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进式人才培养体系之教育、管理、服务、活动跟进案例》:
三是通过课堂提问与讨论,引导学生关心“形势与政策”。每次上课前,都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讨论。比如,你注意到*近有什么新闻?习近平主席*近出访了哪些国家?中国南海又有什么新动向?等等,并进行讨论。通过引导学生课前阅读、课内听课和课后跟踪“形势与政策”等,促进学生自学。
四是通过课后检查,督促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相关知识。改变以往“形势与政策”单纯课堂讲授的方法,用“跟进式”的方法,及时跟踪学生课后活动,检查学生课后听广播、看电视等情况,到校图书馆报刊阅览室,抽查学生读报情况。教学团队还通过理论研究,深入探索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现实状况,发表了论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葛彦东,《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剖析了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现状,提出强化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意识的具体建议。
二、营造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氛围
我们认为,只有积极营造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良好氛围,才能吸引更多同学积极主动地学习“形势与政策”。教学中,一是编制学习参考书目,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每学期都要布置10本以上的阅读书目让学生选读。比如,每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文献选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并在适当时候组织学生分组交流阅读体会。二是组建学生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共同学习。区分文理科背景的学生,按专业、班级、寝室组建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突出学习**。把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同学组织起来,共同学习。一般情况下,每个班级组建4~6个学习小组。三是培养学生积极分子,带动同学开展活动。发挥学生干部、学生骨干的作用,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言,在课堂提问时主动回答问题,在课后活动中主动交流,带动同学们学习“形势与政策”。四是群发时事政策动态,及时传递有用信息。随着现代信息的不断变化,几年来,我们先后采取过用手机群发短信、用QQ发布消息、用微信传递信息等方式,把重大新闻事件及时传递给学生,近几年每年发布信息一百条以上。现在��更多的是采取微信新闻链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五是开展热点问题讨论,营造课堂学习氛围。近年来,我们先后围绕一些时政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同学们在讨论中加深了对“形势与政策”的理解,进一步营造了“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氛围。
三、创新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方法
学习“形势与政策”不仅仅是了解面上新闻,还要教会学生掌握自我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让学生掌握学习“形势与政策”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能力,才能增强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自觉性,形成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良性循环。经过实践研究,我们撰写了论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葛彦东,《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10期),总结提炼了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6种方法。一是政策解读的方法。主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如何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如何把相关政策进行比对,引导学生科学消化理解党和国家政策。二是时事宣讲的方法。**培育学生干部和学生骨干,集中培训党的+八大精神学生宣讲团,教会学生时事宣讲的核心、**内容,理解时事宣讲的理论性、通用性和实效性。三是会议精神领会的方法。比如,如何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如何理解“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布局等。提高学生领会会议精神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入性。四是政治关系分析的方法。通过深入讲解中国与美国、俄罗斯三角关系,讲解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向学生传授分析国际政治关系的方法。强调从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军事利益方面分析问题,强调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五是敏感问题判断的方法。2012年以来,围绕朝鲜核试验问题,国际社会一度紧张,美国和朝鲜剑拔弩张,有大打出手的趋势。围绕这一敏感问题,我们做出判断,朝鲜和美国打不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