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鲁迅爱过的人
QQ咨询:
有路璐璐:

鲁迅爱过的人

  • 作者:蔡登山
  •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 ISBN:9787807413240
  •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 页数:189
  • 定价:¥23.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7413240
    • 作者
    • 页数
      189
    • 出版时间
      2008年05月01日
    • 定价
      ¥23.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鲁迅研究专家王得后、**文艺评论家解玺璋、**演员濮存昕,联袂**!
    一个内心柔软的鲁迅,一个大爱如渊的鲁迅。台湾文史散文作家蔡登山,继《张爱玲的色戒》之后又推新作。他漫游在历史的深处,于鲁迅温暖的笑意里,看苍山云海,世道人心;似平常的心,“同情的理解”,讲述旧时代前辈人爱情的困苦与两难的处境。
    作者从一个台湾学者的角度剖析文坛斗士——鲁迅内心柔弱的一面。作者通过对与鲁迅实际接触过的人的观察研究,鲜活、逼真地提供认识鲁迅的另一个视角。
    蔡登山漫游在历史的深处,以平常心,“同情的理解”,讲述大师鲁迅爱情的困苦与两难的处境。更讲述鲁迅的兄弟情、父子情、友情、人情……娓娓道来的是鲁迅和许寿裳、台静农、萧红、曹聚仁和内山完造的情谊,将一向予人“睚眦必报”印象的鲁迅,温柔、博大的内心世界呈现给读者。
    文章节选
    **章 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鲁迅与朱安
    曾经有人这么质疑:鲁迅、胡适等一些号称是“五四”时期反封建的旗手,在他们人生的旅途上,却成为封建礼教的屈从者。尤其是他们的婚姻,几乎无一不是接受传统礼教的包办婚姻,以他们对礼教的反叛,再加上他们留日、留美,受异邦文明思潮的洗礼,却接受教育程度极低、甚至目不识丁的女子为妻,岂不是可怪也欤?
    殊不知,鲁迅诸人,其强烈反传统主义者,终成为传统之奴隶,其根源在于它们几乎无一不是“寡母”抚育有成之孤儿。父亲的早逝,孤儿寡母的困苦生活,使他们对母亲产生了一种任何情感都无法取代的“寡母抚孤”情结。而尽管它们从理智上清醒地意识到母亲为他们所做的事不合道理、不近人情,但往日生活中对母亲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对母亲抚孤的艰辛,令他们产生对母亲意愿的无力反抗。鲁迅曾说过,“母爱差不多是伟大而盲目的”,这是凝聚多少生命体验的肺腑之言。而胡适更形容,母亲犹如“放高利债的债主”,他们这些孤儿终其一生都无法偿还这笔债务。于是尽管有百般地不愿意,他们也只能听凭老人家的安排了。胡适曾于婚后不久向好友胡近仁透露心中的话:“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若不为此,吾决不就此婚,此意但可为足下道,不足为外人言也。)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吾之所以极力表示闺房之爱者,亦正欲令吾母欢喜耳。”而鲁迅对于母亲一手安排的婚姻,也没有半点反抗。后来他曾对好友许寿裳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事母至孝”,成就他们的传统美名,但换来的却是他们在爱情上的悲剧——两个毫无感情的人的终身厮守。胡适还算不错,还生儿育女;而鲁迅与朱安则过着徒有夫妻之名的无爱日子。鲁迅明知无爱,却又不得不接受,究其原因,他日后说,一是为尽孝道,他甘愿放弃个人幸福;二是不忍让朱安作牺牲,在绍兴,被退婚的女人,一辈子要受耻辱的;三是他当时有个错觉,在反清斗争中,他大概活不久,因此和谁结婚都无所谓。就这样他和朱安过着“无爱”的夫妻生活达二十个春秋。
    因之,他们更渴望自由恋爱蛊魅的诱惑,所以胡适订婚赴美留学期间,除了和康乃尔大学教授之女韦莲司迸出的火花外,他还追过也是留美的中国才女陈衡哲。虽然两次恋情都在外在环境或内在道德意识下,使得“发乎情,止乎礼”而不得不中途结束,但不能太伤母亲的心,或许也是他考虑的因素。因此当胡母去世后,胡适再发生第三次恋情时——与曹珮声,就显得是那么炽热与强烈。虽然*后在元配江冬秀的以“死’,相逼下,并没有成功,但曹珮声永远是胡适心头“吹不散的人影”。而鲁迅“无爱”的婚姻背后,却是他甘愿过着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达20年(这也显示出他惊人的意志力),但在潜意识深处,他并没有放弃对真正的爱情理想的渴求。因此到了1925年在许广平明显占主动的情况下,他们终于自由地结合了。虽然这是鲁迅生命的*后10年,但“十年携手共艰危”,相濡以沫见真情,不能不说是迟来的幸福。
    “寡母抚孤”,母亲为儿子做出巨大的牺牲,她们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到对儿子的爱中,她们认为儿子的命运,该完全掌握在她们自己的手中,因为她们要给孩子的是*好的。于是就像鲁迅的三弟周建人回忆的:“母亲极爱我大哥!也了解我大哥,为什么不给他找一个好媳妇呢?为什么要使他终身不幸呢?——那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她)认为朱安一定胜过她所有的侄女、甥女。”于是她们的“爱之,适足以害之”,这恐怕是这些挚爱子女的母亲们,所始料未及的。而这种母爱,遂成为子女“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于是鲁迅、胡适诸人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无情批判,也许正是从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中,而体会到封建文化的腐朽性。因为不能说自己母亲的不是,所以便控诉天下的父母;因为不能指责自己母亲的专横,所以便控诉礼教吃人;正因为不能对自己的母亲发难,因此他们对社会的抨击,就更声嘶力竭、铿锵有力了。
    当然,鲁迅曾为了尽到孝心,而不愿背逆母亲,接受与朱安的婚姻,但他无法做到与朱安过美满幸福的生活,实际上仍是伤了母亲的心;尤其是母亲更因这不幸的婚姻而愧疚多年。据曾经和鲁迅一家住在一起的俞芳的回忆说,鲁迅母亲有一次和她谈起鲁迅、朱安两人的关系时,言语中颇多后悔之意,并说因为这件事,周作人、周建人的婚事,她都没有再作主。鲁迅此时此刻似乎是把他深爱着的母亲,推向了永无休止的精神酷刑之中。而另一方面,鲁迅与朱安“无爱”的夫妻生活,对一个女性而言,又是一个多么大的伤害。终其一生都在关注和探索女性的真正解放的思想家,却无力摆脱封建传统强迫他一手制造一个“活寡”的可悲命运,这不能不说是造物者的“残酷”!!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了。次日在北京的《世界日报》上题为《周夫人述悲怀》的报道说:“鲁迅除有爱人许景宋女士(按:许广平)及一子,随同在沪外,北平西三条二十一号寓所,尚有八十余岁老母,及妻朱女士。此处周家已寄寓十余年,鲁迅生前在北平时,即寓于斯。其寓所为一小四合房,记者投刺后,即承朱女士延入当年鲁迅之书斋接见,室中环列书箱书橱甚多,东壁是鲁迅速写像一帧,陈设朴素。朱女士年已届五十八岁,老态龙钟,发髻已结白绳,眼泪盈眶,哀痛之情,流露无遗。记者略事寒暄后,朱女士即操绍兴语谈前两周接其(指鲁迅)由沪来信,索取书籍,并谓近来身体渐趋痊复,热度亦退,已停止注射,前四日又来信谓体气益好。不料吾人正欣慰间,今晨突接噩耗,万分悲痛。本人本拟即日南下奔丧,但因阿姑(按:指鲁瑞)年逾八旬,残年风烛,聆此消息,当更伤心,扶持之役。责无旁贷,事实上又难成行,真使人莫知所措也。记者以朱女士伤感过度,精神不佳,不敢过事长谈,遂即告辞。”次日《北平晨报》介夫写了《中国名作家鲁迅夫人访问记》报道了朱安在北平为鲁迅设灵堂,另周作人谈鲁迅的“个性偏强”,并说不拟赴沪奔丧。
    鲁迅逝世后,好友许寿裳为撰写《鲁迅先生年谱》,特写信给许广平说:“年谱上与朱女士结婚一层,不可不提,希弟谅察。关于弟个人婚事,裳拟依照事实,真书‘以爱情相结合……’并于民七特标‘爱情之意见’一条,以示豫兄前此所感之痛苦。言隐而显,想荷谅解,如尊意以为未妥,仍可修改,务请相示为盼。”许广平在接到信及年谱草稿后,认为:“朱女士的写出,许先生再三声明,其实我绝不会那么小气量,难道历史家的眼光,会把陈迹洗去吗?关于我和鲁迅先生的关系,我们以为两性生活,是除当事人之外,没有任何方面可以束缚,而彼此间在情投意合,以同志一样相待,相亲相敬,互相信任,就不必要有任何的俗套。我们不是一切旧的礼教都要打破吗?所以,假使彼此间某一方面不满意,绝不需要争吵,也用不著法律解决,我自己是准备著始终能自立谋生的,如果遇到没有同住在一起的必要,那么马上各走各的路……”因此她希望许寿裳那充满善意而且是事实的两句话,“以爱情相结合,成为伴侣”,就直接改为“……与许广平同居”,即可。
    1937年7月2日,朱安请鲁迅的学生、挚友宋琳代笔写一封全权委托书给许广平——
    景宋女士:闻先夫鲁迅遗全集全部归商务印书馆出版,姊甚赞成,所有一切进行及订约等事宜,即请女士就近与该书馆直接全权办理为要。女士回平如有定期,祈先示知.以免老太太悬念。其余一切统俟面谈。
    此颂时祺并祝婴儿健康!
    姊朱氏裣衽七月二日
    这其间许广平虽处艰难困厄中,仍全力筹措,按月供给北平的婆婆和朱安夫人一百元,从未间断,如鲁迅生前一般。尤其是后来。全集印出,许广平总共得到四千多元版税,她马上拿出一千三百多元,作为周老太太和朱安夫人的生活费,剩下的还了鲁迅的药费和治丧费,再剩下的,才是她和海婴的生活费。
    1944年8月25日《新中国报》刊出一则消息说:“鲁迅先生在平家属拟将其藏书出售,且有携带目录向人接洽。”许广平十分震惊,马上在9月10日的《申报》上发表《许广平关于鲁迅藏书出售问题启事》,郑重指出:“鲁迅先生终生从事文化事业,死后举国哀悼,故其一切遗物,应由我全体家属妥为保存,以备国人纪念。况就法律言,遗产在未分割前为公同共有物,不得单独处分,否则不能生效,法律有明文规定。如鲁迅先生在平家属确有私擅出售遗产事实,广平等绝不承认。”但此事对朱安而言,确实有苦衷,9月23日,她请人代笔,给内山先生写了一封信中说:“到了日暮途穷的现在,我也仍旧知道名誉和信用是很可宝贵的。无奈****的生活压迫,比信用名誉更要严重。迫不得已,才急其所急,卖书还债,维持生命。倘有一筹可展,自然是求之不得,又何苦出这种下策呢!”
    1945年12月19日,北平《世界日报》刊登了署名为“海生”的一篇文章,呼吁人们“为鲁迅先生的遗族和藏书尽一点力”。同月29日《世界日报》编辑部,派出记者去拜访朱安,并转达读者的慰问及转交因云先生的捐款。在31日刊出的采访报道如下——
    一盏昏黄的电灯,先让我看清楚的是桌子上的饭食。有多半个小米面的窝头摆在那里,一碗白菜汤,汤里有小手指粗的白面做的短面条(有人管这叫“拨鱼”),另外是一碟虾油小黄瓜,碟子边还放著虾油醃的尖辣椒,一碟醃白菜,一碟霉豆腐。这就是鲁迅夫人当天的晚餐,没有肉也没有油,没有一个老年人足够的营养! 夫人的个头很矮,一身黑色的棉裤袄,在短棉袄上罩著蓝布褂,褂外是一件黑布面的羊皮背心。头发已经苍白,梳著一个小头,面色黄黄的;但两只眼,在说话的时候,却还带著一闪一闪的光芒。
    我先说明了来意,鲁迅夫人连说了好几个“不敢当”,并叫我向一切同情关切鲁迅先生和她本人的人们道谢。以后,我就把因云先生的那封信和所附的法币四百元拿出来。夫人把信接过去,到房外找同院的一位先生给看了看,回来说可惜没有姓,同时好像也不是真名。对那四百元,却始终不肯拿,只说盛意是可感的,但钱却不能收,因为生活一向是靠上海的许先生(按即许景宋女士)给她带钱,没有上海方面的同意,另外的资助是不好接取的。据说:由于前几天朱、徐两先生的好意,夫人已经给上海写信去了。
    鲁迅夫人又说,*近曾收到沈兼士先生送来的一笔款子,是国币五万元。这笔钱,本来是上海的许先生托沈先生带的,但沈先生当时并没有拿那笔钱,只说到北平一定给鲁迅夫人送一点款子去;结果,钱是送到了,然而并不是许先生托带的,而是沈先生自己跟几位老朋友凑起来送的。
    ……夫人说,这间屋子还保持原来的样子,一点没有动,一切都跟鲁迅先生生前布置一样。我看了看,不禁想起:就在这套间之内的北窗下,鲁迅先生的为人类的笔墨辛劳。夫人今年六十七岁,比鲁迅先生大两岁。海婴,鲁迅先生的遗孤,据说已经十七岁了。夫人说的是绍兴话,略带一点所谓京腔;我是靠了别人的翻译,才能完全听懂的。同鲁迅夫人,谈了大约有一个钟头。夫人谈到交通的不便,谈到物价的飞腾……她说:“八年了,老百姓受得也尽够了,然而现在,见到的还是不大太平!”说完了,冷酷地笑了笑,接著又有几声咳嗽。夫人说:这些天身体总不大好,常常喘,可是血已经不吐了。想到夫人的身体,想到夫人的年纪,再想到那没有足够营养的饭食,我好像没有话可以说了。
    六点多钟,向夫人告别。夫人送到房门,还不断地叫我代她向一切关切鲁迅先生和她本人的人们道谢。在寒风凛冽中,走著黑暗的西三条,天边好像有一颗大星在闪耀。同行者没有言语,我也沉默著。
    对于许广平从不间断地接济她的生活费用,朱安是十分感激的,在她给海婴的信中就说:“值兹上海百物高涨,生活维艰之秋,还得堂上设筹接济我,受之虽饥寒无虞,而心中感愧,实难名宣。”
    1947年6月29日晨,朱安走完了她人生的*后一程,那是在她婆婆去世(1943年4月22日)的4年后。许广平当日收到丧电,即汇一百万元法币,以作丧葬费用。次日接三念经。第三日安葬,葬在北京她婆婆鲁瑞的墓旁。没有墓碑。没有行状。不知她的父母。不知她具体的生辰。一年之后,许广平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鲁迅原先有一位夫人朱氏……她名‘安’她的母家长辈叫她‘安姑’……”世事茫茫,人间沧桑,许广平是**个为朱安女士留下真名字的人。
    而朱安在过世前曾说过她和鲁迅及许广平的关系,她说:“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并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许先生待我极好,她懂得我的想法,她肯维持我……她的确是个好人。”
    朱安是旧式婚姻的牺牲者,她无辜,她不幸,她的生命可说是灰暗而寂寞,用她自己的话说,就像一只默默的艰难爬行的蜗牛,它不知道何时可以爬行到顶端,或许从来就没有那么**。她在孤独中度过了凄苦的一生,寒日无言,斜晖脉脉,是那么样的苍凉。
    第二章 十年携手共艰危——鲁迅与许广平
    1934年12月9日,鲁迅购得《芥子园画谱》三集,是上海有正书局的翻造本。原刻难得,翻本无胜于此者,鲁迅以此赠妻子许广平,并题诗一首,云: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再十年的1946年10月,许广平写了一篇《十周年祭》,回首当年道:
    呜呼先生,……十载恩情,毕生知遇,提携体贴,抚盲督注。有如慈母,或肖严父,师长丈夫,融而为一。呜呼先生,谁谓荼苦,或甘如饴,唯我寸心,先生庶知。
    这一诗一文,包含着两人多少辛酸血泪,多少相爱相知,多少生死情谊!亦可看做是鲁、许《两地书》的
    延续!
    鲁迅说:“《两地书》其实并不像所谓‘隋书’,一者因为我们通信之初,实在并没有什么关于后来的预料的;二则年龄、境遇都已倾向了沉静方面,所以绝不会显出什么热烈。”其中既没有死呀活呀的热情,也没有花呀月呀的佳句。”学者王得后先生在《‘两地书’研究》一书中指出,《两地书》不是所谓“情书”,却是别具一格的情书,很有风格的情书。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原信现存一六。封,其中鲁迅致许广平有七十八封;许广平致鲁迅的有八十二封。收入《两地书)的是一百三十五封。其中鲁迅致许广平的六十八封;许广平致鲁迅的六十七封。《两地书》是1932年11月编好的,因此在这之后有十八封来不及编人,而真正在这之前有而没编入的只有六封半。王得后先生曾就原信与《两地书》的文字作校读,指出他们在编定《两地书》的时候,对原信做了许多增删修改,特别是许广平的信,文字的修改很多,有的信常常是整段整段地删去。但却也不是为了藏匿什么隐私,因为所谓隐私的东西,原信中一点也没有。比起《两地书》来,原信自然更丰富,���生动,特别是有更多的细致的心理活动的表现,但《两地书》却更准确、更精炼。
    ……
    目录
    写在《鲁迅爱过的人》前面 王得后
    前言 横看成岭侧成峰——多重视角回看鲁迅
    **章 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鲁迅与朱安
    第二章 十年携手共艰危——鲁迅与许广平
    第三章 都是月亮惹的祸?——鲁迅、许广平、高长虹的“三角”恋情
    第四章 *是伤心忆往事——周海婴的回望鲁迅家族
    第五章 反抗绝望与临歧徬徨——也谈周氏兄弟
    第六章 还历史一个真实——读《鲁迅与我七十年》有感
    第七章 父子情——兼谈鲁迅死于须藤误诊之说
    第八章 长夜凭谁叩晓钟——许寿裳为鲁迅而死
    第九章 平生风义兼师友——台静农与鲁迅
    第十章 堪称知己的史家之笔——曹聚仁写鲁迅
    第十一章 文学血脉的薪火——萧红与鲁迅的父女情
    第十二章 永不消失的一家书店——内山完造与鲁迅
    第十三章 鲁迅也喜欢北大校花吗?
    附录:周海婴先生致本书作者的信函
    编辑推荐语
    台湾学者新作 探讨《鲁迅爱过的人》 郑媛 北京青年报


    在去年**的《张爱玲的》之后,台湾文史学者蔡登山的新作《鲁迅爱过的人》近日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昨天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行的新书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对该书的价值予以肯定,认为它用史料和细节说话,提供了一个认识鲁迅的新视角。

    “以前,一些诸如《鲁迅身边的女人们》之类的书,在书摊**传,所以,刚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还真有点担心,害怕是一本媚俗之作。”鲁迅博物馆研究员黄乔生说。作为一门学说,鲁迅研究已经渐趋成熟,衡量有关新著的分量,不在于书中是否考究出了什么隐秘之事,而在于其立论是否平实,提出新观点但不走**。他认为,《鲁迅爱过的人》这本书可贵之处在于分寸把握得很好。“蔡登山是一位朴实的学者,而不是哗众取宠,惊世骇俗的文人。”

    鲁迅研究专家王得后也认为,蔡登山以平常之心,“同情的理解”,讲述鲁迅爱情的困苦与两难的处境,更讲述鲁迅的兄弟情、父子情,以及与许寿裳、台静农、萧红、曹聚仁和内山完造的情谊,将一向予人“睚眦必报”印象的鲁迅温柔、博大的内心世界集中、真实地呈现给读者。

    蔡登山长期醉心于现代文学史料的爬梳、研究,1993年起,他筹拍《作家身影》系列纪录片,4年间完成了包括鲁迅在内的十几

    位中国现代作家的传记影像,2002年,他开始制作《大师身影》系列纪录片,更是记录下晚清以降诸多思想家的身影。《鲁迅爱过的人》一书从一个台湾学者的角度,通过对海峡两岸与鲁迅有过实际接触的人的采访和研究,剖析了鲁迅内心柔软的一面,为鲁迅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鲁迅的爱意深深,内心柔软的东西很多。懂得此,才能瞭望到明暗不已的世界底色。蔡登山先生漫游在历史的深处,于鲁迅温暖的笑意里,看苍山云海,世道人心,得大自在于斯。读此书,能明白鲁迅峻急之外的另一面。诸多疑云,悄然冰释;会心之语,荡人心怀。
    ——孙郁(鲁迅博物馆馆长)
    我佩服他(蔡登山)的眼光开阔,志存高洁,趣味清醇。他写的自然有“爱情”和“无爱情”;但他没有偷窥的心思,不带猥亵的眼色。他以平常的心,“同情的理解”,讲述旧时代前辈人爱情的困苦与两难的处境。他更讲述鲁迅的兄弟情、友情、人情……
    ——王得后(鲁迅研究专家)
    现在的有些人把鲁迅想象成狰狞的面孔,是大错而特错了。鲁迅的爱,是一种有承担的爱,特别是对于年轻人,他的爱,就是“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悲愤中正蕴涵着他的大爱如渊。
    ——解玺璋(**文艺评论家)
    这个书名先引起我的兴趣,我们爱鲁迅,便愿意了解被“鲁迅爱过的人”。
    ——濮存昕(**演员 电影《鲁迅》中鲁迅的扮演者)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