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研究

  • 作者:袁耀辉
  •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1717526
  •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01日
  • 页数:209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研究》共分五章。**章简要介绍了《通俗常言疏证》的作者、成书、版本、编纂体例,并对“通俗常言”进行了初步的考辨。同时介绍了《<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研究》在编纂方面的一些基本特征。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的语源及流变进行梳理,介绍《<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研究》民俗语汇溯源的特征及溯源的方式。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所辑录的民俗语汇进行分类研究,这部分是《<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研究》的**和难点。
    《<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把《通俗常言疏证》所辑录的民俗语汇分为四大类,它们依次是物质活动类民俗语汇、精神信仰类民俗语汇、语言类民俗语汇和社会行为类民俗语汇。第四章主要从民俗语汇语义的角度和感情色彩的角度对《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的演变进行分析。第五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所体现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以体现其独特之处。
    文章节选
    《<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研究》:
    一、《通俗常言疏证》作者及辞书简介
    《通俗常言疏证》作者孙锦标,“根据现有资料,仅知其于清光绪己丑(1889年)、庚寅(1890年)年间,曾在常熟协署教读(见《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研究》《仙佛类》张仙条附记)。后受南通**实业家张謇之聘,任教于张氏家塾,张子孝若曾从之受业。民国后曾在南通省立第七中学任教(见南通籍画家王个簃著《王个簃随想录》),是一位多年以教读为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著作除《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研究》外还有《南通方言疏证》一书,出版于民国二年(1913年)”。①
    《通俗常言疏证》出版于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年),江苏省南通县(今市)翰墨林石印。除初印之石印本外,尚未见到其他古之版本。目前容易见到的是日本长泽规矩也根据日本公私庋藏的中国古籍中精选有关书籍二十种汇编而成的《明清俗语辞书集成》②所辑。现有中华书局于2000年出版的邓宗禹校点的《通俗常言疏证》一书。《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研究》就是以此为参考进行研究的。
    《通俗常言疏证》在内容上以民间较为通行的一般性的方言俗语作为调查、辑录和考证对象,按天地、天文、时日、地理、水火、宫室、朝署、家族、交际、亲戚、妇女、流品、鬼神、仙佛、释道、智愚、善恶、狱讼、头面、身体、言语、心意、贫富、人事、文事、武备、祸福、医病、死丧、货财、服饰、饮食、戏玩、什物、植物、动物等分为四十类,各一卷,包括重复辑录条目共计5978条,是当时辑录词条丰富的辞书之一。不仅内容丰富,同时在考证其出处及流变等方面也极为考究,为我们进行方言俗语研究特别是民俗语汇研究留下了**的文本。二、〈通俗常言疏证〉“通俗常言”考辨
    作者在“编者自识”中说:“常言之谓,为三等社会所常言,故文人学士、农工商贾、妇人女子,多有人人能道之者。他省亦然,不必限以方隅也。”①故所收极为通俗,不但为普通老百姓所熟稔,而且“文人学士、农工商贾、妇人女子”亦有所闻。该书所收的常言是**有广泛性的,不仅指一个地方,全国其他地方亦然。《现代汉语词典》对“通俗”的解释是:“浅显易懂,适合一般人的水平和需要:N化、语言~、~读物。”②对“常言”的解释是:“习惯上常说的谚语、格言之类的话,如‘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人勤地不懒’。”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以及《通俗常言疏证》一书辑录词条的实际,可以看到作者所收录的几乎都是民众所常见的、大众的、通俗的语词。作者在辑录这些语词时还列出了疏证,通过疏证可以看到这些语词的来源或应用,客观上对于反映当时社会的言语运用(尤其是通俗语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对于我们进行综合研究及考察语言的发展和应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目录
    绪论
    **章《通俗常言疏证》简介
    一、《通俗常言疏证》作者及辞书简介
    二、《通俗常言疏证》“通俗常言”考辨
    三、《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之特征
    (一)按照内容进行分类编排
    (二)分类之体系较为详细
    (三)倾向于口语词的考证
    (四)溯源为主的解说方式

    第二章《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溯源
    一、《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溯源之特征
    (一)求实于实事
    (二)撷自于书证
    二、《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溯源之方式
    (一)源于物质民俗
    (二)源于社会民俗
    (三)源于精神民俗
    (四)源于语言民俗

    第三章《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分类
    一、物质活动类民俗语汇
    (一)物质生产类民俗语汇
    (二)物质生活类民俗语汇
    二、精神信仰类民俗语汇
    (一)自然崇拜类民俗语汇
    (二)鬼神信仰类民俗语汇
    (三)宗教信仰类民俗语汇
    三、语言民俗类民俗语汇
    (一)吉祥语
    (二)委婉语
    (三)称谓语
    (四)隐语行话及其他
    四、社会行为类民俗语汇
    (一)人生礼节类民俗语汇
    (二)岁时节日类民俗语汇
    (三)游艺竞技类民俗语汇
    (四)习俗惯制类民俗语汇

    第四章《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演变
    一、《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语义之发展变化
    (一)民俗语汇语义之继承
    (二)民俗语汇语义之变异
    (三)民俗语汇语义之隐退
    二、《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感情色彩之发展变化
    (一)褒义民俗语汇贬义化
    (二)中性民俗语汇贬义化

    第五章《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特征
    一、民俗语汇辑录数目之众多
    二、民俗语汇书证多出自宋元
    三、民俗语汇多在形式上相同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论文类
    附录《通俗常言疏证》词目列表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