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超语言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超语言学

  • 作者:董小英
  •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0646083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587
  • 定价:¥3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元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基本理论的学科,还在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之内。而“超语言学”,则超出了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它研究的对象除了语法、修辞、逻辑以外,还包括作者对语言的运用——叙事学和读者的理解——阐释学,以及语言的附加意义,即语言携带的文学、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内涵。
    本书综合了研究语言现象的五个学科:语言学、修辞学、逻辑学、叙事学和阐释学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在语言学领域,将唯理语法提出的普通语法的思想作了具体实施。根据英语、俄语和汉语的浯法现象提出了普通语法的基本框架;对修辞学进行了逻辑学的分桥,证明修辞学中有些辞格是逻辑手段,并指出修辞格的方法是可以通过艺术逻辑进行推导并理解的;在逻辑学的领域,对三值逻辑、模态逻辑、可能世界的观点和形式逻辑的一些基本思想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并对他们所讨论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而语言学、修辞学和逻辑学是叙述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深入了解叙述学独有的篇章结构特点和思维方式,以至予安排情节,构架故事的基本逻辑方式。在把握了这四门学科以后,对于文本的理解与阐释才有科学规则可言。
    本书在超语言范围内对自然语言的研究,适用于学习和使用语言的人,特
    文章节选
    **章 思想实验
    简单的事实是,没有一种相关的理论框架,就不可能有测量、实验与观察。
    ——科塔里
    笔者研究的对象是文学语言或一切文本中的文学性语言,当然包括自然语言,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研究的目标是找到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文学性的生成过程。我们从引言图1、图2可以看到,文学语言的交流过程是由作家通过作品与使读者理解其原意来实现的,那么文学性的生��过程好像应该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但是接受美学告诉我们,读者也参与了文学性的生成过程,但决不是作者死了,作者的遗产——文本就是读者手里的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误读现象是存在的(我会在第六章专门谈这个问题),但是阅读的**步必须认知文本中的文字,读出语句,读懂语义,才可能有联想、感悟、心得和反驳,可是在这**步中,读者就不得不按照作者安排的推理的方法进行推理,不得不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这就是作者原意之一。笔者在《叙述学》中讨论的就是这种在文本中作者的表达方式。
    因为研究作者的创作过程太难把握,作者在创作时是怎么想的只有天知道,有时连作者自己都糊里糊涂的,所以称之为“灵感”,当然这也有点矫情。作者离我们太远,即使作者是你*亲密的朋友,阅读文本时,他也不可能陪伴在你的身边,一句一句地给你讲解,一般读者能够读到的仅仅是文本。
    ……
    目录
    前言
    前言2
    引言
    **章 思想实验
    1.思想实验
    2.学者的解答
    1.2.1 维特根斯坦
    1.2.2 索绪尔
    1.2.3 乔姆斯基
    1.2.4 索瓦
    1.2.5 胡德
    3.笔者的解答
    1.3.1 同义转换
    1.3.2 语句命题到后设命题的推理
    第二章 语形结构
    1.语法语形
    2.1.1 语法标识
    2.1.2 逻辑语义标识
    A.格的普遍性
    B.时态的普遍性
    C.汉语符号简约
    2.1.3 语式
    A.事理句型
    B.对乔姆斯基猜想的解答:四原则
    2.格式语形
    2.2.1 不改变语义的格式语形
    2.2.2 改变语义的格式语形
    2.2.3 附加语义
    A.叙述方式
    B.思维方式
    第三章 概念结构
    1.从一个概念“杯子”看概念结构
    3.1.1 对概念的几种解释模式
    3.1.2 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概念结构的生成
    3.1.3 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概念结构的成长
    2.概念结构因素
    3.2.1 概念静态结构
    A.**词
    B.概念语义网分类
    3.2.2 概念动态结构(语义学和艺术逻辑范围)
    ……
    第四章 逻辑结构
    第五章 篇章结构
    第六章 理解的原理(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鸣谢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