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西溪研究报告(2)/杭州全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西溪研究报告(2)/杭州全书

  • 作者:杭州西溪研究院 王国平
  •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 ISBN:9787556506132
  •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01日
  • 页数:329
  • 定价:¥5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西溪湿地位于杭城西部,总面积约11.5平方公里,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为保护“城市之肾”,2003年8月,杭州市委市政府、西湖区委区政府正式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坚持“生态优先、*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六大原则,成功打造了国内第1个也是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并跻身****级景区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生态之美、文化之美、和谐之美演绎着天堂湿地的无穷魅力。
    西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西溪文明可追溯至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是杭州*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公元1129年,宋高宗“西溪且留下”的感叹,让西溪从此有了**文脉的玺印。历代有许多名人雅士钟情西溪,将其视为休闲、养生、隐居和吟诗作画的理想佳境。苏东坡、唐伯虎、董其昌、郁达夫等一大批名人,留下大量的诗词、匾额、碑刻、游记。清代康熙、乾隆两帝也曾游历西溪,并题写了若干御诗。西溪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龙舟胜会”、“集市灯会”、“西溪花朝节”等传统民俗历史悠久、雅俗共享。而今的西溪湿地景区,恢复了高庄、洪钟别业、河渚街等众多历史
    文章节选
    《西溪研究报告(2)/杭州全书》:
    潘公凯,**艺术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的二公子。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公凯于2009年2月12日签约入驻西溪创意产业园31、35号楼,是园区首批签约名人。
    他1947年1月24日出生于浙江宁海,1964年就读于浙江美院附中;1978年在浙江美院国画系进修;1979-1984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1987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1992年5月至1994年1月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访。潘公凯连续在两所中国*重要的美术学院担任院长,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任**美术学院院长,主持并领导了两所学院的跨越式发展。曾多次在纽约、旧金山、香港、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等地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潘公凯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国际艺术学院院长网络(IAPN)联席主席,并身兼中国文联委员、**文史馆馆员、**文史馆书画院副院长、欧美同学会海归美协主席、文化部**职称评审专家、教育部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与土木建筑水利学部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等众多职务。
    潘公凯著有《中国绘画史》《限制与拓展》《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潘天寿评传》等著作。还主编了《现代设计大系》《潘天寿书画集》《中国美术60年》《潘天寿全集》等大型画册丛书,其中《现代设计大系》《潘天寿书画集》获**图书奖。
    近十年来,他主持了“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大型学术课题的研究和撰写,并于2012年发布50余万字的课题成果专著及近200万字的课题研讨会论文集,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美术历程及其涌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在中国文科学界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是潘公凯教授从1999年开始启动,带领十几位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耗时十余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进行理论建构的重大学术课题。2006至2011年间,该课题组在香港、上海、宁波、广州、成都、西安、北京等地召开了七次学术研讨会,掀起了一场在哲学思想、文化艺术领域跨学科讨论中国美术现代性的热潮。2012年9月24日,在课题成果新书发布会上,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现代性与中国文化自主性》《自觉与中国现代性的探寻》三本论文集,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正式面世。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领域的经验具有典型意义,从理论探索到创作实践,从思潮、主义到运动、宣传,都与民族命运、社会心理和历史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极为重要和突出的部分。潘公凯教授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美术历程及其涌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给20世纪中国美术做出了明确的现代性定位,实现了为中国现代美术正名的学术目标。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及其系列专著文集的出版面世,在美术界、思想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和广泛的讨论。课题旨在克服中国现代美术研究中尴尬的失语状态,立足于中国经验提出合乎切身发展需要的理论构想,使中国美术创作与理论探索的顺畅发展获得合理的表述。同时,潘公凯教授领衔的课题组更希望美术领域的理论探索能够与其他领域的工作一起,有助于中国文化自主性的确立,并为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的现代性反思提供有益的视角、思路和参照。在更重大的意义上,课题以未来视野、现代事件、连锁突变等概念所构建的平台为保障,使中国经验能够得到合理、公正的对待,希求为中国社会文化的未来打开自主性发展的广阔空间。在这一意义上,“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已经远远超出了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乃至艺术理论研究的范畴,而必将对于中国文化经验的当代建构与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启示性作用。
    ……
    目录
    西溪地域文化研究
    西溪花文化研究
    西溪史料研究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