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 作者:张燕
  •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66041
  •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01日
  • 页数:255
  • 定价:¥1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5866041
    • 作者
    • 页数
      255
    • 出版时间
      2007年09月01日
    • 定价
      ¥1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经济发展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性污染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本书首先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尖锐矛盾出发,探讨发展模式转型与发展观念转变的必要性,对循环经济及各个层面上相关理论的发展进行分析,同时对国际上成熟的经验进行总结,并考察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
    循环经济具有生态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基于对循环经济概念不同角度的考察,本书界定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定义和内涵,探讨了循环经济发展遵循的“5R”原则,并将循环经济构建为企业、产业和社会三个层面,即企业层面上推行清洁生产,产业层面上建设生态产业体系,社会层面上形成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从而实现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上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初步探讨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构建了“三大功能、三层循环、三大系统、三大主体、三大支撑、三大结合”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框架,着重考察区域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环境友好型第三产业。通过对区域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的探讨,针对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企业、园区、社会以及区域层面上
    文章节选
    **章 导论
    自20世纪60年代,肯尼思·布尔丁**提出了循环经济理念,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广泛展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重工业的不断深化,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转变以“高开采、高投入、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大幅度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生态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较快发展,才能有效化��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因此,大力发展以“低开采、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节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期的初级阶段,重化工业、高能耗工业比重较大,在现行粗放的经济运行方式下,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呈现出隐蔽性、滞后性、复杂性的特点,使得经济获得增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付出牺牲生态环境质量的巨大代价。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我国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成为**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导向。
    ……
    目录
    **章 导论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理论研究综述
    第三节 实践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节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其原则
    第三节 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三章 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及运行体系
    **节 区域循环经济的概念及意义
    第二节 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区域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第四节 区域循环经济的运行体系
    第五节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及难点
    第四章 区域循环经济保障体系的构建
    **节 区域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
    第二节 区域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
    第三节 区域循环经济的伦理保障
    第五章 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节 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二节 各种发展评价指标的借鉴
    第三节 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六章 区域循环经济实证研究——以武威市为例
    **节 武威市基本概况
    第二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三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框架
    第四节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第五节 废弃物处置与利用
    第六节 生态保护建设
    第七节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八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县域循环经济案例研究——以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
    **节 县域循环经济理论精要
    第二节 天祝县基本状况
    第三节 县域循环经济模式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