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下)/2017甘肃行政学院智库研究报告
QQ咨询:
有路璐璐: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下)/2017甘肃行政学院智库研究报告

  • 作者:刘进军 何元锋 王伟
  •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6051771
  •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01日
  • 页数:411
  • 定价:¥7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编辑出版《甘肃行政学院智库研究报告》系列成果,是甘肃行政学院举全院之力打造全国高水平特色行政学院、陇上高水平理论研究平台与陇上核心高端智库的重要举措。我们期待此举能为强化学院科研基础地位、提高理论和政策研究水平、促进学院新型特色智库建设搭建常态化载体和重要支撑平台。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独立办院,奋发有为。甘肃行政学院筹建于1989年,1990年正式挂牌成立,是全国31个省(市、区)中少数自成体系、实行独立办院的省级行政学院之一。学院是甘肃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是甘肃省干部教育和公务员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培养公共管理人员和政策研究人员、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公共行政理论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党委和政府决策咨询的思想库。建院27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的办院方针,充分彰显行政、教学科研咨询“三位一体”、开放办学特色,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能力素质、增强公仆意识为**,不断深化各项制度改革,着力从严治院,强化管理,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2017年4月15日,甘肃行政学院实现了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在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
    文章节选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下)/2017甘肃行政学院智库研究报告》:
    一、甘肃贫困农民走出代际传递的比较优势、不利因素及原因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1.贫困
    一般认为,贫困是指人们生产和生活资料缺乏,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低标准。该定义既可用于定量即**贫困,也可用于定性即相对贫困的描述。**贫困是指人们的收入达不到*低生理需要,相对贫困是指达不到社会公认基本生活水平线,远低于正常生活水平的群体,相对贫困普遍存在于各个社会中。贫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和地域的概念,它会随着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体系和不同学科对贫困的定义和看法是不同的。在同一**的不同时期和地区,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贫困的性质、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也会有所不同。可以说,对贫困问题认识的深化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于社会福利、平等和基本人权、生存权认识的深化而逐步深化的。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我们对贫困的界定是:贫困不仅包括由于自然环境的贫瘠及经济生活的穷困所导致的物质生活不能维持在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低生活水平,而且还包括精神生活的贫乏、参与基本社会活动的机会,个人和家庭发展机会、权利的匮乏等。
    2.贫困代际传递
    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不利因素,在家庭内部由年老的一代传递给年轻一代,尤其是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童年或成年后重复其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各种不利因素并将贫困和这些不利因素继续传递给下一代的一种状态。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不利因素可能在一定的地区或**范围内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按照社会学中代际社会流动理论,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实际上反映了社会中代际之间垂直流动率及流动机制的问题,体现了社会学对贫困问题本质的认识。即在一个社会流动率较高的“开放的社会”中,个人有较多向**动的机会,穷人及其子女也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摆脱贫困。反之,在一个流动率较低的“封闭社会”中,穷人的子女成为穷人的可能性则大得多。我国有的学者对失业与贫穷的世代循环做了简要分析,他们认为:上辈人贫穷,下一代人常常是健康与教育水平较差,健康与教育水平较差的下一代只能从事低技术与体力劳动,因从事的是低技术与体力劳动,收入低而且容易失业,造成收入的中断。因为收入低尤其是失业造成收入中断,使其下一代仍然处于贫穷的境地,如此往返循环。
    (二)甘肃贫困农民走出代际传递困境的比较优势
    1982年,**在我省定西、河西和宁夏西海固启动“三西”扶贫建设,拉开了全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序幕。甘肃省从一开始就是全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为全国扶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过30多年的努力,甘肃省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11年,我省出台了《甘肃省扶贫开发条例》,促使扶贫工作走上法治化道路;我省还建立了财政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开展对口帮扶、东西协作,使扶贫工作由单一部门主导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全方位转变。2012年以来,全省开展“双联”行动,各双联单位把*重要的干部资源配置到*贫困的村和*贫困的户。总投入产业培育资金344亿元,培训农民334万人次,帮办实事67万件。“1236”行动实施后,我省进一步明确扶贫开发目标、任务与**。通过改革财政资金投入办法,撬动金融资本参与扶贫开发。
    经过多年扶贫开发,我省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2015年又制定了“1+17”精准扶贫方案,方案明确了今后的脱贫目标,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其中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到2020年,我省贫困地区要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贫困,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尤其党的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大的政治任务和工作**,紧紧围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贫困人口逐步减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工作**,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掀起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热潮。全省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692万减少到2016年的2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15%,58个片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747元增加到5200元,年均增长15.1010.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目录
    一般项目
    甘肃贫困农村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脱贫致富的对策研究
    甘肃贫困农民走出代际传递困境问题研究
    深入推进甘肃省工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甘肃民族地区基本养老服务问题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对策研究
    加快建设甘肃(武威)国际陆港的对策建议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案例研究
    兰州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研究报告
    对法治、教育、舆情的思考——以永昌“12·30”群体性事件为例
    甘肃省精准扶贫的模式研究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联动机制研究
    甘肃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甘肃特色文化与文化强省建设的关联性研究
    “社会互构论”视域下的甘肃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打造甘肃精准扶贫升级版研究

    青年项目
    民间组织在农村贫困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与路径选择
    社会组织参与灾害应急管理作用发挥研究
    大数据视野下的兰州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研究
    甘肃县域电商发展案例研究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教师队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一以甘肃行政学院为例
    甘肃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研究
    生态文明视角下甘肃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研究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