地迅速减弱,内陆又增强。从时间来说,冬春两季风力普遍大于夏秋两季。
我国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三个粮食主产区,涵盖11个省份,土地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多一点,耕地面积和人口却占全国的50%以上,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60%以上,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65%。
我国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1亩=666.67平方米)耕地红线。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0位之后,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我国的三大林区:*大的林区是东北林区,第二大的林区是西南林区,第三是东南林区。
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面较广,全国2300多个县市中1458个有煤炭储存,但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是晋陕蒙宁新五省区,占到全国总量的76%,山西省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从东西方向看,煤炭85%分布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仅占15%。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包括山东)和西北,共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6%,集中程度高于煤炭。储量较大的省区是黑龙江、山东、辽宁、京津冀、新疆、河南等。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①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少,仅为世界人均的58%,列世界第53位。②一些重要矿产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某些重要矿产的消费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大。
我国是稀土资源*丰富的**,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举世闻名的内蒙古白云鄂博矿,是世界*大的稀土矿山,稀土储量几乎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轻稀土为主)。
我国资源存在的主要特点有: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开发程度和利用率低。
三、我国的人口与民族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多的**,约占世界的l/5。
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和地区。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1/3。预计在"十二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将出现**次增长高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十一五"年均净增480万提高到"十二五"的800万左右,在2015年总量将突破2亿。
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平衡,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的东南地区,国土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到全国的94.4%;而面积超过国土一半的西北地区,人口只占全国的5.6%。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年来,一共少出生了3亿多人口,我国的人口总量由原来占世界人口的1/4降为l/5。不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计划生育政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基本人口政策。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围绕这一目标,《人才规划》提出了"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多的前九个排序为: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彝、蒙古、藏。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多的一个民族。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0%,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