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心理诊所
QQ咨询:
有路璐璐:

心理诊所

  • 作者:宋国萍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ISBN:9787536692862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583
  • 定价:¥7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多位长期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咨询实践的专家共同完成,参阅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学及心理医学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们在心理咨询和**中长期积累的丰富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健康促进与问题解决的基本知识,提供了许多简便易行的自我评估工具与自我指导方法。既是一部理解自己与他人、完善和发展自我、科学地帮助他人和自己解决心理问题、使读者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的一部实用性心理学**读物,也可作为一部系统的心理医学参考教材。
    文章节选
    上篇 心理诊断
    **章 心理诊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吃饱穿暖之后,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注了。科技水平和**技术的迅猛提高,使得一些身体上的病症不再是不治之症,可以做到药到病除。人们逐渐将关注点由外转内,从而对健康赋予了新的含义。不同的人对于健康的定义也不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重新定义: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这一定义一直沿用到现在。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健康包括了强健的身体、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三项中的两项都与心理状况有关,可见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心理健康非常重视。
    如何去衡量健康呢?身体健康可以理解为没有疾病、不虚弱,那什么是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衡量健康的十项标准是: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适应环境,应变能力强;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体重适当,体态匀称;眼睛明亮,不发炎,反应敏捷;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头发有光泽,无头屑;骨骼健康,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根据这些标准,我们可以对自身的健康状态迅速地做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其中前四项标准就可以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初步的判据。
    心理问题庞杂繁复,显然不能用简单几条区分归类,图示也许可以更好地说明问题。心理健康状态首先有正常和异常之分。异常的心理状态多指患有较为严重的神经症和重症精神病,这种情况需要到专科医院就诊,接受系统的**。正常的心理状态中又分为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这两者的区分就可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十项标准作为判断。处于不健康心理状态下,就需要求助于心理咨询师了。
    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代表不会遇到心理冲突和问题,本书介绍的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与**可以帮助我们调节心理状态,快速有效地解决心理冲突。如果处于非健康的心理状态,多了解自身情绪变化特点和问题发生根源,可以进行自我调适,积极配合咨询师的指导,显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大家鉴别诊断自己的心理状况。
    1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1.1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首先解释正常心理,正常心理指人的心理发展与社会生活发展相一致。那么偏离了正常人或者说大多数人心理活动的心理和行为,就可以理解为异常心理,或者称为“变态心理”。实际上,异常是个相对的概念。异常,首先要与常态相异。但是常态的概念,在特定的地域条件、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道德标准之下,会有一定的差异,那么对于异常的理解肯定也会有所出入,甚至截然相反。青藏高原紫外线强烈,大多数人面部皮肤都有“高原红”,但是不能认为没有发生这种微血管爆裂就是不正常的。另一方面,异常心理中的“异常”是含有否定概念的。非常态一般有两个**表现,**的一面或者说肯定的一面,被心理学家称为“超常”,所以异常心理特指偏离正常心理的负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那么应该如何判断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呢?通常有以下几种判断标准:
    1.1.1 主观体验标准
    这里的主观体验指两方面,从个体及观察者的丽个不同角度。
    其一是指自己的主观体验,即内省体验上有焦虑、抑郁或没有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或自己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给自己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不可调试的负面影响,所以就要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而在同样情况下,不同的人可能表现完全不同,表示了人的主观体验的个别性。还有一点很重要,每个人的主观体验不同,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不同的主观体验,不能用自己的主观体验代替他人的。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不正常的,相反,在某些情况下没有这种负面情绪,反而可能表示有心理异常,如生活中重大变故、亲人亡故或遭遇失恋离异时,如果没有一点悲伤或忧郁的情绪反应,也需考虑其有心理异常。
    其二是从观察者而言的,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如果是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话,还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做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这种判断显然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其标准因人而异。非专业人员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阅历和心理状况都会有不同的看法,经过专业训练的观察者同样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和常模(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但由于他们接受过专业教育以及通过临床实践的经验积累,这些专业的观察者们也可以形成大致相近的评判标准,反映心理异常与否及其严重程度的实际情况,所以对大多数心理异常仍可取得一致的看法,但对少数病人则可能有分歧,甚至有截然相反的观点。所以,在全国或者全世界进行某种心理问题研究时,往往会对这些专业人士进行训练,以保证他们的评判标准尽可能一致。
    1.1.2 统计学标准
    这一标准源于对人群的各种心理特征进行的心理测量。在普通人群中,对人们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常常显示常态分布,处于平均数正负两个标准差之内的人群占全部人群的95%,我们定义这些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而远离中问的两端被视为异常。因此决定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以其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虽然心理异常是相对的,但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所谓正常与异常的界限是人为划定的,以统计数据为基础。这与许多心理测验方法的判定是相同的。
    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量化资料,比较客观,也便于比较,操作也简便易行,因此,应用比较广泛。但这种标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比如前面提到的“超常”在统计学标准内就有可能被划给异常。另外,心理测量只能反映当时当地的心理特性,不具有时间上的延展推广性。特别是有些心理特性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发生变化,下次的测量结果可能与这次的结果有很大不同。例如,有人儿童期IQ超过140可以被视为非常聪明的“神童”,但是长大后其智力水平可能会回复到正常人的标准。再者,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也不一定呈常态分布,而且心理测量的内容同样受社会文化制约。在某些**合适和普遍接受的行为,可能在另外的**就是异常的行为。所以,统计学标准也不是普遍适用的。
    1.1.3 医学标准
    这种标准又称症状和病因学标准,是将心理异常当做躯体疾病一样看待。指根据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各种医学指标的检验,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以此判断心理的正常和异常。这种标准的原理是将心理异常看做躯体疾病,心理表现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医学标准使心理障碍纳入了医学范畴,对变态心理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这种标准寻找的依据比较客观,十分重视物理、化学检查和心理生理测定,但是,医学标准也并不完全令人满意。因为使用医学标准对具有器质性病变的精神疾病的诊断,比如麻痹性痴呆、癫痫性精神障碍和脑血管意外等引起的心理障碍非常有效,但对于类似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的心理问题则无能为力。心理障碍的原因通常不是单一的,它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生物学的原因,还有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原因。因此,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还需要其他的标准。
    1.1.4 社会适应标准
    这是大家不自觉地*常应用的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可以社会的准则为标准,来衡量人的心理活动是否与社会的生存环境相适应。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缺陷,导致其个体行为后果对他人、社会和自我态度表现出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许多心理学家主要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提出了判断心理是否正常的标准,例如马斯洛等提出了以下十项标准:
    ①有充分的适应能力;
    ②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
    ③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
    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⑥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⑨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要能适当满足。
    上述十项说明了心理正常的情形,但是正常人群中这些方面也并不完全一样,其变化幅度是很大的。因此,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异常,只能通过比较的方法,首先是与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看其行为能否为常人所理解,有无明显离奇的行为。其次,还要与一个人以往一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相比较,看其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是否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即与其常态有无明显不同。如一个一贯精明能干、积极工作的人,近来变得生活懒散、孤独少语,使人觉得前后判若两人,则要认真考虑此人有无精神疾病的问题。经过认真比较,发现行为改变极其明显,那么,做出心理变态的判断是不难的。但如果心理变态程度较轻,发现行为改变极不明显,则判断比较困难。而且,判断时还必须考虑到社会适应标准受不同地区、时代、社会习俗及文化的影响,因此,心理正常与异常是相对而言的。
    可见,上述每一种标准都有其根据,对于判断心理正常或异常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又各有利弊及其局限性。故应互相补充,综合使用,来判断是否心理异常。
    1.2 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
    这里有两个例子。
    【案例1】
    来访者,男,三十岁,**公务员。年初单位体检查出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刚确诊时紧张不安,经常失眠焦虑,跑了很多医院多方求证检验结果。稍有疲劳不适就认为是病态;听不进去医生的解释劝说;入睡困难。后来导致精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很大。整日忧心如焚,谨小慎微;心理应激强度很大,担心同事嫌弃,一旦有几个人聚在一起小声谈论,就认为是在避开自己讨论自己的疾病。后来产生幻听幻视,不能正常工作。
    【案例2】
    来访者,女,十九岁,学生。自小性格温顺,内向少语。突发失眠、自语、拒食并且低烧一个月。诊断为“散发性脑炎”,住院**后痊愈出院。停药一个月后,突然性格变化,意识不清,有时自言自语,貌似与他人对话,说自己有神经病;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动辄哭闹。出现幻听现象,有情感倒错现象,后被送到精神病院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身心疾病是因为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这些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当事人对自我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心身疾病的发展过程正好与身心疾病相反,它是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恶性事件的不良刺激),当事人对于发生在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从而使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失衡。心理状态的不平衡*终影响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变化的转换,导致癔病、心因性阳痿、‘强迫行为等症。根据前面介绍的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的概念,我想读者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出,**个案例描述的是一名典型的身心疾病患者,而第二个例子则是由于心理出现障碍后才出现生理症状的,所以属于心身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甚至一些临床医生,常将身心疾病和心理疾病混为一谈。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身心疾病也会出现精神问题;二是患身心疾病的人无法摆脱自身生理上的痛苦,对自身的人格产生否定的认识,此时,病人的精神表现同心身疾病患者的精神表现似乎相同;三是心身疾病患者因社会刺激和自我意识问题而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的时候,也会有与身心疾病患者相似的生理痛苦,患者在这时候感到自己是真的“病”了。
    2 异常心理的类别和成因
    2.1 类别
    异常心理有很多类别。根据文化与传统,各国也有自己特定的评价体系和判别标准。就我国来讲,中华医学会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2001年)中,将异常心理分为十类:
    ①器质性精神障碍;
    ②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精神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③神经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④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⑤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⑥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⑦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⑧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⑨童年与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⑩其他精神障碍及与心理卫生密切相关的几种情况。
    现简单介绍较为常见的类型。
    2.1.1神经症
    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癔症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多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症状与现实处境不相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大脑皮层功能发生暂时的、可逆性的紊乱,神经系统检查及辅助检查无异常,即无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然而它们又有各自的特征,如焦虑症的烦躁不安、紧张焦虑;抑郁性神经症的多愁善感、抑郁不安;恐怖症的杞人忧天、无可名状的恐惧;强迫症的无法自控的思维或行为;疑病症的多疑善虑,老是猜疑自己被人欺骗,或要遭遇到不测;癔症的发作性情感爆发或某系统、器官的功能突然障碍;神经衰弱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的精神变化。患者一般社会适应能力保持正常或影响不大;有良好的自知力,对自己的不适有充分的感受,感到痛苦却又无能为力,一般能主动求治。
    常见类型包括神经衰弱、焦虑型神经症、恐惧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等。
    ……
    目录

    上篇 心理诊断
    **章 心理诊断
    1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1.1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1.2 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
    2 异常心理的类别和成因
    2.1 类别
    2.2 异常心理的成因
    3 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3.1 神经衰弱
    3.2 强迫性神经症
    3.3 躁狂症
    3.4 抑郁症
    3.5 反应性精神病
    3.6 偏执性精神病
    3.7 症状性精神病
    3.8 脑器质性精神病
    3.9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3.10 人格障碍
    4 常见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4.1 F60.0偏执型人格障碍
    4.2 F60.1分裂型人格障碍
    4.3 F60.2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 4 F60.3冲动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
    4.5 F60.4表演型(癔症型)人格障碍
    4.6 F60.5强迫型人格障碍
    4.7 F60.6焦虑型人格障碍
    4.8 F60.7依赖型人格障碍
    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表
    第二章 心理诊断中常用的心理测验
    1 常用心理测验的分类及说明
    1.1 总体心理健康及情绪状态测评
    1.2 社会应激与应对测评
    1.3 人格测评
    1.4 智力测评
    1.5 职业测评
    1.6 学生常用测评
    2 恰当选用心理测评工具
    3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3.1 非心理学专业人士须知
    3.2 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必读
    4 心理测验专业词汇
    第三章 心理诊断在某些领域中的应用
    1 心理诊断在压力问题中的运用
    1.1 对压力的理解
    1.2 压力应对
    1.3 压力应对与社会支持
    1.4 心理诊断在压力问题中的运用
    1.5 减轻压力的方法和训练
    附:减压自我练习
    2 心理诊断在职场问题中的运���
    2.1 对职场的理解
    2.2 心理诊断在职场问题中的运用
    3 心理诊断在爱情婚姻问题中的运用
    3.1 对爱情婚姻的理解
    3.2 心理诊断在爱情婚姻问题中的运用
    4 心理诊断在家庭教育问题中的运用
    4.1 对家庭教育的理解
    4.2 心理诊断在家庭教育问题中的运用
    下篇 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与**
    第四章 发展性心理问题
    1 认识自我
    2 学业问题
    2.1 学校适应问题——写给新生
    2.2 学习中的调适
    2.3 日常生活中的调适
    2.4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诊断
    2.5 保障心理健康的各种技能
    3 人际关系问题
    3.1 概述
    3.2 家庭关系
    3.3 社交关系
    3.4 同伴关系
    3.5 异性关系
    3.6 师生关系
    3.7 领导与成员关系
    4 婚恋问题
    4.1 基本概念
    4.2 早恋
    4.3 失恋
    4.4 夫妻关系
    4.5 离婚和再婚
    第五章 健康性心理问题
    1 心理障碍
    1.1 人格障碍
    1.2 抑郁症
    1.3 强迫症
    1.4 焦虑症
    1.5 恐怖症
    1.6 厌食/暴食症
    2 危机事件
    2.1 自杀问题
    2.2 哀伤
    2.3 家庭暴力问题
    2.4 应激相关障碍
    3 成瘾问题
    3.1 **成瘾
    3.2 网络成瘾
    4 性心理
    4.1 性变态
    4.2 青春期成长问题
    5 儿童行为问题
    5.1 儿童多动症
    5.2 儿童孤独症
    5.3 其他儿童问题
    6 心理生理障碍
    6.1 心因性疼痛
    6.2 睡眠与觉醒障碍
    6.3 性功能障碍
    7 其他问题
    7.1 精神分裂症
    7.2 人格解体障碍
    编辑推荐语
    现场案例回放,权威专家点评,深入浅出,重塑一个还你心灵安宁的空间。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