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虚拟存在的美学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虚拟存在的美学研究

  • 作者:杨建生 吕在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89630
  •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01日
  • 页数:267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虚拟存在的美学研究》立足于对技术视域中的虚拟存在作美学研究,**解构了虚拟存在的基本性质、虚拟存在成为审美对象的社会背景、虚拟审美的价值、虚拟图像的审美特征、虚拟设计的审美运用、虚拟文化的审美体验、虚拟艺术的审美创造、虚拟消费的审美心理等文化现象。
    文章节选
    《虚拟存在的美学研究》:
    二、信息传播技术的审美实践形态
    将信息传播技术化入到以特定的符号标识领衔的实践形态中,我们便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正是信息传播技术的形成,加速了虚拟存在成为审美对象的进程。
    1.数字化符号的形成奠基了虚拟存在的形态发展空间
    人类早就发现,精神意识在被符号物化为精神文化的过程中,会有相当多符号的表征功能是单一的,声音符号不能完全表征视觉图形意义,图形符号不能完全表征理性逻辑意义,文字符号不能完全表征形象情感意义等等,以至于人类的精神意识在转化为精神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完整的缺失状态。人类只有找到或发明出能够完整表征精神意识、又能为大众接受的符号,才能建立起精神意识与物质之间的直接联系。到了19世纪40年代,科学家证明了采样定理(即在一定条件下,用离散的序列可以完全代表一个连续函数),从而为人类数字化表征符号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其后发展起来的数字化技术,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诸如语言的、声音的、图形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由二进制代码构成的数字、数据,即数字化模型,并引入计算机统一处理。在计算机中,执行这个转换任务的通常称之为模数转换器。顺便提及一下,“���字化”这个提法源出于英文(digital),在国内广泛传播主要得益于《数字化生存》中译本的出版,书中的英文digital被译为“数字化”。根据“简单为美”的美学原理,数字化技术用“0”与“1”的简单数码来表征人类一切理性与感性的精神意识,恰恰符合了这一条美学原理。简单的数模形式却能够表征包括数字、文字、图像、语音及可视世界的各种精神文化信息,数字化符号就成了人类有史以来*具转化效率的表征符号。数字化技术不仅帮助人类成就了大批量的精神文化消费实践态存在资源,同时也有效帮助着大众实现精神文化消费。用数字符号来转化精神意识的技术,通常就被称之为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促成了人类表征精神意识符号的统一,使人类精神意识得以普及性、完整性地转化为精神文化,从而大大提高了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效率,成为虚拟存在审美实践形态的符号奠基。
    2.电子传媒通道的形成打通了虚拟存在自由传播的渠道
    在电子传媒技术发展起来之前,人们传播信息基本上依靠交通工具将书籍、信件、艺术品、演出等直接送达需要者面前。这种状态随着电子传媒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突破。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在《第二媒介时代》一书中指出:“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入以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和电话的结合,一种替代模式将很有可能促成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的产生。该系统将是对交往传播关系的一种全新构型。其中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界限将不再泾渭分明。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正跃入视野。”所谓**媒介技术,主要指网络传输功能发展起来之前的电子传媒技术,包括设备及其产品,以及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通常指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和光碟等等。所谓第二媒介技术,主要指声像同步的数字化生成、网络传输技术。电子传媒改变了传统的送达和面呈信息的传递方式,利用电子信号的发射、接收功能,将信息变形为电子信号在空间实现远距离传递。只要符合空间信号的发射、接收原理,既可凭有线传递,也可凭无线传递。其技术核心在于突破了传统精神文化信息传递固有的空间存在距离和速度障碍,同时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大量复制和同步大量传播,使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在社会变革意义上,突破了传统精神文化固有的精神束缚,使得精神文化的建构门槛大大降低。一方面,致使常年藏身于象牙塔内的精神文化能够扩散到人民大众中间;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全体人民共建精神文化的技术手段。由此可见,正是第二媒介时代精神文化的新传媒方式彻底解构了精神意识的隐匿性,开创了精神文化融人大众化消费领域的具体途径。
    ……
    目录
    导论
    **章 虚拟存在的概念及其审美实践
    **节 虚拟存在概念的界定
    一、虚拟词义
    二、虚拟存在的弱物质存在性质
    三、虚拟存在概念与“虚无”等概念的区别
    第二节 虚拟存在审美实践视域
    一、虚拟存在审美实践视域的认识导向
    二、虚拟存在审美实践视域的展示考察
    三、虚拟存在审美实践视域的学术立场
    第三节 虚拟存在审美实践载体
    一、虚拟存在审美实践载体的仿像性质
    二、虚拟存在审美实践载体的视像构成及其特征
    三、虚拟存在审美实践载体中语言的作用

    第二章 虚拟存在成为审美对象的社会背景
    **节 符号记载文明的历史进程背景
    一、机体符号化表征
    二、语言符号化表征
    三、视像符号化表征
    第二节 信息传播技术大发展的背景
    一、信息传播技术的审美实践动因
    二、信息传播技术的审美实践形态
    三、信息传播技术的审美实践功用
    第三节 消费社会逐步形成的背景
    一、消费社会推动了虚拟存在文化消费资源的极大增长
    二、消费社会推动了虚拟设计领衔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
    三、消费社会推动虚拟审美意识快速融入现实生活

    第三章 虚拟存在审美(虚拟审美)的价值
    **节 虚拟审美价值的认同
    一、审美价值的认同原理
    二、与传统文化审美对象的区别
    三、文化消费中的审美功用性价值需求
    四、文化创造中的审美功用性价值需求
    第二节 虚拟审美价值的衡量
    一、回归货币化衡量的经济领域
    二、货币化衡量的意义和条件
    三、货币化衡量的基本方向和手段
    第三节 虚拟审美价值的评价
    一、文化审美价值的特征及盲区
    二、文化审美价值评价标准
    三、审美价值评价路径

    第四章 虚拟存在图像(虚拟图像)的审美特征
    **节 虚拟图像审美的意义介入
    一、照片图像
    二、摄像图像
    三、数码图像
    四、动漫图像
    五、人机界面图像
    六、视频(含VCR)图像
    第二节 虚拟图像审美的感性显现
    一、虚拟图像感性显现的物质条件
    二、图像感性显现的形式构成
    三、图像感性显现的感觉通道
    第三节 虚拟图像审美的互动展开
    一、审美互动的界面平台
    二、审美互动的创造本质
    三、审美互动的过程展开
    ……
    第五章 虚拟存在设计(虚拟设计)的审美运用
    第六章 虚拟存在文化(虚拟文化)的审美体验
    第七章 虚拟存在艺术(虚拟艺术)的审美创造
    第八章 虚拟存在消费(虚拟消费)的审美心理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