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一城留芳/千年海曙(第一辑)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一城留芳/千年海曙(第一辑)

  • 作者:《千年海曙》编委会
  •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 ISBN:9787552631005
  •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 页数:221
  • 定价:¥4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千年海曙》第1辑以120集大型电视专题片《千年海曙》为依托,从人文史实入手,全景式地整理出千年城邦文化的精髓所在,这既是海曙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颗硕果,又是对宁波悠久文明的一次献礼。
    《一城留芳/千年海曙(**辑)》内含月湖文脉、话说郡庙、天封塔之谜、沧桑阅尽老灵桥四部分内容。
    文章节选
    《一城留芳/千年海曙(**辑)》:
    *初的月湖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渴湖,与“三江”形成大约在同一时代,处于河姆渡文化后期,距今约4000多年。此时,在姚江、奉化江的冲击下,泥沙覆盖海相沉积土之上,宁波平原逐渐露出海面。宁波月湖的老宅所用的青砖的原料,大都是海侵时期留下的青紫泥。
    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宁波出现了句章、鄞、郧等城市,大致分布于沿山的江北城山渡、奉化白杜、鄞州五乡一带。句章为越王勾践所建,据《十三州志》载“越王勾践之地,南至句余。其后并吴,因大城句余,章(彰)伯(霸)功以示子孙,故日句章。”越王称霸,勾践为向子孙表彰灭吴封伯之功,将原越之南方边地句余扩大而改句章。当时的句章还是非常落后的,《左传》中载:“(哀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相传吴王宁可自杀也不愿到这里来。越国灭亡以后,宁绍平原大本营为楚人屠戮,越人大量外迁。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秦国接着到来,越人受到更大打击,又一批越人外迁。
    从河姆渡文化开始,钱塘���以东的文化基本是一致的,可以称为夷越文化。大量越人外迁,外来人口迁入,造成浙东人口构成的剧变。加之当时统治者的文化同化政策,区域内受到文化高地的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到西汉中后期,宁波地域已基本汉化,这一文化可以称为吴越文化。之后两晋南北朝,中原部族大量南移,进入越地;在东晋时,具有全国声望的王羲之、葛洪等人隐居天台山、会稽山、四明山一带,宁绍地区还一时成为南方文化**。因为文化由西向东渗透,浙东区域由此分化成三个文化区域:一是杭州绍兴区域,文化同化相对深人;二是温州区域,原始越风保存较多;三是宁波区域,属于中间过渡地带。这一文化发展的区分,是宁波独立成州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作为海产品和丝织品集散地的宁波,又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地位愈加显现,促使宁波文化从越文化中独立出来。
    两晋时,宁波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在东晋南迁大族中,有一支失势士族即信奉道教的山东琅琊大族孙氏落户浙东,于东晋末年统治**内乱爆发之时,用五斗米道组织群众发动起义。东晋隆安二年(398),组织者孙泰被杀,其侄孙恩逃到海上。隆安三年(399),司马元显下令征发江东八郡“免奴为客者”,以充兵役,结果引起江东民变。隆安四年(400),孙恩乘机率领百余人从舟山群岛经海路逆姚江而上,攻克江畔由勾践始建的千年古城句章,并将其一把火烧成灰烬。会稽三吴地区的贫苦农民及利益受到冲击的地主,一时俱起,很快发展到数万人,攻陷会稽及江东八郡。起义前后持续十二年,沉重打击了东晋豪强大族。局势平定之后,当时的守边大将刘裕,也就是辛弃疾笔下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后来成为南朝宋的开国皇帝,放弃了缺少天险可依的句章古城,选择鄞江建立新的城市。鄞江的浃口由此走向历史前台,这之后的五百年,宁波以这个山口作为自己的发展**。
    之所以选择鄞江,与鄞江上游绵延数十公里的樟溪有关,这是鄞西平原之西*为悠长与宽阔的溪流,这条溪出了峪口称为鄞江。当时刘裕有部分部队驻扎在三江口,即现在翠柏路筱墙巷的地方。两晋时,宁波三江口区域已有人烟散布,但总体上土地漫浸甬江咸碱,人们只能依于东湖(日湖)、西湖(月湖)、小江湖与广德湖等湖泊,以及近山汲取淡水便捷的区域择居。城市需要集居众多人口,又需要相对方便的交通,相比横街等几个溪口,鄞江的优势不言而喻。一者,漫长的樟溪能够供应城市用水所需,鄞江通海,但咸潮到达的*高点正好在鄞江镇平水桥处,不影响淡水汲取;二者,此处虽然相对远离平原**,但距离不远;相比湖区,这里土地高燥,更适合居住;三者,鄞江地处山地与平原交界,南北要冲,容易形成自然的货物交易集散市场,物资供应充分。
    刘裕撤在鄞江修筑的句章新城,称小溪镇,始为县治。六朝期间,小溪所治区域即为鄞西,包括现在江北、慈溪一大片区域的**。隋灭陈后,隋文帝重新调整全国政区,于开皇九年(589)将会稽郡改为吴州,而鄞、郧、余姚、句章四县合并,成为新的句章县,面积相当于现在的宁波、舟山两市,这便是地方志上称为“大句章”的时代,县治仍设在小溪镇。小溪由此跃为浙东政治**,声名日隆。隋炀帝时,吴州曾改为越州,一度又恢复会稽郡,但无论越州或会稽郡,句章大县并没有变化。
    唐武德四年(621),全国行政体制改革,郡制改称州制,会稽郡改为越州。句章县被分析,在原来的句章、郧县、鄞县区域建立鄞州(州治设于今宁波三江口),在原来的余姚县建立姚州,两州均属越州。但这一变化持续并不长久,唐武德八年(625),废除鄞州,恢复郧县名称,县治仍设在小溪镇,隶属于越州。此时的郧县,包括秦汉时期的鄞、郧、句章三县所辖之地,即比大句章少余姚之地,地方志上称为“大郧县”。
    反观行政区域划分的纷呈变化,小溪愈来愈走向区域**的原因,与这一时代宁波区域开发的**在鄞西相关。此时的宁波,地广人稀,鄞西平原背靠四明山,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物产,又有湖泊遍布的天然优势,是当时宁波*适合居住的区域之一;而三国两晋时代是中国**次大移民的时代,通过浙东运河先期到来的移民自然择鄞西而居,这也决定了鄞西的先行开发。
    ……
    目录
    序一
    序二
    月湖文脉
    **讲 天开人作
    第二讲 风雅两宋
    第三讲 明清书楼
    第四讲 西学东渐

    话说郡庙
    **讲 郡庙读史
    第二讲 郡庙识珍(上)
    第三讲 郡庙识珍(下)

    天封塔之谜

    沧桑阅尽老灵桥

    **讲 唐十宋百明千清万的宁波桥史
    第二讲 阅尽沧桑老灵桥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