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来源抗生素的生物合成/云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三农通”服务平台系列丛书》:
迄今为止,很多异源表达系统已经应用于PKS生物合成,其中S.coelicolor因其遗传背景较为清楚而成为理想的异源宿主,人们通过去除相关的PKS基因簇构建了无背景干扰的宿主并构建了适用于很多放线菌的PKS表达载体,多种细菌和真菌的聚酮类化合物已经用该系统进行了高水平表达。在S.coelicolor中引入PKS途径的同时可以对PKS进行改造,从而更易产生非天然产物。通过组合生物学方法已经得到了一系列新的芳香聚酮类化合物和大环内酯物。
在E.coli中也成功了表达多种PKS,如Kealey等通过克隆PKS成功合成了6—甲氧基水杨酸;Watanabe等将前体AHBA合成的基因簇及合成利福霉素的关键中间产物的基因克隆到E.coli中并成功表达,为*终得到高效生产利福霉素的工程菌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格尔德霉素和利福霉素有着极其相似的生物合成途径,完全可能将该项技术应用到格尔德霉素的发酵生产中来提高其产量。虽然放线菌PKS基因的高GC含量所导致的密码子偏好有可能影响其在E.coli中的表达,但是使用含特殊密码子AGG(arginine)和CCC(proline)的宿主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