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宋代生态诗学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宋代生态诗学研究

  • 作者:曹瑞娟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80013
  •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01日
  • 页数:249
  • 定价:¥5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宋代生态诗学研究》借鉴西方生态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以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和宋代哲学生态观的考察为基础,发掘宋诗中所蕴含的生态伦理精神与生态美韵,以期为宋诗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维度,展现中国古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栖居”之美。
    文章节选
    《宋代生态诗学研究》:
    二悯物诗
    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牛、马等牲畜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人们的劳作、交通等方面提供了许多便利,出身于农家或居住在乡野的诗人们常常对它们**议论,抒发怜悯爱物之心。如许及之《悯牛行》:“牢牛得肉那忍吃,非论阳报谈阴德。忆牛初生成犊时,随母耕田眼先识。茧栗渐长初胜犁,脱轭项间染能赤。一行错误随后鞭,习得犁行如界直。耕来耕去禾稻成,得闲放食行田胜。稻秫掠嘴不敢食,自啮枯草甘如饧。马终蒙帏犬蒙盖,牛岂无功遭横害。”认为牛从一生下来就为人类耕田,对人类有功,不应再遭到宰割,表达了对牛被杀害的痛心。而“老农爱犊行泥缓”(陆游《春晚即事》四首其四)的爱物之举,则是诗人希望看到的景象。马作为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应受到人们的爱护。方回《驿马叹》:“爱人而爱物,人当近仁耳。使其一不爱,何惜一马死。我赋驿马篇,哀歌有深旨。”哀叹驿马的辛劳与逝去。曾原一《题瘦马歌》:“少尽其力老弃之,可怜骨立行步迟。何心更惜干障泥,病夫醉兀枯行枝。主家刍豆岂不饱,吾宁忍死不愿肥。肥时无奈人争骑,骑时鞭打无休时。”体现了对马遭到主人粗暴对待的不满。梅尧臣《疲马》:“疲马不畏鞭,暮途知几千?当须量马力,始得君马全。”则主张爱护生物,量物之力而用之。
    另外,对于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动物,诗人们也倾注了一片爱怜之心。艾性夫《悯蟹》:“落阱都缘奔火明,林然多足不支倾。是谁贻怒到公等,怜汝无肠受鼎烹。支解肯供浮白醉,壳空竟弃外黄城。江湖好是横行处,草浅泥污过一生。”表现了对蟹遭受鼎烹的痛心和对生命自由自在的向往。许及之《再用韵谢德久见和》:“人为物灵钧受命,物本于人无诟病。圣远庖厨存此心,诗咏虫鱼明物性。沙噀入咏诚蠢蠢,因之演雅聊援引。此辈已分泥涂辱,吾侪忍加汤火窘。”也是对物性及生命本然状态的极力维护。张舜民《鲸鱼》:“东海十日风,巨浪碎山谷。长鲸跨十寻,宛转在平陆。雷火从天来,砉然刳两目。肌肤煮作油,骨节分为屋。腥羶百里内,户户至厌足。我闻海上人,明珠可作烛。鲸鱼复何罪,海若一何酷。从欲谗风伯,大钧问不告。踌蹰复叹息,归咎当溟渎。托形天地间,独尔有含蓄。大者不能容,小者又何益。却羡虾鱼辈,安然保家族。。”鲸鱼被捕捉来满足人类的多种用途,但诗人认为这种行为甚伤生理,不禁为之黯然神伤。陆游还曾经注水救鱼:“清波溜溜人新渠,邻曲来观乐有余。试手便同三日雨,,满陂已活十千鱼。喜如雷动风行际,快若天开地辟初。万物但令俱有托,吾曹安取爱吾庐。”(《鱼池将涸车水注之》)这便将仁爱之心推及人类自身之外的自然万物。王令“长江虽长缯网多,纤鳞何处逃生命”(《长江万顷明如镜》)表达了对于长江碧波万顷的美景之下缯网众多,鱼儿难逃性命的体察和忧虑。许柒《池鱼》:“深浅生涯足,浮沉世念轻。莫贪钩上饵,去作鼎中羹。”则是对池鱼的殷勤告诫,同时又带有一种隐喻色彩。
    ……
    目录
    绪论 将生态视角引入宋代诗歌研究
    一 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二 现代语境下的生态批评与生态诗学
    三 宋代生态诗学的概念界定、研究对象和审美范畴

    **章 宋代生态文化概况
    **节 从宋诗看宋代生态环境
    一 气候状况
    二 动植物状况
    三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南北方生态环境的差异与宋诗创作
    第三节 自然生态对于人类的价值
    一 实用价值
    二 精神怡养价值
    三 文化象征价值
    四 休闲娱乐价值

    第二章 宋代哲学生态观与宋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
    **节 近代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与宋代哲学生态观
    一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智慧
    二 宋代哲学生态观与生态伦理思想
    第三节 宋代诗人的“物与”情怀
    第四节 戒杀爱物思想与放生善行
    一 戒杀诗
    二 悯物诗
    三 放生诗

    第三章 生态美的内涵与宋诗中生态美的呈现
    **节 生态美的内涵与特征
    一 生机盎然
    二 自由自适
    三 欣然相处
    第二节 宋诗中所展现的江浙一带生态图景
    一 吴中
    二 山阴
    三 西湖
    第三节 诗歌艺术形式与宋诗的“绿化”
    一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生态美的呈现
    二 宋代诗歌的”绿化

    第四章 山水吟赏——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朴素生态觉识与山水诗
    **节 宋代诗人的林泉之志与“野性”意识
    一 林泉之志与归隐之思
    二 宋代诗人的“野性”意识
    三 宋代山水诗的兴盛
    第二节 宋代文人的诗意栖居
    第三节 宋代山水诗的生态美韵
    一 生机之美
    二 纯净之美
    三 如画之美
    四 和谐之美
    第四节 生态美景对诗人的精神净化作用
    一 回归自然,天人合
    二 “遣子穷愁天有意,吴中山水要清诗”——迁谪与山水诗

    第五章 田园放歌——宋代田园诗的生态解读
    第六章 时节之咏——宋代时节诗中的生态感悟与物理言说
    第七章 咏物寄怀——宋代咏物诗的生态文化意蕴
    第八章 宋代诗学话语的生态特色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