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权力知识研究:一种后知识话语的理解
QQ咨询:
有路璐璐:

权力知识研究:一种后知识话语的理解

  • 作者:姚国宏
  •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ISBN:9787542659514
  •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01日
  • 页数:296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权力知识研究:一种后知识话语的理解》定位于后现代知识论研究。它以科学知识作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系统梳理知识权力研究的若干思想资源,**探讨知识的权力属性及知识、权力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力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揭示当代知识生产的现状及内在本质,促动人们反思通过知识获得自由与解放的可能性、正当性及紧迫性。
    目录

    导论传统知识论的危机与后知识话语
    一、知识论范式的嬗变
    1.思辨与静观的古典主义知识论
    2.科学主义知识论及其解体
    3.后知识话语的兴起
    二、权力/知识的出场
    1.关于权力的一般观点
    2.关于知识的一般观点
    3.权力/知识的引入
    三、整体构思与主要结论

    **章 权力/知识话语的思想谱系
    一、权力/知识的古希腊传统
    二、权力/知识的近代先声:"知识就是力量"
    三、权力/知识的形而上学传统
    四、权力/知识的解放主义进路
    五、权力/知识的知识社会学资源

    第二章 知识的构成要素
    一、知识的类型学分析
    1.知识定义透视
    2.关于知识的分类
    二、知识构成中的经验要素
    三、知识构成中的逻辑要素
    四、知识构成中的实用要素
    五、知识构成中的真、善、美属性
    六、知识构成中的权力要素
    1.提出权力要素的依据:实践的知识观
    2.权力要素的基本意蕴

    第三章 知识的权力性质
    一、知识构成的权力属性
    1.知识的真理力量与话语力量
    2.知识的自主力量与逻辑力量
    3.知识的意志力量和德性力量
    二、知识实践的权力功能
    1.知识的生产力功能
    2.知识的社会管理功能
    3.知识的意识形态(政治)整合功能
    4.知识的主体型塑功能
    三、知识运动的权力后果
    1.丰富知识,拓宽知识的生存空间
    2.推动权力生活知识化,优化权力运作方式
    3.导致权力的滥用
    4.知识分子的地位提升或自我迷失
    5.知识的异化

    第四章 权力对知识的作用
    一、权力/知识的外部考察
    ——以**/科学复合体下的知识生产为例
    1.**权力在科学(知识)划界中的渗透
    2.**权力决定科学知识生产的形式和规模
    3.**权力决定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4.**确立知识评价体系,促进科学家围绕优先权展开竞争
    二、权力/知识的内部考察
    ——以地方性知识的微观建构为例
    1.知识的地方性和与境性
    2.实验室中的权力/知识关系
    3.微观世界的知识建构与反抗
    三、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张力与融汇
    1.权力与知识的不同逻辑
    2.权力与知识的合谋
    3.知识型的权力透视或权力型的知识基础

    第五章 权力与知识异化
    一、知识异化的症候
    1.利奥塔论知识异化
    2.权力介入下的知识异化
    3.知识自身的异化
    二、知识异化的原因分析
    1.权力的转移与介入
    2.知识制度的形成与扩张
    3.科学知识帝国主义与话语霸权
    三、知识异化的克服
    1.知识与权力的适当分离
    2.推动知识公共领域的成长
    3.建构知识的多元主义图景

    第六章 知识与人类自由
    一、知识与自由的内在关联
    1.从必然到自由:人类永恒的追求
    2.知识与人类解放的旨趣
    3.通往自由途中的工具性知识
    二、知识与自由的分裂
    1.知识依附权力,遗忘自由
    2.权力宰制知识,阻碍自由
    三、知识向自由的回归
    1.普遍地怀疑
    2.能动地反思
    3.执着地批判
    4.自主地创造
    结语 作为后知识话语的权力/知识如何可能?
    一、一种后知识话语
    二、权力/知识的话语空间
    三、建构知识,中道权力,拓展自由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