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简明精华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简明精华本)

  • 作者:王力
  •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226556
  •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01日
  • 页数:160
  • 定价:¥2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214226556
    • 作者
    • 页数
      160
    •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01日
    • 定价
      ¥29.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是**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力的代表作,包括中国古代的科学艺术、政治制度、社会制度、衣食住行四个板块,内容涉及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十四个方面,全书描写细致、知识丰富、深入浅出,能够使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是供古代文化学者研究的**手资料。自出版以来,流行于海内外已50多年,已然成为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读本。
    本次再版,主旨是去繁取精,为读者带来一个简单明了的版本,以期适应当代快节奏的生活;另外,我们还在以往版本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修订,如对生僻字注音,对难点以脚注的形式加以解释,对**知识点进行了标记,在文前插入了十几幅古代绘画,等等。
    文章节选
    第八章 礼俗
    礼俗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和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奴隶社会有奴隶社会的礼俗,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礼俗。在古代社会中,统治**所提倡的礼俗是维护统治**利益的,在今天看来,许多不合理的繁琐的礼俗和吃人的礼数,在当时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统治的。在这个题目下,我们不能全面叙述上古的礼俗,只能谈谈几个重要的方面。
    (1)**、**
    尧舜禅让的传说与原始公社制的阶段相符合;夏禹不传贤而传子,可以认为原始公社制的瓦解。夏代是否已经达到奴隶制,还不得而知。至于殷代,可以确实断定是奴隶社会了。
    依照古代史的研究者的一般结论, *初所谓“ 众” 、“奚”、“仆”、“臣”、“妾”都是奴隶。臣是男奴隶,妾是女奴隶。周初的社会还存在着大量的奴隶,周天子常常拿奴隶赏赐给他的大臣。奴隶有在室内劳动的,但是他们的主要劳动还是农业生产��有人说《诗经·周颂·噫(yī)嘻》说的“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指的就是两万奴隶在那里耕田。《尚书·牧誓》说的“臣妾逋(bū)逃”指的是奴隶逃亡。
    周代的奴隶还可以像牛马一样在市场上贩卖。《周礼·地官·质人》说:“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郑玄注:“人民,奴婢也。”贩卖成交后,要订立合同。这种合同叫做“质剂”。依郑玄说:“人民牛马的合同叫“质”,兵器珍异的合同叫“剂”。
    奴隶还可以被当作牲畜来屠杀,这表现在上古的殉葬制度上。《墨子·节葬下》:“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在殷代,这话完全合乎事实。到了周代,虽然此风稍衰(这不是由于仁慈,而是由于人力可贵),但是在某些国度仍然是盛行的。例如秦国,据《史记·秦本纪》所载,秦武公葬时,从死者六十六人,秦穆公葬时,从死者一百七十七人(包括《诗经·秦风·黄鸟》所悼念的三良在内)。又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秦始皇葬时,秦二世令后宫(妃嫔等)无子者一律“从死”,“死者甚众”。而且把工匠都关闭在陵墓里。古代统治**的这种淫威,至今还令人发指。
    奴隶和奴隶主是两个相对抗的**。商代的奴隶主是**,总称为“百姓”①,商王是***高的代表,自称为“余一人”②。《论语·尧曰》引《尚书·泰誓》的话说:“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可见周初还这样称呼。后来百姓成为民的同义词。民在古代又称为黎民,秦国则称为黔首。
    商代王位的继承是兄终弟及,无弟然后传子。周代王位由嫡长子世袭,余子分封为诸侯(也有异姓功臣封为诸侯的)。诸侯的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为卿大夫。诸侯受封国于天子,卿大夫受采邑于诸侯。卿大夫下面是士(大体是大夫的宗族),士受禄田于卿大夫。周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家是卿大夫统治的区域,担任家的官职的通常是士,称为家臣。孔子的学生冉有、季路就担任过季康子的家臣。
    《左传昭公七年》说: “ 王臣公, 公臣大夫, 大夫臣士。”这样,形成统治**内部的各级**。春秋以前士是武士,有义务“执干戈以卫社稷”;春秋以后士是文士,士逐渐成了统治**知识分子的通称。
    士的下面是庶人,又称庶民。西周时庶人虽然仍是用来封赐的对象,但是庶人的身份比奴隶为高,以后庶人就逐渐成为个体农民了。《荀子·王制》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庶人的向背直接关系到上层统治**的安危。
    君子小人也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初君子是**统治**的通称,小人是被统治**的通称,后来以所谓有德无德来区别君子和小人。统治**的**偏见影响到词义的发展。
    (2)冠礼
    据近人研究,氏族社会的男女青年到达成熟期后,必须参加“成丁礼”才能成为氏族公社的正式成员,才能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周代的冠礼(加冠仪式)就是由这种“成丁礼”变化来的。
    周代**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礼前先筮(shì)日(选定加冠的日期)、筮宾(选定加冠的来宾)。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缁(zī)布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àn),表示从此要服兵役;*后加爵弁,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①来宾敬酒后,去见母亲,又由来宾取“字”,然后去见兄弟姑姊,*后戴礼帽穿礼服带礼品去见国君卿大夫和乡先生。主人向来宾敬酒赠礼品后,礼成。
    **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后可以娶妻,**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后结发加笄。所谓结发,就是在头顶上盘成发髻(区别于童年的发式),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了。《文选》卷二十九苏武诗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可见这种风俗流传很久。
    (3)婚姻
    春秋时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妻(嫡夫人),女方以(zhí)(兄弟之女)娣(dì)(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送女儿陪嫁,亦各以娣相从,这统称为“媵(yìng)”。嫡夫人是正妻,媵是非正妻。媵的地位和妾不同。妾被认为是贱妾,是嬖(bì)人,而媵的身份还是比较尊贵的。战国时代就没有媵的制度了。
    古代女子出嫁曰“归”。《说文》说:“归,女嫁也。”《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可见出嫁的女子以男家为家。《白虎通·嫁娶》说:“嫁者,家也。”可见“嫁”字本身就意味着“有家”。《白虎通·嫁娶》又说:“娶者,取也。”《说文》也说:“娶,取妇也。”《周易》和《诗经》就写成“取”,这表示男子把别家的女儿取到自己家里来。男尊女卑的风俗,由嫁娶两字就可以证明。嫁对于女子来说是被动的,古代只说“嫁女”或“嫁妹”,不说“嫁夫”,可见嫁的权操在父兄之手。娶,对于男子来说是主动的,所以古代常说“娶妻”、“娶妇”(妇就是妻)。
    《诗经》两次歌咏“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①。媒在古代婚姻中的作用非常大,多少青年男女的命运掌握在媒人的手里。
    古代的婚姻,据说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做“六礼”。**是纳采,男家向女家送一点小礼物(一只雁),表示求亲的意思;第二是问名,男家问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凶;第三是纳吉,在祖庙卜得吉兆以后,到女家报喜,在问名纳吉时当然也要送礼;第四是纳徵,这等于宣告订婚,所以要送比较重的聘礼,即致送币帛;第五是请期,这是择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第六是亲迎,也就是迎亲。
    六礼之中,纳徵和亲迎*为重要。《诗经·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旧说是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徵订婚后,亲迎太姒于渭滨。后世以“文定”作为订婚的代称。《礼记·昏义》谈到亲迎后新郎新娘“共牢而食,合卺(jǐn)而酳(yìn)”②,后世夫妇成婚称为“合卺”就是从这里来的。
    以上所说的六礼当然只是为**士大夫规定的,一般庶民对这六礼往往精简合并。
    目录
    **编:中国古代的科学和艺术
    **章 天文 2
    第二章 历法 14
    第三章 乐律 35
    第二编: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四章 地理 46
    第五章 职官 51
    第六章 科举 67
    第三编: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
    第七章 姓名 76
    第八章 礼俗 90
    第九章 宗法 99
    第四编:中国古人的衣食住行
    第十章 宫室 108
    第十一章 车马 113
    第十二章 饮食 118
    第十三章 衣饰 123
    第十四章 什物 133
    编辑推荐语
    你知道除了清明、端午、中秋,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么?你知道通常所说的“五音不全”是指哪“五音”么?你知道 “美”“羹”“馐”等字,为什么从“羊”么?你知道古代的科举考试,是怎样层层选拔出状元的么?父亲的父亲是祖父,祖父的祖父该怎样称呼?千古一帝秦始皇到底姓什么?慈禧太后的封号竟然有十六字之长?谥号不只是褒义的,竟还有同情甚至是批评之意?这些问题,你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它完整地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构成了一幅错落有致、绚丽多姿的古代生活图景。
    另外,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语、韩语流行于海内外。文笔细致、深入浅出,是大众认识并了解中国古代文化面貌的基础参考书,是供古代文化学者研究的**手资料。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