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灵山亲承:浙东天台宗佛教文化研究中心论文集
QQ咨询:
有路璐璐:

灵山亲承:浙东天台宗佛教文化研究中心论文集

  • 作者:释门一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518804870
  •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 页数:218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灵山亲承:浙东天台宗佛教文化研究**论文集》是“浙东天台宗佛教文化研究**”**届研究班学僧们所著之首部论文集。主要是丛林一体化,解行并进,专攻天台教观的修学模式下培养的具备传统素质现代僧才之佳作。论文集结括天台三大部之核心,阐发天台宗经典之要义,教观枢纽端蕴其中,可为深入大部之导引,学修之启发。
    文章节选
    《灵山亲承:浙东天台宗佛教文化研究**论文集》:
    所谓“十如是”即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悉具诸法实相之本体。如是相,相是指相状,能在外部可以分别得出,即十界苦乐的形相,能很明显地现示,使见者一目了然;如是性,性是不改义,即指潜伏在内心的自性,如草木中,具有火性,虽不能见,但遇触发因缘,即能烧尽等;如是体,体是实质义,能统摄相、性,即十界之体是五阴色心的体质;如是力,力是堪任义,在主体上,具有潜在的力量,能保持不被外敌侵扰;如是作,作是构造义,依力量所起的作用,尽得运行自在;如是因,因是招感义,依因而成就果,故习因是生果的亲因,即指生十界果报的直接原因;如是缘,皆是缘由义,为有因而加助缘之间接原因的增上缘;如是果,果是克获义,依据习因所成之果。换言之,即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的等流果;如是报,报是酬因义,由一期相续的异熟果报,所引起之后世报。换言之,即因有善恶之异,为之所成熟的无记果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本是指相,末是指报,由如是相起乃至如是报的所归趣,��三谛实相的究竟平等。
    关于十如是,在智者大师之前,就有光宅法云大师,于其《法华义记》卷二中解释到,“权智所照三三(教、权、人)境为诸法,实智所照四一(教、理、权.人)境中,理一为实相。诸法有性、体、力、相、作等五句,至于实相,有因、缘、果、报四句,本末依相为本、依作为末,结示权智之境。”又北地论师云,“三乘法,皆有相性果报本末也。”玄畅法师,即以佛陀的妙十力加以配合,显示相、性等法义。
    对上述的论述,智者大师曾评为“文虽美丽,理即不通,’。何以故?因诸法不限于三乘,实相更是遍通,故不能局限以三乘为权,唯佛为实之偏见。再者,凡夫亦具实,佛亦有权,才是合理的论调.o于是智者大师严格地评斥,若以唯认前五如为凡夫,后五如为佛的配置,更有问题!因为凡夫无实故不能成佛,佛若无权即不可称为正遍知。故智者大师,据以正理的立场说,凡夫悉具十如是,因十界即论通十如是。如若以五权四实,或限于三乘,或五权五实,或约唯以佛界的论调,在天台教学是不能允许的。
    总之,智者大师认为,十如是之前的九是别,后一是总,别必纲入于总,总能摄尽别,总别相即,十如互摄,则赅收十法界的色心依正,融会染净迷悟而统事理之不二,则权实一如,现诸法实相的妙趣,得究竟平等,无次第隔别,而妙证圆融无碍自。
    四、世界观
    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只说百界千如,然至讲《摩诃止观》观不思议境时,就扩大其思想体系,显现一念三干说的*高理论!即由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动作、思想的一举一动中,具足三干种的世间。但这种论调,绝不是离现实的空想,乃针对人心的念念不断的思惟,称为诸法,这诸法的一一,仍俱一切法,即心法佛法众生法的三法同格的互通,配合于三种世间以阐明三千实相为原理。
    所谓三种世间是五阴、众生、住处。五阴是由人之宿业的所感,现以依正二报的五阴为元素。众生世间乃以五阴所成,其所受的正报众生,由业惑(业_一直接、惑一间接)导之生有的延续,且从迷悟种种相的差别而显明十界的相成。住处世间,或云器世间、国土世间,即指众生所居住的大地,属依报。
    上述三种世间,智者大师以特殊的见解,论述各具十如是,且对于实践修道体验,成立三千诸法,诠显一念心的当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由思惟观炼薰修,能成就法身、解脱、般若的三德秘藏。智者大师更将三千的构造,分以理具事造,但其实际却是同一法,是为容易了解的方便而假立名称而已。如针对诸法本体,就成理具,若以随缘现前的诸法论之,即属事造,其实事即理,理即事,心物不二的一如现象为特色。故一念三千即具空、假、中的三谛,俱为能造、所造;互为能具、所具,成为首尾一贯的不可思议性具理论为**。
    由此可知,智者大师的晚年,乃超越传统思想,妙得大乘菩萨的大悲、中道的实践观行,强调一念为根据,展开一念具十法界、百界千如的三干世间的妙观。换言之,谓由饿鬼至佛陀,其一念的所含,森罗万象,皆具实相的本体,故智者大师才以有形的世间智,导至趋入超越世间的无分别智——般若智为现前境,以离有执杂染境,作为净化世间的目的!由此,可见看出智者大师的伟大,以及其用心良苦的精神。
    ……
    目录

    修学《摩诃止观》提要
    略述《摩诃止观》之五略大义
    修真心观与妄心观之初探
    论鸯倔摩罗弥杀弥慈
    浅论真心观与妄心观
    十不二门之浅探
    浅论妄心修观的利益
    浅论山家派和山外派的分歧
    浅论十不二门之各门心要
    修真心观与妄心观的差异
    台宗真一心观、妄心观之略见
    论教观初机实践
    试述天台宗止观之二十五方便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