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小藏经研修:印祖文钞易读(2)
QQ咨询:
有路璐璐:

小藏经研修:印祖文钞易读(2)

  • 作者:弘法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518804108
  •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 页数:288
  • 定价:¥5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8804108
    • 作者
    • 页数
      288
    •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01日
    • 定价
      ¥56.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小藏经研修:印祖文钞易读(2)》是作者弘法通过多年的实修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印光法师文钞》进行的详细解读。完整呈现了印光法师的人格魅力,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印光法师的佛学思想,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推广和实践。
    文章节选
    《小藏经研修:印祖文钞易读(2)》:
    接手书,知由病中蒙三宝力,化险为夷。方知生死了手,非一门深入,不克济事。因研阅净宗各书。方知弥陀为我发愿立行,以期成佛。我违弥陀行愿,以故长劫恒沦六道,永作众生。了知弥陀乃我心中之佛,我乃弥陀心中之众生。心既是一而凡圣天殊者,由我一向迷背之所致也。如是信心,可为真信。从此信心上,发决定往生之愿,行决定念佛之行。庶可深入净宗法界,一生取办,一超直人如来地,如母子相会,永乐天常矣。
    接到你的信,知道你在病中承蒙三宝的力量,转危为安,这才知道解决生死问题,不是一门深入,不能够办成此事。因此发心研究阅读净土宗的各种书籍,才明白阿弥陀佛为我发愿为我立行,目的是希望我同样成就佛果。我违背了阿弥陀佛的行愿,所以长劫以来一直沦落在六道之中,**充当苦恼众生。应该明白阿弥陀佛是我心中的佛,我是阿弥陀佛心中的众生。我的心既然与佛的心本来是一体,而凡夫与圣人,却天差地别,其原因是由于我一直以来迷惑与背离了自己的本性所促成的。建立了这样的信心,可称之为真信。从这个信心的基础上,发起决定往生的愿,遵修决定念佛的行。这才能够完全明了净土宗的一切现象及其本质之所以然,而在这一生中超出生死轮回,直接进入佛的境界,成就*圆满的成果,这就如同母子相��,而永享天伦之乐了。
    虽然,知之匪艰,行之维艰。世有一班掠虚汉,闻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或由阅教参宗,悟及此理。遂谓我与佛同,而了无所用其若修若证。遂放心恣意于一切境缘之中。误谓六尘即觉,贪嗔痴即戒定慧,何须制心摄身,无绳自缚。此种见解,*为下劣。谓之执理废事,拨无因果。如以画饼充饥,陵空作屋。自误误人,罪岂有极。以善因而招恶果。三世诸佛,名为可怜悯者。汝当仗此心佛因果不二之理,切实修持信愿行法。则往生可期,成佛有望矣。幸甚慰甚。
    净土宗的关键是在信心的基础上发决定往生的愿,以及修决定念佛的行,由此成就*圆满的佛果,知道这个道理虽然不是很难,而真正去实行,倒是非常不容易。因为世间有一种不务实修,做事浮光掠影,好高骛远,从不脚踏实地的人,听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或者通过阅读教理,或者通过禅宗的参修等有关指导,从中也领悟到了无差别的道理。于是认为我与佛相同,却完全不在修行养道及领悟实证上用心。反而放纵自己那种违背本性的凡夫心理.而且不加限制地随随便便粘贴在一切境缘之中,错误地认为,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就是佛,贪嗔痴三毒就是戒定慧,为什么一定要制伏自己的起心动念,为什么一定要收敛自己的一举一动,这不是用凭空想象的绳索把自己捆绑了吗?其实这种见解,是*下劣不过了,这就叫做死板地纠缠在理性判断的思维上,却废弃了事相的客观存在而否定因果。这就好比拿着图画上的大饼想用来充饥,想离开地面而在空中建造楼阁。这样的想象和说法不但伤害自己而且伤害别人,这个罪过大的没有边际。这种人以学佛的善良动机而招感到严重的恶果,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对这种人将来所遭受的痛苦也只能说是表示同情,而没有办法救拨。你应当依靠这个无所差别的自心与佛心,依靠这个无所差别的念佛与成佛,依靠这个无所差别的因与果的道理,切实修持信愿行三资粮。那么往生可以预期实现,成佛决定有此希望了!那就是无比的庆幸!无比的欣慰!
    ……
    目录
    五十一、与海盐顾母徐夫人书(代悟开师作)
    五十二、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五十三、复永嘉某居士书二
    五十四、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五十五、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五十六、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五十七、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五十八、复永嘉某居士书七
    五十九、复永嘉某居士书八
    六十、复永嘉某居士书九
    六十一、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六十二、复弘一法师书
    六十三、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
    六十四、拟答某居士书(附某居士原书)
    一百零九、复永嘉某居士书八
    一百一十、复永嘉某居士书九
    一百一十一、复何槐生居士书
    一百一十二、复周群铮居士书一
    一百一十三、复周群铮居士书二
    一百一十四、复周群铮居士书三
    一百一十五、复周群铮居士书四
    一百一十六、复周群铮居士书五
    一百一十七、复周群铮居士书六
    一百一十八、复周群铮居士书七
    一百一十九、复洪观乐居士书
    一百二十、复汪谷人居士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