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米小圈上学记第1、2、3、4辑(套装共16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米小圈上学记第1、2、3、4辑(套装共16册)

  • 作者:刘枫
  • 出版社:阳光出版社
  • ISBN:9787552527841
  •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1日
  • 页数:121
  • 定价:¥21.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52527841
    • 作者
    • 页数
      121
    •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01日
    • 定价
      ¥21.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哲人培根说过:“读史使人睿智。”是的,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
    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曾为之不懈努力,这里面不仅有着艰辛的探索、曲折的经历和动人的故事,述有成功与失败、欢乐与悲伤,甚至还饱含着血和泪。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堪称人类科技文明发展过程中*宝贵的财富。。本系列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提升读者的科学素养。
    为了使本系列丛书有一定的收藏性和视觉效果,书中还汇集了大量的珍贵图片,使昔日世界的重要场景尽呈读者眼前,向广大读者敬献一套图文并茂的科普读本。
    文章节选
    《站在巨人肩上:从沃森谈分子生物学》:
    卢里亚的第二项发明是X射线“致死”噬菌体的重组修复。卢里亚和德尔布吕克在合作中,发现了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一些被X射线操作致死的噬菌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又奇迹般地复活了。1946年,卢里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致死噬菌体复活必须同时有两个或多个存在才能成功,原来这两个或多个噬菌体仍能感染细胞并在细胞中进行重组,重组的结果得到了一个具有破坏细菌功能的“活”噬菌体。卢里亚关于噬菌体重组现象的发现**次表明,噬菌体也是有基因的,因为重组也是基因的行为特征之一。
    卢里亚的第三项成果是细胞基因限制或修饰现象的发现,那是另一次突发事件。1952年,他得到了一种特别的突变菌,噬菌体可以感染并杀死它,但并不释放出噬菌体来��卢里亚一直没有找到解释这一现象的答案。**,卢里亚不小心将装有被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的试管打碎了——卢里亚的动手实验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到隔壁借来了痢疾杆菌,他认为结果应该大致相同。结果被感染的痢疾杆菌释放出了噬菌体。这一结果使卢里亚感到既迷惑又兴奋,秘密揭开了:噬菌体在突变菌中被修饰了而不能生长,只有到其他菌种上才能繁殖,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德尔布吕克与卢里亚因为选取了一种恰当的生物学研究材料,从而证明了噬菌体和细菌都有基因,这项重要贡献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尔布吕克和卢里亚凭借这项发明于1969年荣获诺贝尔奖。
    下面还是让我们来回顾他们的成长道路。
    马克斯·德尔布吕克,1906年9月4日,出生于德国柏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美籍德裔生物学家。他的父亲是柏林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叔叔是神学教授,母亲是**化学家李比希的孙女。他初临人世,就被浓浓的书卷气息,优雅的学者风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所包围。童年与少年时期的德尔布吕克,除双亲眷顾之外,周围众多从事科研与经济活动著称的大家庭的翩翩才士对他影响也颇深。20世纪20年代后期,量子力学蔚然成风,当时他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读研究生,这是一股震撼当时物理学界的革命性思潮。德尔布吕克紧随着时代的前沿,又开始把方向从天体物理学转向理论物理学。1930年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德尔布吕克先后赴英国,瑞士,丹麦从事博士后研究。英国的风土人情拓展了他的视野,在瑞士,他师从**物理学家泡利,获益匪浅。尤其在哥本哈根物理所的两年当中,他又从物理学家玻尔那里学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学术研究方法。玻尔当时提出场量子力学中的“互补性原理”,即电子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是互补的,并阐述了“互补性原理”在生物学中的适用性,这大大启发了德尔布吕克。
    ……
    目录
    沃森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
    跟我来

    分子生物学的孕育时期
    比德尔与塔特姆
    “噬菌体学派”——德尔布吕克
    他们同样灿烂
    跟我来

    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发展
    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的竞赛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两获诺贝尔化学奖**人——桑格
    核酸性质研究与遗传密码破译
    法国分子生物学元勋——莫诺
    跟我来

    分子生物学分类及应用
    分子遗传学
    分子细胞生物学
    结构分析和遗传物质的研究
    探索生命之源
    跟我来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