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文卷)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文卷)

  • 作者:萧涤非 刘乃昌
  •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734750
  •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01日
  • 页数:442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从历代浩如烟海的诗、词、文、赋中精选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七百余篇,约请海内外专家撰写赏析文稿,撷项集萃,汇成一帙,以便展读。集中所选篇章无不脍炙人口,各篇鉴赏文字,均是专家们巧撰的精品妙文,是经过鉴赏行家郢斧开发的无限风光,多样神采的艺术天地。
    本书是“中国文学名篇鉴赏之文卷”,该书从历代浩如烟海的诗、词、文、赋中精选有代表性的名篇佳构七百余篇,撷英集萃,汇成一帙,以便展读。集中所选篇章无不脍炙人口,各篇鉴赏文字大率是专家们结撰的精品妙文,它以优美的鉴赏散文阐发千古名篇的妙理真谛和美感內质。相信,在本书的导读下,你一定能很快正式进入文学的**。
    文章节选
    《左传》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①。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②,又何间焉?③”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④”对日:“小信未孚⑤,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⑦。
    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⑧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⑨,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是《左传》上一段有名的故事,选家选《左传》,似乎很少有谁放过它。它虽然写的是**的齐鲁长勺之战,但没有曲折壮阔的战争描写,没有双方政治、军事形势的细致分析。寥寥十数行,读来别有一种情致。
    长勺之战的背景并不简单,可以说是齐鲁两国两代国君矛盾的一次总爆发。齐襄公荒淫无道,竟和已做了鲁桓公夫人的亲妹妹姜氏私通。当他得知丑行被桓公察觉时,竞命令力士彭生将鲁桓公残忍地劈死在车中,随后又将彭生处死以掩人耳目。鲁桓公的儿子庄公继位,明知杀父之仇的内情,而又碍于家丑隐忍不发。齐襄公死于内乱后,他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小白争当国君。小白获胜继位(即齐桓公),便首先对支持公子纠的鲁国发难,这就爆发了齐鲁长勺之战。
    从战争的起因来看,鲁国似乎处于“正当防卫”的地位。但曹刿深谋远虑,明白战争不能单靠义愤,他担心食肉者即**们目光短浅,于是毛遂自荐,向庄公献计献策。今天的读者,如果不了解春秋社会的情况,恐怕很难理解曹刿为什么对庄公的分人衣食、敬奉祭祀都不满意,而单单肯定他的以情断狱。原来,春秋时代,民心向背已经普遍被认为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但这和近代人民战争-的观念不可相提并论。所谓得民心,主要是指得到**以及士的支持。当时诸侯各国普遍推行封建采邑制。战争到来,**要带着军队和粮食随国君打仗。春秋礼崩乐坏,国君对**的控制力被削弱,有权势的**甚至可以随意杀死国君。在战争中,国君不仅完全依赖**的支持,对于其中有些勇武善战的将领有时甚至指挥不灵。晋国的先轸可以在晋襄公面前唾唾沫,而襄公自觉理亏而奈何他不得。鲁国保存了较完整的周礼,奴隶制的等级秩序还相对稳固。曹刿认为庄公能以情断狱,德刑并用,自然能得到**的拥护,战场上齐心协力,服从号令,取胜就有了保证。否则,纵然有千百条妙计,庄公却没有统兵的威力,岂不白费?这正是曹刿用心计的地方。
    ……
    目录
    《左传》曹刿论战
    晋公子重耳之亡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殽之战
    《国语》 召公谏厉王弭谤
    勾践灭吴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冯谖客孟尝君
    唐且不辱使命
    触龙说赵太后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季氏将伐顓臾
    《墨子》 公输
    《列子》 愚公移山
    两小儿辩日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鱼,我所欲也
    《庄子》 逍遥游(节选)
    庖丁解牛
    《晏子春秋》 晏子使楚
    《荀子》 劝学(节选)
    天论
    《韩菲子》 扁鹊见蔡桓公
    宋人有酤酒者
    《札记》 学记(节选)
    《吕氏春秋》去私
    察今
    李斯 谏逐客书
    贾谊 过秦论(上)
    晃错 论贵粟疏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
    司马迁 项羽本纪(节选)
    陈涉世家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报任安书
    褚少孙 西门豹治邺
    杨恽 报孙会宗书
    马援 诫兄子严、敦书
    班固 苏武传
    孔融 论盛孝章书
    诸葛亮 出师表
    曹丕 与吴质书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李密 陈情表
    鲁褒 钱神论
    王羲之 兰亭集序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孔稚圭 北山移文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丘迟 与陈伯之书
    吴均 与宋元思书
    郦道元 三峡
    萧统 文选序
    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骆宾王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王维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李华 吊古战场文
    韩愈 原毁
    师说
    马说
    进学解
    圬者王承福传
    送孟东野序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祭十二郎文
    刘禹锡 陋室铭
    白居易 庐山草堂记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童区寄传
    钴铒潭记
    钴铒潭西小丘汜
    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捕蛇者说
    黔之驴
    罗隐 英雄之言
    陆龟蒙 野庙碑
    王禹■ 待漏院记
    黄冈竹楼记
    范仲淹 严先生祠堂记
    岳阳楼记
    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
    朋党论
    醉翁亭记
    苏洵 六国论
    周敦顾 爱莲说
    曾巩 墨池记
    司马光 训俭示康
    李恕雪夜人蔡州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原过
    答司马谏议书
    祭欧阳文忠公文
    苏轼 刑赏忠厚之至论
    上梅直讲书
    喜雨亭记
    祭欧阳文忠公文
    日喻
    石钟山记
    潮州韩文公庙碑
    书上元夜游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
    黄州快哉亭记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
    岳飞 五岳祠盟记
    陆游 跋李庄简公家书
    书巢记
    朱熏记孙觌事
    辛弃疾 祭陈同甫文
    周密 观潮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谢翱 登西台恸哭记
    戴表元 送张叔夏西游序
    刘因 辋川图记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刘基 卖柑者言
    高启 书博鸡者事
    马中锡 中山狼传
    归有光 项脊轩志
    吴山图记
    茅坤 青霞先生文集序
    宗臣 报刘一丈书
    袁宏道 满井游记
    徐文长传
    徐弘租 游黄山后记
    魏学■ 核舟记
    张岱 柳敬亭说书
    张溥 五人墓碑记
    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
    黄宗羲 原君
    顾炎武 与友人论学书
    林嗣环 口技
    蒲松龄 聊斋自志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
    彭端淑 为学一首示子侄
    襄枚 黄生借书说
    钱大昕 弈喻
    娥鼐 登泰山记
    龚自珍 病梅馆记
    薛福成 观巴黎油画记
    徐珂 冯婉贞
    章炳横 革命军序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林觉民 与妻书
    再版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