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走近中国艺术大师
QQ咨��:
有路璐璐:

走近中国艺术大师

  • 作者:谢柏梁
  •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9787104017486
  •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01日
  • 页数:380
  • 定价:¥3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大学里,我曾多次给一些中外大学生们谈及过这些大师们的人生遭际、人格风范和文化地位,我发现同学们清亮的眸子里都闪烁着无限神往的光芒;随着大师们的命运起伏,他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眼噙热泪。大家都希望能够向这些可亲可敬而且犹为可爱的大师们走近一些、靠拢一些……
    作为一位文学史和艺术史的学者和教师,我觉得写一本大师评传是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追溯并体味每一位大师的生命历程、情感天地和**创造,然后生动有趣、流畅自然而且翔实可靠地为大师们立传写心、摹状传神,这是该书的题中应有之意。
    从1995年秋开始,我陆续选择了一些诗书画俱绝的艺术大师作为传主,先后写作了顾恺之、唐伯虎和郑板桥等人的传记。但是作为上海戏剧学院的一名教授,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业余活动,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才是我的本分。身边来了一批广西文化界十分有为的弟子,我自然不敢懈怠,与大家朝夕相处,共同切磋,教学相长,其乐何如?写传之事,也就暂时搁置起来。
    广西班毕业之后,我应复旦大学黄霖教授之约,参加了教育部新版《中国文学史》的部分撰写工作。我的两位博士生导师王季思和黄天骥教授,也都先后是教育部旧版和新版《中国文学史》的主编之一。
    文章节选
    **章 逍遥庄子 智慧大师
    您知道中国人天眼大开、智慧发达的**个黄金时代吗?
    那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
    500余年的沧桑变易,五个世纪的中原逐鹿,六七代人的生命更替,原本在中华民族浩瀚而邈远的历史长河中算不了什么;在时间老人的眼里,不过就是白驹过隙时、弹指一挥问而已;七雄争霸天下,大秦一统江山,也就好比孩子们赌胜负���争输赢的游戏一般。
    然而这一个500年可是非比寻常。春秋战国时期是公认的乱世,周天子的权力和影响,就连20世纪中某些**所残存的象征地位都不如。乱世出英雄,一个个政治家、军事家鱼贯而出,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比这些政治家、军事家境界更高、影响更大,及至真正奠定了中国人的思想基础、扩张了中国人的心理空间、开启了中国人的智慧之门的,却是这一时期次第涌现的诸子百家、自成格局的学派堂庑。假使没有诸子的学说与智慧,中国人也许至今仍在思想的暗夜中苦苦地摸索。
    诸子百家中*具备魅力的是儒家和道家这两大学派。它们在百家之中脱颖而出,相对峙而成立,凭互补而完形。
    如果说,儒家学说的基点是伦理的、道德的、实际的、人世的,那么道家学说的基点便是哲学的、审美的、想象的、出世的。
    如果说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丘、孟轲,那么道家的两大首脑则是老聃、庄周。
    如果说孟子是继孔子之学而发挥之,那么庄子则是因老子之学而自成系统、流芳百世。
    我们来走近庄子,向这位潇洒自在、逍遥无羁的中国智慧大师靠拢,焚香顶礼、以心相印。
    一、老庄之“老”大师之师
    水有源,树有根,学有本,徒有师。
    世人皆以老庄并称,因此要说庄子,首先便必须面向遥远的老子,投以尊敬的目光。
    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86),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阳,楚国苦县(今属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
    老聃博学多才,30岁左右就当上了东周王朝的图书馆馆长。之后曾遭受过权贵大人们的迫害,前往鲁国避难。40多岁后又官复原职,重任周王朝图书馆馆长。
    公元前516年,周景王一命归天。王子与悼王、敬王相争王位,结果大败而逃。但是周王子毕竟是有教养、有文化的人,他在逃亡到楚国时还不忘带上一车又一车沉重的图书资料和档案文件。
    如今的周王朝连图书都没有了,图书馆长老聃只得自然下岗,寻找出路。目睹周王朝的衰朽之象,老聃决定西出函谷关,从此隐去也。
    函谷关令尹喜是位尊敬人才、看重知识的官员。他一眼就看出老聃归隐于民间、落草在山林的心事。为了不让老聃的一肚皮学问归之于空无,尹喜强迫老聃在出关之前必须将自己的思想精髓写成文字,否则决不放行。
    老聃被逼无奈,只得将平生之所思、夤夜之所悟写成5000多字,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后人合称为《道德经》。
    尹喜接过《道德经》,喜形于色,连声拜谢,端茶敬酒后挥手放行。
    老聃拱手相别,昂首出关,从此天高水长,山深林密,闲云野鹤,不知所终。
    在先秦诸子中,老子的资格之老、辈份之大、学问之早、师道之尊,都是全无古人的。从此意义上言,他是诸子百家共同的当之无愧的导师。以一己之身,著书立说、建门成派,以思想光辉照亮心田、启迪后人,老子正是诸子百家的始作俑者。他是一盏不灭的明灯,辉映着百家争鸣、万马奔腾的学术天地。
    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年轻时就对老子崇拜得五体投地。他曾经跋山涉水,车马劳顿,历尽千辛万苦,专程去拜见他心目中的偶像老子先生。
    老子对这位敏而好学的年轻人颇有好感。他极其诚恳、甚至是推心置**对孔丘谆谆教导说: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丘一闻此言,如雷贯耳。是呀,老子赠言,胜于千两黄金。喜欢议论别人,尤其是好揭人之短、暴露别人隐私的人,总是没有好下场的。而且君父在上,做臣当子的人,自然应该无私才是。孔子愈听愈要听,不禁长跪在地,恳求老子多多点拨于他。老子清咳几声,再度开言说: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子之身。
    吾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拜伏在地,把老子的每一句话都深深铭刻在心。良久才敢抬起头来,老子却早已飘然离去。这一席拜见,对孔子日后树立大志,建立学派,影响弥深。
    中国的道家学派和道教修炼,全都源于老子。“道”,构成了老子哲学的核心。所以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又是中国的辩证法大师。他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贱以贵为本,高以下为基。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柔弱胜刚强。
    这位在诸子百家中*为先知先觉的智者,却主张统治施行者施行愚民哲学,“长使民无知无欲”。他向往“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一系列主张,包括“长生久视之道”,都成为道教玄学得以形成并展开的重要根据。老子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早因而也*可贵的思想遗产。
    但是,从血脉精神上接通老子的神韵,站在巨人肩上自成体系的一位大家,无论如何都应该是首推庄子。庄子,是老子*好的隔代学生和*佳继承人。庄子*为可贵的地方,恰恰表现在他对老子哲学的扬弃、发展和更新。
    所以“老庄哲学”紧紧相连,要想拆开来讲还真不容易。
    所以老子是先秦及以后一切思想文化大师们的共同大师。
    二、身当乱世穷愁潦倒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县人。蒙县又称为小蒙城,曾被楚国置为县,汉晋属于梁国。后世汉代文章词赋的大家如邹阳、枚乘乃至司马相如,都曾在这一带的梁园居住、研修过。
    近年来学术界还有比较流行的一说,称蒙地应为今安徽省蒙城县。理由是此地在战国时与楚国相连,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所踞的楚都寿春,离蒙城约75公里。宋国灭亡后,此地曾归于齐,后归于楚。
    无论如何,庄子与楚国乃至以楚国为代表的南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学者们常常习称北方的孔、孟与南方的老、庄。老子大孔子(前551-前479)20多岁,而庄子与孟子(约前370-前289)几乎同龄。
    老庄与孔孟分别成为中国南北文化的不同标帜,道家的华彩乐章和儒家的朴实吟诵相映成趣,南人的奇思妙想和北人的脚踏实地相得益彰。归隐则以《道德经》和《庄子》为解脱,入世则以《论语》和《孟子》为要旨……这些都成为南北文化相比较而存在、相对峙而完形、相融合而统一、相渗透而互补的总体发展趋势。
    荆楚文化浓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尚巫扬灵、崇拜天地山岳的普遍民风,以及十分强烈的神鬼信仰、看重今生来世的**存在状态,都在一定意义上浸润着庄子的生命情怀与精神追求。所以庄子的一生虽然不富不贵但却潇洒自在,虽不显赫张扬但却充满尊严。他有若闲云野鹤一般四处飘荡,他的精神世界远远超越了一己之身的肉体时空,至今仍在人类心灵的宇宙星空中高飞远翔。
    每一位中国的智者和世界的智者都在有意无意地接近他、体会他、琢磨他、仰慕他……
    庄子生存的时代是在战国中叶,那真正是名副其实的战乱之世。战国时期持续了两个多世纪,居然发生了中等以上的战争222次,差不多每年要打一次大仗。对诸侯国的政治家和野心家而言,这是一个充满刺激和诱惑的时代:中原可逐鹿,乱世出英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然而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这当然是一个杀伐声急、喇叭声咽、尸横遍地、血流漂杵、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恐怖时期。
    作为一位没落的**,乱世之中的庄子当然对这个时代相当失望,对那些把老百姓的生命用作政治和军事赌注的野心家们尤其讨厌和憎恨。所以他认为在当今之世,能够做到避祸、消灾、保全生命,就已经是上上大吉了。和那些张着血盆大口、披着人皮的狼们怎么能共事呢?一位不愿同流合污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只能在这一乱世里当逍遥派。
    在《则阳》篇中,庄子一方面描摹了**争战的渺小、无谓和可笑,另一方面对老百姓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日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返……
    宏观来看,上帝看世界大战、人们看蚂蚁厮杀,就像庄子看诸侯征伐有若蜗角互斗般可笑、可怜而可悲。站得高远一点看,真是些毫无价值、全无意义的愚蠢活动。但是那些无辜的大众呢,死的死.亡的亡,伤的伤,残的残,全给那些杀人狂们充当了无谓的垫背。
    就庄子本人而言,他的一生主要经历了宋国的两位君主。
    一位是昏庸之君剔成,另一位是残暴之君偃王,前者是十足的窝囊废,后者是公认的害民贼。
    剔成当了41年君王后,其弟偃王发起军事政变,赶走了兄长,自立为宋君。偃王性好打仗。打仗之余,还令人铸下了诸侯之像,随时侮辱砍射。他还将一桶桶鲜血盛装在皮囊之内,吊将起来,作为他“射天”的靶子。至于贪美酒、淫美人,种种恶行,不一而足。每当大臣企图劝谏于他,便被他当场射杀。
    因此,庄子无论是从国内形势上看,还是从战国范围内的“国际”形势上看,都足以使之心灰意冷,远避于仕途之外。
    身当乱世,不求闻达,庄子的生计就很有问题。为了谋生,庄子有很长一段时间靠打草鞋谋生。幸亏后代社会中的草鞋业从来就没有跻身于手工业的主体职业,否则庄子一定会被尊为草鞋业的祖师爷。
    庄子很敬业,打的草鞋非常美观大方,这也罢了,更可贵的是经久耐用。经久耐用的结果是导致他本人的失业,所以庄子终于也到了揭不开锅的时候了。大丈夫难为无米之炊,奈何?再高的心性,也挡不住饥肠辘辘的肚皮中发出的痛苦的呼号。那是反饥饿、争生存的本能的呐喊。怎么办?堂堂君子生于天地之间,难道就活生生地给饿死不成?
    万般无奈之下,饿得两眼昏花的庄子只得厚起脸皮,去找当地的富豪监河侯去借小米吃。
    监河侯看见庄子来访,心里十分发怵,他怕庄周这家伙要与他探讨玄而又玄的宇宙哲学问题。他已经不止一次地被庄周反驳得哑口无言,哪怕浑身是口也说不过庄夫子呀。
    “实在是不好意思,”庄子艰难地吞了一口口水,求情说:“我家已断炊数日,烦请监河侯借我几升小米,以救燃眉之急吧!”
    监河侯知道了庄子的来意,兴奋得全身发抖。哈哈,你刻薄尖酸、能言善辩的庄周也有今天?看我不以逸待劳、以饱对饥,钝刀子割肉,好好地收拾你!
    “小意思,没问题!”监河侯爽朗地答道,“镇上欠我的钱,马上就要归还于我了。到时候我可以借给你庄夫子三百两金子,随便阁下怎么用度,再晚一些归还都没得关系。”
    庄子见监河侯如此戏弄自己,气愤得脸色通红起来,**的“枯鱼之肆”的典故也就由此发端——
    “庄周我昨天走在大路上,忽然听见有人在叫我。仔细一看,原来是车辙深处的一条鲋鱼在叫唤。我奇怪地问道:
    ——鲋鱼,你怎么鱼落车辙被人欺?
    ——我本是东海里的波臣浪将,兴风作怪之物。如今被人抛落在此,眼见得没有活路了。庄夫子能够给我一壶水,给我以滋润、放我以活路吗?
    ——没问题!我庄周马上要去拜见吴越**,我请他们把西江之水全部引来,迎接你这位东海的贵宾,你看好吗?
    ——庄夫子你不要再戏弄于我了!讲风凉话也不选个时候,一壶水可以救活我,这你完全可以做到;要是等你的西江之水来,那时候你只好到枯鱼肆、腌鱼摊来找我了!”
    庄子说完,气愤地拂袖而去。
    气节一高,心性又强,所以庄子的日子常常过得比较拮据,穷愁潦倒总是陪伴着他的好伙伴。那一次,他下定决心,约好日子去拜访魏王。
    魏王一见这位名动天下的大才子就乐,尽管他及时用长袖遮住了嘴,但仍然掩不住盈盈笑意。堂堂庄夫子,居然穿着打着大补丁的布衣,足蹬一双破鞋,实在是令人难于恭维。好不容易止住笑,魏王这才关切地问道:
    “庄周先生为何如此潦倒?”
    “不,不是潦倒”,庄子急忙反驳说,“只不过是有点贫困。文人不能推行道德,那才叫潦倒;衣裳破烂,鞋子穿洞,这只能说是贫困而已。魏王如果实在要说我潦倒,那是因为我庄周生不逢时,碰到宋国的昏君乱相,空有道德文章而不能实施,这才导致我潦倒不堪!”
    魏王哪里有心思跟这位大人咬文嚼字,稍微安抚一番,就打发庄周走路了。
    三、活求称意死不做官
    庄子一生没有做过官。
    满打满算,他所担的*高行政职务不过是漆园吏。他是为了解决肚子饿饭问题才勉为其难当小吏的,而且没有干几天就辞职不干、落荒而逃了。他老人家哪里会当这种狐假虎威的狗腿子?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往后呀,就是打死他、饿死他,他也决不会去做小吏的!
    那么,是不是庄子没有当大官的机会?如果给一个大官让他去做,他会去乖乖就范吗?
    机会真的来了。
    那天,庄周正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地在濮水岸边钓鱼,为的是解决这几天的口粮来源问题。忽然,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两匹高头大马飞奔而至,只见两位楚国的衣冠楚楚的使者下得马来,朝着庄子倒头就拜:
    “庄子丞相,原来您在这里钓鱼,害得我们好找!我俩都是楚国的大夫,楚威王派我俩用为先遣人员,请庄夫子到楚国出任丞相一职。浩浩楚国、茫茫国境,以后全都要劳累庄丞相看管了!”
    庄子专心钓鱼,心不动,色不变,头不回,眼不乱,不紧不慢地讲起了故事。
    “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多年。楚王将这神龟包之以锦绣,盛之以神笼,藏之于庙堂之上。那么我要请教两位尊敬的楚国大夫:是做神龟之骨而受人敬奉好呢,还是当一个在淤泥里头曳尾漫步的活龟好呢?”
    “当然是当活龟好!”两位大夫不知庄子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又怕庄子说他俩智商太低,只好凭感觉脱口回答。
    “那么好了,”庄子连忙拱手送客,“我愿意做那只在淤泥里头曳尾漫步的活龟!”
    目录
    序曲: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
    **章 逍遥庄子 智慧大师
    一、老庄之“老” 大师之师
    二、身当乱世 穷愁潦倒
    三、活求称意 死不做官
    四、谐中有庄 悲中作乐
    五、有用无用之间 才与不才之际
    六、万物相对 一心随缘
    七、宇宙精神 自由翱翔
    第二章 诗祖屈原
    一、千年万世 独领风骚
    二、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三、奇装明志 橘颂写心
    四、少年意气 挥斥方遒
    五、登高望远 抚今追昔
    六、扶摇直上 立法图新
    七、忠而遭谤 诚而降职
    八、南后郑袖 阴谋魁首
    九、《九歌》问世 组曲缠绵
    十、联齐抗秦 外交受挫
    十一、虎狼之国不可信 奸诈之人不可留
    十二、秦楚缔结姻亲 屈原流放汉北
    十三、怀王一去不复返 屈原三唱招冤魂
    十四、忧愁谱《离骚》 苦恼问苍天
    十五、老来情更重 国破身先亡
    十六、玉笥山上情何在 汨罗江中水倒流
    十七、古今中外龙舟竞渡 上下四方诗魂永存
    第三章 煌煌赋家 司马相如
    一、犬子正名 志在千里
    二、进而为官 退而作赋
    三、群英聚会 梁园流芳
    四、相如文君 凤凰翱翔
    五、当垆卖酒 千古绝唱
    六、煌煌大赋 威震九天
    七、情随《长门赋》 魂断《白头吟》
    八、寂寞身后事 千秋万世名
    第四章 画祖顾恺之
    一、先贤觅踪
    二、时势塑才人
    三、诗文“才绝”
    四、心性“痴绝”
    五、神圣画殿
    六、画理画例
    七、师承源流
    第五章 诗仙李太白
    一、少年情性 呼啸山林
    二、外面的世界好精彩
    三、三任夫人与恋爱插曲
    四、诗友皆挚友
    五、仕途之难 难于上青天
    六、大鹏折翅 诗魂归天
    第六章 大文豪苏轼
    一、读书、立身与科考
    二、仕途浮沉贬谪路
    三、红颜知己伴流年
    四、诗文书画数全才
    第七章 戏剧宗师关汉卿
    一、神秘的一生
    二、生活的思考
    三、爱情的哲学
    四、斗士的风格
    五、时代的明镜
    六、悲剧的意蕴——《窦娥冤》探幽
    七、喜剧的光彩——《谢天香》品鉴
    八、正剧的气派——《四春园》寻趣
    九、不死的汉卿
    第八章 风流唐伯虎
    一、科举得意连失意
    二、情缘深浅与沉浮
    三、艺坛诗家与画家
    四、生命收场与开场
    第九章 狂人徐文长
    一、狂生渊源 自古有之
    二、家世之变 种下狂因
    三、致仕之狂 八战八败
    四、师友之泽 信仰成狂
    五、幕府之乱 避祸致狂
    六、婚姻无奈 情急生狂
    七、九次发疯 自杀成狂
    八、自杀不成 杀妻成狂
    九、坐牢七年 狂性不狂
    十、痴心不改 狂性难移
    十一、深恶富贵 狂啸残年
    十二、诗画戏曲 狂兴斐然
    第十章 传奇大师汤显祖
    一、坎坷人生之旅
    二、泰州学派影响佛道因缘牵连
    三、“至情”世界观念
    四、《牡丹亭》戏剧冲突
    五、杜丽娘的浪漫精神
    六、文化警世意义
    七、《紫钗记》与《南柯记》
    八、《邯郸记》官场现形
    九、“四梦”之比较
    十、汤显祖剧作的深远影响
    第十一章 戏妖李笠翁
    一、戏妖出世 雅俗皆惊
    二、生逢乱世 弃考务农
    三、居杭八载 卖文笔耕
    四、芥子出书 戏妖组班
    五、巡演天下 作秀寰中
    六、游楚适京 妖姬凋零
    七、偃旗息鼓 戏妖涅桨
    八、喜剧度世 搞笑施妖
    九、多才多艺 无往不妖
    第十二章 怪才郑板桥
    一、扬州生“八怪”
    二、情缘深浓处
    三、一官归去来
    四、三绝诗书画
    后记:四十自寿写春秋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