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海上回音叙事(附光盘)
QQ咨询:
有路璐璐:

海上回音叙事(附光盘)

  • 作者:洛秦
  •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56602353
  •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作为中国内地第1家音乐电视频道——上海东方电视台音乐频道(曾名上海有线电视台音乐频道),自1994年开播起,就十分关注上海的音乐文化事业,不仅及时报道正在发生和即将流行的音乐事件和现象,而且经常从历史和学术的角度回首探究那些曾经发生在上海的音乐事件和现象,在为观众提供音乐快餐的同时,也为他们烹饪一道道色香味形俱全且回味留香的音乐大餐。系列电视专题片《海上回音》就是其中的一道大餐。
    2001年下半年,上海电视界进行了一次大调整,上海有线电视台被撤销,所属的5个专业频道分别被归入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音乐频道被归入后者,并从2002年1月1日起全新改版播出。新版面以流行音乐为主,非流行音乐的栏目和播出时间被大大压缩,但还是保留了《中国乐坛》、《古典驿站》、《歌剧圣殿》等栏目。这些栏目的制片人和编导在流行音乐大潮的冲击下坚守阵地,潜心修炼,厚积薄发,拍摄制作了一期期耐人寻味的节目,《海上回音》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文章节选
    《海上回音叙事》:
    “抚弦动操间,龙翔去无迹。仿佛有余音,萦回在天际。”这首意趣超然、节奏跌宕的琴曲名为《龙翔操》,传自清代广陵派《蕉庵琴谱》。它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遗世独立、凭虚御风的洒脱胸襟。擅长演奏此曲的古琴大师张子谦幼年生活在古城扬州的东关街上,他从私塾老师孙绍陶处学习演奏古琴,23岁时已初露锋芒,经常博得老师的赞许。然而,早年父母双亡的张子谦为谋生计,不得不中断学习,北上天津。20世纪30年代,他辗转来到上海,在浦东公茂盐栈分站任主任达16年之久。
    戴晓莲:我以前听他(张子谦)说,他初到上海来的时候,经常去拜访郑觐文先生。那时候郑先生是上海大同乐会的会长,是上海民乐界的老前辈。郑先生的一些学生听了张子谦弹的几首曲子之后,觉得很奇怪,他演奏的节奏怎么会是这样的?我们从张子谦先生演奏的《龙翔操》中可以感觉到,广陵派的节奏是跌宕型的,以速度的变化来代替节奏的变化。当时郑先生就对学生们说:“你们都不懂,他(张子谦)的节奏是一种窍槛。”
    戴树红:郑觐文先生所说的“窍槛”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现在没有办法知道。但是联系上下文来看,他是否定学生的评价,说明它不是没有拍子,而是有拍子的,只是你们不懂而已。张子谦先生一听这话当然觉得很满意,感觉我们广陵派古琴在郑觐文这个国乐大师印象里是那么回事。或许有人不懂,会说节奏不准,其实这是肤浅的批评。
    樊愉:从古琴音乐演奏风格来讲,张子谦的广陵派风格是在句逗上。西方音乐讲的是乐句,而他的演奏是讲句逗。我们看古琴减字谱,虽然没有节奏节拍,但是它有句的划分。所以古琴演奏上,句的划分是一个单位,*突出的表现是张子谦演奏的《龙翔操》和《平沙落雁》。张老的苍老、冷隽,是一般琴人很难达到的。
    胡维礼:张子谦对人相当热情,有人到他家,总是很受欢迎。我常到他家弹琴。
    吴钊:用现在的话来说,张子谦先生是个快乐的老头,很风趣,谁去找他,他都很热情,你有什么问题,他都教你。老先生很可爱。
    戴晓莲:张子谦先生个子不是很高,又有点驼背,但他的双手非常大,非常有特点,很有力量且灵巧、活络,每个关节很突出。他86岁时弹琴,依然还能运指自如。
    樊愉:当时我就觉得他这双手很特别。后来我见到过第二个人,他们弹琴时手的姿势和神态都很相似,就是钢琴家霍洛维茨,我觉得这就是大师的演奏风范。
    李风云:我曾经写过一篇纪念他的文章《张子谦先生的小屋》,因为他生活、弹琴都在那间房间。虽然年纪很大了,但他每天弹琴,非常难得,也很感人。
    戴晓莲:有**他要开气窗透气,他三下五除二就一脚踩在凳子上,另一只脚踩在桌上,就把气窗开好了。这时他已是86岁的人了,动作之快让人难以想象。他越老动作越灵活。我看见之后就说:“你这个动作不要动,让我拍一张照片。”但这时他已经从桌子上下来了。一听我要拍照,他第二次再上桌子,拍下的这张照片是摆出来的样子,是专门给我拍照的。
    胡维礼:如果张先生觉得你弹得好,他就会说:“你弹给我听听,教教我。”张先生虽然资格老,却很谦虚。
    姚公白:张老住在徐家汇,我家在福州路。虽然他的年龄比我父亲大许多,但他几乎每个星期都到我家来。有一次他乘26路公交车在西藏中路下车时不小心跌了一跤,把腿摔断了,后来住院、动手术。那时他已是七十几岁了,尽管痊愈后张老较少出门,但他有时忍不住还会来。
    龚一:在教学中张先生始终有一个特点。如果学生弹得好,他就对你赞美:“你比我弹得好,这首曲子我不如你。”这方面给我很深的印象。他还有一个观念:“如果你超不过我,那你没有出息。”
    李凤云:他曾对我说:“如果管平湖、查阜西先生健在的话,他们的学问都比我大,你应该跟他们去学。”这使我非常感动。
    张子谦对这段时期的生活在他的《操缦琐记》里是这样记载的:
    “甲戌1934年秋,获交修水查阜西、庐陵彭祉卿两先生,同居浦左,朝夕聚晤,弦轸无虚日。越年复有今虞琴社之议。”
    ……
    目录
    前言金建民
    序洛秦
    上海城市音乐的历史索引(1843~1949)
    引言
    音乐年代
    音乐街道和地址
    音乐建筑和设施
    音乐人物

    大型音乐电视纪录片《海上回音》剧本
    丝竹乡音
    古琴雅韵
    犹太音乐家在上海
    美妙的咏叹
    百年乐队
    花样的年华(上)
    花样的年华(下)
    追忆音专
    爵士舞步
    海上钢琴师
    梵欧铃的故事
    剧院变迁

    编导手记胡建平

    附录:
    音乐的火种——纪念蔡元培先生林华、洛秦
    “海派”音乐文化中的“媚俗”与“时尚”-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歌舞厅、流行音乐与爵士的社会文化意义洛秦
    一、歌舞厅内外的形式和内容
    二、乐队、歌舞社团、流行歌曲和爵士
    三、“海派”音乐文化的本质:“媚俗”与“时尚”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