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歆珣的作品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矛盾的张力与坚忍的爆发力:你很难不被它们的美丽与优雅所吸引,却又害怕被那些尖锐的触角和坚硬的刀刺所伤害:明明是缝补在他物之上的线脚与伤口,却因透明的光感和亲肤的触觉而令你的身与心都莫名刺痛:材料是如此之轻,与光为舞,似乎化入空气,但又如此凝重,仅仅针眼的凹入和线脚的隐现就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它们看似轻松之作,却包含着艺术家多年来对人生,对生命不断地重新认知与解读。的确,在国内新一代崛起的青年艺术家中,像应歆殉这样,能将纤维材料的平和、纤柔、亲肤的触感通过思维的转换发挥至一种深度,令作品产生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躁动、变异与危险之感,又能将这些元素与内心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家,实在鲜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