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土家族风俗志
QQ咨询:
有路璐璐:

土家族风俗志

  • 作者:杨昌鑫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11898
  • 出版日期:1989年05月01日
  • 页数:205
  • 定价:¥2.4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0111898
    • 作者
    • 页数
      205
    • 出版时间
      1989年05月01日
    • 定价
      ¥2.4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各种风俗习惯的一门学科,它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目前,这一学科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引起了国内处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为了适应我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出版了大型丛书《民俗文库》,并为此成立了编委会,这套丛书将着重介绍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婚姻、家庭、村落、岁时、节日、丧葬、宗教、道德、礼仪、口头文学等风俗民情。为了推动民族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从书还将适当地收入国内外有疳在民俗学的专著和译作。
    文章节选

    土家族世代生息繁衍在我国西南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据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有2,832,743人(1982年),主要聚居在湖南西北部、湖北西南部、四川东南部和贵州东北部交界接壤地区。据史载,土家族先民巴人,不但有民族语言,而且还有了民族的文字雏型——手心文。土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虽没有本民族文字,但都通晓汉语和通用汉文。现在,湘西北酉水和武水流域部分县的村寨,约有二十万人,仍使用土家语。
    土家族祖祖辈辈聚居在湘鄂川黔边地区,长期与各民族交往,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宋代封建王朝,在土家族地区开办汉学教育,将汉族璀灿的文化,传播开来,使土家族文化飞跃发展。现今土家族聚居的地区,无处不留有名胜古迹和文物。有雄奇千古的城堡,有建筑雄浑的寺庙,有闪耀民族智慧之光的岩画、雕刻,还有年代久远的历史证物。象在我国文化史册上,享有很高历史地位的巴氏剑、手心纹、军乐虎钮锌钎,川���、三峡和酉水流域的岩墓葬、船棺葬、悬棺葬,耸立在永顺县土家族山寨王村的溪州铜柱,重达五千斤,高丈二尺,入地六尺,形为八方,镌刻土家族酋长彭仕愁与楚王马希范盟约,从后晋天福四年铸立以来,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但毫无剥蚀磨损,雄姿不减当年,实属我国古代铸铜之珍品,被国务院列为****保护文物;南宋绍兴五年建的土司城、祖师殿、玉皇阁,明代建立的翼南牌坊,康熙年间竖的德政碑,嘉庆年间开业的玉皇洞石窟,等等胜迹,堪为土家族民族文化的代表。
    灿烂的民族文化,铸造了优良的民族性。土家族人民天性劲勇,体魄健壮;履险如夷,捷足如飞,渔猎牧耕,不畏风霜,不避雨雪,骁勇异常。为人醇谦朴实,忠厚善良,交朋结友,重情尚义;磊落光明,守信自约,生活崇俭尚朴,鄙弃淫逸**,贵名节如生命。客至家,热情大方,尽管终年所食多为荞麦,包谷等杂粮,但定煮大米,捕鱼猎禽,杀鸡宰鸭,备酒招待。不问客人好不好酒,善不善饮,非斟上三大碗,方表情深意厚。遇上竖屋安梁,婚丧寿诞,乡邻亲友,慷慨解囊相助,毫不吝啬。颇有纯朴之古风。至于农耕守牧,劳弱力薄之家,群相代耕,不计劳酬,团结互助之美德,世代承袭。善歌善舞,好挑花绣织,传为民族审美情操的优良风习。
    对土家族古朴的民族风习,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有首竹枝词写道:
    苗民土客住溪州,
    质朴纯良境*幽;
    听得康衢歌一曲,
    采风人爱古风流。
    ……
    目录
    古老的民族 灿烂的文化
    一 土家祖先哪里来
    云贵中神蛋生先祖
    吞吃仙桃怀身阴云
    禁吃鱼卵有渊源
    公虎土语呼“利巴”
    二 姓、氏、家绘古画图
    见面相称无姓氏
    图腾生出古姓来
    枝繁叶茂分姓氏
    分堂论字排班辈
    讲古传普重家风
    “葱不分不长,家不分不发”
    “乱亲不乱族”
    三 情义人品重千金
    “为人之道,情义为本”
    邀会济危胜手足
    四 质朴淳厚古风流
    村落一座史一页
    村规寨约须严守
    依山傍水楼更秀
    “立百代基业,安千载龙阁”
    服饰喜斑谰
    山珍野味尽佳肴
    五 人的一生四大礼
    祈祷长命富贵
    贺喜鸾凤和鸣
    祝福百岁有鱼(余)
    同庆“老龙归山”
    六 住在山里有山俗
    刀耕火种 烧遗风
    世传谣谚 春种秋收
    鸣锣驱兽护庄稼
    饲养猪牛俗规多
    “赶山”归来敬“媒山”
    有路皆盘山 走路苦有乐
    无水不悬流 行船击鼓锣
    “看取赤鳞刚六六”
    卖蛋买盐去赶场
    “闺女人人会绣花”
    七 五彩缤绘的民族节日
    八 独具风情的民族歌乐
    九 社鼓咚咚舞婆娑
    十 一幅山里风采的文体画卷
    十一 原始古朴的宗教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