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滑坡推力光纤监测技术指南(试行T/CAGHP019-2018)/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QQ咨询:
有路璐璐:

滑坡推力光纤监测技术指南(试行T/CAGHP019-2018)/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 作者: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
  •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42049
  • 出版日期:2018年01月01日
  • 页数:17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滑坡推力光纤监测技术指南(试行T/CAGHP019-2018)/中国地质灾害**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按照GB/Tl.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A~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灾害**工程行业协会(CAGHP)提出并归口。
    文章节选
    《滑坡推力光纤监测技术指南(试行T/CAGHP019-2018)/中国地质灾害**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6.2监测频率
    6.2.1不同变形阶段,监测频率应有所区别。滑坡蠕动变形阶段监测频率不低于每15天一次,比较稳定的可每月一次;匀速变形阶段,监测频率不低于每月一次;加速变形阶段,或降雨、洪水、爆破、地震、开挖等条件出现时,应加大监测频率,一般不低于每日一次。
    6.2.2在汛期、预报期、**工程施工期等情况下应加大监测频率,宜每天一次或数小时一次,直至连续跟踪监测。
    6.2.3**工程竣工后应进行效果监测(监测期一般不应少于1个水文年),监测频率不低于每月一次。
    6.2.4对采用自动化监测的滑坡体,其监测频率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6.2.5如发生地震、水库水位急剧变化及强降雨等特殊情况,其监测频率应加密。
    6.3监测点布设
    6.3.1滑坡监测网,应根据滑坡的地质特征及其范围大小、形状、地形地貌特征和施测要求布设。监测网是由监测线(即监测剖面,以下简称“测线”,一般等比例“三纵三横”)、监测点(以下简称“测点”)组成的三维立体监测体系,监测网的布设应能满足系统监测滑坡的推力变化及发展趋势、预测预报精度等要求。
    6.3.2应充分利用勘查工程的竖井按滑带孔深上下0.5m的位置布设监测点。
    6.3.3监测点应布设在能控制滑坡变形的滑带上下0.5m的关键部位。
    6.3.4推力监测点应结合**工程措施进行,布设于应力集中的滑带上下0.5m部位,支挡工程位置(抗滑桩、锚索)应布设于应力集中的滑带上下0.5m部位,监测点数量不低于工程总量的5%。
    6.4监测施工
    6.4.1滑坡推力监测孔施工技术要求
    a)在选定部位采用适宜钻进工艺钻铅直孔,全孔按规定要求取芯,终孔孔径不小于120mm。
    b)钻进过程中,要做好钻进工作情况的记录和综合分析判别孔内地质情况,特别对软弱夹层
    的层位、深度、厚度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描述,作钻孔柱状图。要采取措施,全取观测
    孔的岩土层岩芯,特别是易动的软弱夹层岩芯采集率要达到90%以上。
    c)为了防止塌孔,并为将来进行孔口保护作准备,孔口段要预留约5m长的套管。
    d)钻孔完成后,应冲洗钻孔,检查钻孔深度及其通畅情况,测量孔斜。
    e)每钻进50m或终孔后均应校正孔深。孔深*大误差不得大于0.5%,孔斜顶角*大允许弯
    曲度,每百米孔深内不得超过2。随孔深增加可以递增计算。
    f)钻孔应穿过滑带,进入完整基岩或稳定层3m~5m。
    g)监测孔孔口应设置不易遭到破坏的保护装置。
    6.4.2测力管的选择与埋设安装施工技术要求
    a)测力管为57地质套管,每根测力管长约4m,中间由测力管接头(89)或传感器接头
    (89),用M20的螺栓连接,接头上设计有四个导槽,用以保护光纤(包括线缆),传感器接
    头也有导槽,在四个方向上有四个传感器安装平面,以安装56光纤压力传感器,用M2.5
    的螺栓将光纤压力传感器与安装平面固定,并记录下位置与光纤压力传感器方位,逐根对
    接后下入钻孔内)为了保证测力管的顺利安装,孔口段要保留一段护孔套管,其长度一般不应小于1.0m,或根据滑坡堆积层厚度而定,用于光纤及接头的保护和存放)事先确定好光纤压力传感器埋设的孔位和方位,并在测力管上作母线标志,以保证测力管
    下放钻孔后方位的正确,按顺序编号,并用胶带将测力管与接头连接处缠绕平整,以免毛刺
    端面锐角划断光纤。d)下放的**根测力管应加一个接头,以免光纤直接与孔壁相撞)压力盒在随套管下孔过程中,不能损坏,不能拉断导线或光纤。要用密封胶带将压力盒包
    扎密封好,防止混凝土砂浆流入传感器的变形膜上)下放的过程中要让一对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受力方向与预计变形或滑移方向相近,测力管埋
    设深度在稳定层下3m~5mg)测力管光纤传感器与钻孔环状间隙,通过底部返浆法,用水泥砂浆灌注,灌浆完毕后,做好
    孔口保护。注意在光纤接头部分,不要踩坏或灌入水泥浆液,并做好四个接头的方向标记,
    做好安装记录。7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应及时进行监测资料的编录、整理和分析研究。有条件的专业监测站(点)应尽可能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测资料的编录、整理和分析研究。
    7.1一般规定
    7.1.1现场的监测资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a)使用正式的监测记录表格,详见附录A;
    b)监测记录应有相应的工况描述;
    c)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
    d)对监测数据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应及时分析和评述。
    7.1.2资料整理包括平时资料整理与定期资料编印。
    7.1.2.1平时资料整理工作的内容:
    a)检验观测数据的正确性、准确性。每次观测完成之后,应立即在现场检查作业方法是否符
    合要求,是否有缺漏现象,各项检验结果是否在限差以内,观测值是否符合精度要求,数据
    记录是否准确、清晰、齐全。
    b)观测物理量的计算。经检验合格后的观测数据,应换算成观测物理量,记入相应记录表。
    c)绘制观测物理量的过程曲线图。
    d)在观测物理量过程曲线图上,初步考察物理量的变化规律。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分析该异常
    量产生的原因,提出专项文字说明。对原因不详者,还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部门报告。
    7.1.2.2定期资料编印工作的内容:
    a)观测物理量统计。按统一规定对各观测物理量进行统计,填入相应的统计表格,绘制观测
    物理量的分布图、有关各量间的相关曲线图。
    b)编制编印说明。**阐述本编印时段的基本情况、编印内容、编印组织与参加人员,存在哪
    些观测物理量异常及这些异常在灾害体的分布部位,以及对观测设备和工程采取过何种检
    验、处理,等等。
    ……
    目录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4.1 监测目的
    4.2 监测任务

    5 光纤监测设备
    5.1 根据任务书编制地质灾害推力监测设计书
    5.2 监测仪器设备要求
    5.3 地质灾害推力监测精度
    5.4 结束监测

    6 监测仪器安装
    6.1 仪器安装要求
    6.2 监测频率
    6.3 监测点布设
    6.4 监测施工

    7 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7.1 一般规定
    7.2 监测数据处理
    7.3 监测资料分析

    附录A(规范性附录)滑坡岩体光纤推力监测仪监测运行相关表格
    附录B(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滑坡岩体推力监测设计书编写提纲
    附录C(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滑坡岩体推力监测报告编写提纲
    附录D(规范性附录)典型滑坡推力监测剖面布置示意图
    附录E(规范性附录)钻孔中推力管光纤传感器安装定位、注浆管孔底返浆施工工艺示意图
    附录F(规范性附录)监测孑L孔口保护装置结构及保护标识示意图
    索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