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沈从文的文学观
QQ咨询:
有路璐璐:

沈从文的文学观

  • 作者:马新亚
  •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55908074
  •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沈从文的文学观》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专著。沈从文的作品既有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又能在美学形态上克服“五四”新文学部分作品存在的浅表化、概念化、单一化,把“文学的自觉”与“人的自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文学的启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本书共六章,作者运用了对比、引证等创作方法,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思想。
    文章节选
    将本土文化资源纳入到对启蒙意识的整合中,沈从文并不是**个。章太炎曾说:“言公理者,以社会**个人,则无所逃于宙合。然则以众暴寡,甚于以强陵弱。而公理之惨刻少恩,尤有过于天理。乃知庄周所谓‘齐物者,非有正处、正味、正色之定程,而使万物各从所好’,其度越公理之说,诚非巧历所能计矣。若夫庄生之言曰:‘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与海格尔所谓‘事事皆合理,物物皆美善’者,词义相同。然一以为人心不同,难为齐概;而一以为终局目的,藉此为经历之途。则根柢又绝远矣。”章太炎这段话是针对“公理观”代替“天理观”后,近代社会出现的以“公理”“正义”“多数”的名义对个人的压制,章太炎借用“齐物论”,是从否定的一面彰显个人的存在价值,以此来抵制“公理观”对个人自主性的戕害;沈从文借用“齐物论”,则是为了凸显启蒙对象的**差距,主张要根据启蒙对象处境的历史性、具体性来判断其在启蒙中所居的结构并采用与之相对应的启蒙策略。换言之,在沈从文看来,启蒙并不是一个“出世”的形而上的存在,而是有着内在空间和结构的历史性存在。这样说并不是在否定沈从文对启蒙的形而上建构,而是说沈从文的启蒙思想包括了两个方面,既有对启蒙的形而上的建构也有具体的构想,这两个方面有相互咬合的一面,也有相互抵牾的时候,正是它们彼此之间的碰撞、交织、咬合、抵牾构成了沈从文思想内部的张力。
    阿伦布洛克总结法国启蒙运动时认为,“启蒙主要不是一场政治运动,而是一场思想运动;它所寻求的是改革,而不是革命;它的对象主要是知识**,而不是人民群众”。然而后来激进派**对启蒙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使启蒙运动将*初的信仰一扫而光。关于此,弗里德里希格迪克也有相同的认识,他说:“启蒙运动必须以中产**[Mittelstand]作为它的实际起点,因为他们是**的核心;启蒙的光芒只是从这里逐渐传向两个**——****和下层**。”然而在西方启蒙运动中,公共的、跨地域的、渐进的、分层次的启蒙方案并没有在实践层面得以展开,这种现状,使大众启蒙呈现出盲目化、一刀切的倾向,这也成为后来的研究者反思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向农民输入过多的文明理念是否有价值,约翰路丁埃瓦德指出:“给予他们所有种类的书刊、故事、寓言,使他们习惯于把自己运送到一个思想的世界,使他们睁眼看到他们自己所处的、无法改进的贫穷状况,使他们因为太多的启蒙而不满足于自己的命运,把他们转变为对地球上资源的不均分配废话连篇的哲学家——这才真正毫无价值。”如果说对启蒙的结构性缺乏必要的认识是西方启蒙运动的一个缺憾的话,那么这种缺憾同样存在于“五四”启蒙运动中。“五四”启蒙运动一开始就是在民族危机的催逼之下产生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伴随现代中国启蒙运动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平民主义与精英主义、士大夫意识与民粹意识往往是相伴而生,启蒙的结构性也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命题。在“五四”新文学中,启蒙者看待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眼光往往存在着交叉点。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诉求,鲁迅开始了两大题材的创作,而鲁迅审视农民和知识分子眼光的重合之处就是聚焦他们的精神“病苦”。在对涓生、吕纬甫、魏连殳等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上,鲁迅突出了他们徘徊在生与死、理想与现实、自救与沉沦、光明与黑暗、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精神悲剧,这一点容易理解,知识分子本来就以思想丰富、触觉敏锐而著称,这些特质也决定了他们对精神创伤的非比寻常的敏感度。而耐人寻味的是,对于下层群众,鲁迅依然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他们的精神病苦上。闰土的一声“老爷”里所折射出来的人性麻木显然要比他穷苦的处境更加摄人心魄;华老栓用“人血馒头”来给小栓治病的愚行背后的精神麻木是启蒙者感到悲凉彻骨的深刻原因;《祝福》的深刻之处在于表现出了“神权、族权、夫权”对妇女的精神压迫,致使她们活着时惶恐不安,死了也似孤魂野鬼没有依傍。然而,揭露出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苦,尚有催人奋进之效,揭露出下层群众的精神病苦,却有可能使他们在梦醒之后无路可走,这也许就是《祝福》中的“我”面对祥林嫂的灵魂有无的问题时,感到左右为难的深刻原因。而对这一难题的持续思考,也导致了鲁迅对自我和启蒙的双重怀疑,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鲁迅后期放弃小说创作,而以“匕首”“投枪”式的杂文来与对手短兵相接不是没有道理的。
    (节选自《沈从文的文学观》)
    ……
    目录
    序言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章 沈从文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节 “做人观念”与“人的自觉”
    一、“五四”和“五四人”
    二、“工具的重造”
    第二节 “抒情”与“文学的自觉”
    一、情与理的交融
    二、情感的深度
    三、“抒情”与“文学的启蒙”
    第二章 “乡下人”的边缘立场与启蒙者的建构
    **节 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与重构
    一、“乡下人”的边缘立场
    二、用“抽象原则”重建知识分子
    三、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坚守
    第二节 “名”“实”之间的角色定位
    一、对鲁迅“战士”角色的评判
    二、中西启蒙运动中的“名”与“实”
    三、沈从文的遁“名”求“实”
    第三节“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与“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
    一、“压扁人性的乡愿”——抗争传统儒学
    二、“吾丧我”——抗争现代文明
    第三章 沈从文的人学思想
    **节 概述部分
    第二节 生命**的彰显
    一、都市空间的“爱欲”
    二、湘西世界的“爱欲”
    三、“爱欲”的抽象与升华
    四、沈从文“爱欲”书写中的“灵”与“肉”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契合
    一、以人与自然的契合为形态
    二、以民族文化重建为现实目标
    三、以世界主义为延伸
    四、在“立人”中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四章 文学实践与人的具体性
    **节 “妇女解放”问题中的性别及其他
    一、关注性别差异
    二、观照人的精神与灵魂的隐秘之地
    第二节 “各尽其性”中的**差异
    一、下层人民与知识**的两个世界
    二、关注**差异与启蒙在现实语境中的着陆
    三、底层启蒙思想的多向性
    第三节 “原人意味”中的个体真实性
    一、本土语境中的弱化
    二、个体经验与记忆中的还原
    三、在思想与文学史中的意义
    第五章 人学目标的实现路径、方式与契机
    **节 文学的路径:践行“文学革命”的长远目标
    一、对文学与人性的信仰
    二、与梁启超启蒙话语形态的相似之处
    第二节 感性的方式之一:高举“爱”与“美”的旗帜
    一、抵御宗教与“现代政治”
    二、重造人的心理本体
    第三节 感性的方式之二:捕捉情感与本能的瞬间
    第六章 理论意义与现实境遇
    **节 以“生命”为标尺的现代文化主体建构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人性的根本重建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沈从文是我国**的文学家,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无数作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使沈从文的文学观触及到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而以文学为本位的内在结构又使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意蕴。本书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观,视角新颖,对读者更深入全面地理解沈从文的思想大有裨益。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先后仔细研读了《沈从文全集》《鲁迅全集》《鲁迅译文集》《梁启超文集》《胡适文集》《郁达夫文集》等作品,并参考涉及沈从文思想的多篇著作和论文等资料,并运用文学笔法,以沈从文的作品为例,严谨客观地阐释了沈从文的文学观。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