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阿文的小毯——启发系列绘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阿文的小毯——启发系列绘本

  • 作者:(美)亨克斯(Henkes K) 文图 方素珍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3464650
  •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01日
  • 页数:13
  • 定价:¥2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故事是关于一只叫做阿文的小老鼠的,他有个习惯,无论是走路、吃饭、睡觉还是和其他小朋友玩时,都一定要带着他心爱的小毯子,有小毯子陪着阿文,他心里就很安稳,也不会整天都黏着妈妈和爸爸。但是,他慢慢长大,上小学了,他仍然不能离开小毯子。由于阿文太小而毯子太大,有一本书里还夸张地画了这个故事对比造型。阿文的妈妈爸爸觉得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既不让阿文过分地依赖小毯子,又不能让阿文感觉失去了小毯子,怎么办呢?终于,妈妈爸爸和阿文商量好,把小毯子剪下一块给阿文做了一块手绢,这样,阿文依然可以带着他的“小毯子”,但也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适应学校的生活了。
    家里有个像阿文一样的宝宝是妈妈爸爸很高兴也头疼的事情,因为,“阿文宝宝”有固定的生活习惯,只要每天都让他拿着自己喜欢的毯子或者杯子,他就会安心地吃饭与游戏,不会吵闹到妈妈爸爸;但是,如果他喜欢的东西,甚至是“迷恋”的东西不见了,被拿开了,那么他就会大哭大闹,直到重新得到“迷恋”的东西,否则就不能适应变化。那么面对“阿文宝宝”,妈妈爸爸怎么做才好呢?
    每个孩子都有一件或是布偶、小汽车之类的小东西,不论去哪里都随身带着。那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提供**
    编辑推荐语
    童年的真相——柯倩华◎童书评论人
    很多孩子有一条爱不释手的毯子,或是布偶、小汽车之类的小东西,不论去哪里都随身带着,就像阿文和他的小毯子形影不离,令大人匪夷所思。
    心理学家会从“**感”的观点来看阿文和小毯子的关系。孩子的世界到处有警告和限制,有困惑和疑虑,他们不停地成长,等于不停地在适应随成长而来的变化。所以,他们需要有稳定和连续性的感觉,来平衡变动所造成的不安。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小毯子不仅是提供**感的“东西”,也是阿文的“朋友”。从大人的科学观点看来毫无生命情感的毯子,对喜爱它的阿文而言,却是有情有义的主体,“我喜欢的东西,小毯子都喜欢。”;也是亲密忠实的同伴,跟着他高兴(游戏)、害怕(看牙),陪伴他度过每一个独处的时刻。对阿文而言,小毯子****;在阿文的想象里,小毯子真的需要他。大人命令他放弃小毯子,就像逼迫他背弃一个朋友,切断一个相亲相爱的关系,大人的理由何在?
    爸爸妈妈说,小毯子又破旧又脏。阿文不以为意,就像不在乎全世界都说他的好朋友是丑八怪。只因为大人看不顺眼,就要小孩丢弃所爱,似乎不大正当,隔壁的阿姨搬出堂皇的说法:“阿文长大了。”这是成长阶段理论帮助大人了解孩子之后的负效应,使许多大人紧张担忧,怕孩子没有按照理论做人:做了这个阶段不该做的,或者没做这个阶段该做的。例如:拿着小毯子,“像长不大的孩子”。
    小毯子真的妨碍阿文的正常发展吗?我们仔细观察他的表情、语言、动作,他的伶俐机智和丰富敏锐的情绪,不正为他的健康正常,提供活生生的证据吗?况且,“长大”是内在生命人格的成长,不因外力强制而产生,不由外在形式包装而决定。强制没收阿文的小毯子,会使他“是”一个长大的人,或者,永远只是“像”长大的人?
    不过,幸好这个故事有尊重孩子的作者,使它免于偏颇和俗套,他尊重孩子世界的真相——成长终究包括变动,在新和旧之间取舍,在取和舍之间挣扎,只盼挣扎之后是进步、成熟。这是孩子真真切切地面对的现实,也是必须练习的功课。“上学”使故事的冲突达到*高点,象征学习的必要性和代价,让阿文在这个无可奈何的处境下,放声大哭。成长的痛,需要表达,需要同情。流泪之后,一定要留下伤痕吗?作者提供了探索的方向。故事发展出的内在逻辑是:不能带小毯子,因为不方便;焦点在此转向如何使大家方便,停止了先前对小毯子和阿文的价值审判和压迫。当大人停止哄骗孩子(毛毯小精灵)、暗中操控(泡醋),而以照顾心灵需要的方式来商量,孩子才能相信,成长的伤痛,值得关心、了解和安慰,这是亲子课题。
    孩子常从父母的表情、动作、接触方式和距离(而非语言)来判断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了解。阿文的爸爸妈妈是有趣的角色安排。他们总在背景里、不多话、听听别人的,做点什么,却不紧迫盯人,也没有强势的姿态。他们的肢体语言充分表现对阿文的关爱,与他非常亲近,但表情常是困惑、无奈的。从图画里,我们看到支持孩子的父母,有许多爱,许多疑虑,不张牙舞爪地把自己的担心变成孩子的压力,一次次陪孩子在尝试中历练。
    这是好的图画书的特点,具象地诠释文字内涵,塑造丰富的感觉情境,又不限制读者的想象空间。封面上,隔壁阿姨拿着暗示窥探的望远镜,阿文抓着小毯子,背道而驰又互相偷看,点出主角和旨趣。在教泡醋的那一页,阿姨站上叠高的花盆(立足基础并不稳固),阿文趴在篱笆下,一高一低地凸显出两者的关系。*后,冲突解除了,两人才有**次面对面的接触。这些丰富的图像信息,使简洁流畅的故事更生动活泼。亨克斯*擅长的是,灵活运用简单的线条,在相同的造型轮廓里,勾勒出传神的喜怒哀乐。尤其是阿文受惊的大眼睛,道尽孩子在失去所爱的威胁下的心情。这本成功的儿童图画书,不仅帮助我们知道、也看到许多关于儿童的真相。
    成长的依恋——宋佩◎台湾中原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凯文·亨克斯创作的图画书虽然处理的都是平常生活的小小片段,但因为符合真实人性,生动描述孩子的成长历程,以及为人父母受到的挑战,因此很能得到共鸣。例如这本《阿文的小毯子》,就是借着阿文和小毯子的故事,自然地融入成长中孩子面临的调适问题、亲子关系的紧张和父母面对难题的智慧。
    这个故事发生在拟人化的老鼠家庭,亨克斯用寥寥数笔勾画出每个角色不同的眼神、情绪,除了五官表情和肢体动作外,老鼠的尾巴也有表情达意的作用,比如**个画面,隔壁的邻居阿姨把尾巴伸到围墙的这一边,暗示了她爱管闲事的个性,又如*后终于想出解决办法的那个画面,老鼠妈妈竖得笔直的尾巴点化了灵光乍现的刹那。
    亨克斯以黑色的线条勾勒轮廓,再用鲜明的水彩上色,整本书的色彩饱满亮丽,阅读时给人温暖而轻快的感觉。他的图画除了描绘故事主要情节发展外,还加入了许多细节,首先,读者可以随着阿文看到房子的里里外外,我们发现阿文在家里有自己的玩耍空间,不论是院子的沙坑、用床单搭的帐棚,或是家里画画的角落,连浴室也是他的游乐场,还有他那舒适的房间和小床,由这些场景看出阿文在家里悠游自在。此外,墙上处处贴着阿文画的图画,显示爸爸妈妈对他的尊重和鼓励。有时,图画也具暗示作用,比如阿文听到爸妈不准他带毯子上学的那页,阿文用毯子蒙住脸,看不见表情,墙上却出现了一幅《呐喊》的图画,贴切地传达他的心情。
    另外,住在隔壁的阿姨也是重要的角色,她在封面出现,斜眼望着阿文和他的小毯子,之后,正是她挑起了“毯子”事件。这位阿姨有一副望远镜,她不但喜欢窥探别人的生活,也喜欢站得高高的,摆出指导者的姿态,可惜她给阿文父母的建议实在不太高明。在有着老鼠喷泉的那个画面里,亨克斯借着四个角色所站的位置、姿态和表情,巧妙地呈现出彼此的关系。
    这本书里的每个画面几乎都由细黑框框住,像是漫画书的做法。细黑框大小不等,框内一再出现阿文和小毯子形影不离的画面,排在一起的许多小框暗示着不同的时间、场景和心情,让读者可以单独欣赏,也可以连贯在一起品味。而上下排列的小框具有表示时间先后次序的作用,像是阿文上床睡觉的那页和妈妈用缝纫机做手帕的那页。除了框内偶然出现的对话外,框线把文图截然分开,让小读者在大人叙述故事的同时,可以清楚地在图画中找到对照的内容,专心地观赏图画。
    所有的图画中只有两个画面没有框线;其中之一是妈妈做好手帕的那页,这时妈妈解决了问题,突破了原先的困境(也突破了框线的限制);到了*后一页(这个画面和封面的图画形成有趣的对比),框线也消失了,故事发展至此,阿文不仅用另一种方式保留住他的小毯子,也跨越了一个成长阶段,他和隔壁阿姨的对立关系终于暂时画下句点。看到这样的结局,读者是不是也像阿文一样,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阿文的小毯子,"小树苗"的小拖鞋 (bljxy893 ·2007年07月 )——和“小树苗”一起读《阿文的小毯子》
    2007年7月3日星期二 天气阴而闷热
    从上个星期三开始,每天晚上我和孩子他爸都在轮流给小树苗读《阿文有张小毯子》。可能是我们给他读的书多的缘故吧,不用我们告诉他,他都能**时间从封面上把主角“阿文”找到,并且在阅读时目光紧紧跟随。
    给儿子读这本书,我和老公都十分愿意去做。因为我们遇到了和“阿文”的爸爸妈妈同样的问题——孩子无比依恋一样东西。
    [阿文]
    阿文有一条黄色的小毯子,当他还是小宝宝的时候,他就有这条小毯子,阿文非常喜欢它。
    【小树苗】
    小树苗有一双黄色的小拖鞋。三年前他有一次去表哥家玩,看到表哥有双穿过的小拖鞋他十分喜欢就“死皮赖脸”地要来了。三年前拖鞋穿在脚上,真的是“拖”的,那么长,那么大,像卖火柴小女孩穿的拖鞋。爸爸妈妈总担心小树苗会摔交,**到晚在他耳边提醒:“走路要小心哦”。不过还好,小树苗走得慢,摔的次数少。如今拖鞋刚刚合脚,但是拖鞋已经显得很旧了。拖鞋上作为装饰用的两只小狗已经连脑袋都没有了,只留下了身子了。可是小树苗非常喜欢它,比三年前更喜欢。
    [阿文]
    虽然小毯子还有一些怪味道,但是,阿文一点儿也不在乎。每天带着它,披着它,拖着它……每天吸着它,抱着它,扭着它……
    【小树苗】
    小拖鞋虽然一年比一年旧了,旁边的搭扣上个月也已经断了。小树苗还是要让奶奶把搭扣重新修好,他要穿那双拖鞋。三年来他都要从春天穿到秋天。不管是在平地上、公园里、卧室里,他都穿着它。这可辛苦了妈妈,她得时不时地擦地板。无论去哪儿他都要穿着它,就连和其他小朋友比赛跑步的时候,他都不愿意换球鞋,吃力地“拖”着鞋子,去辛苦地争取*后一名。
    [阿文的爸爸妈妈]
    妈妈说:“小毯子好脏。”
    爸爸说:“小毯子又破又旧,丢掉算了。”
    阿文不肯,他说:“小毯子很好啊!”
    【小树苗的爸爸妈妈】
    妈妈说:“拖鞋太短了,会搁脚的。”
    爸爸说:“拖鞋太旧了,塑料都硬了,不要再穿了。”
    小树苗不肯,他说:“我喜欢我的小拖鞋呀,它是我的好朋友呀。”
    [阿文的爸爸妈妈采取的办法]
    ①讲“毛毯小精灵”的故事
    ②把毯子泡在酸醋里
    ③妈妈把小毯子剪成一块、一块的,再用缝纫机把它们的四个边儿车起来,妈妈把小毯子做成了许多条小手绢儿。
    【小树苗的爸爸妈妈】
    ①把拖鞋藏起来(小树苗不见了拖鞋,拼命哭)
    ②爸爸给小树苗买来“米奇”拖鞋,每年买一双(小树苗一双都没有穿过,爸爸买来的拖鞋只能当摆设了,妈妈打算送人)
    ③爸爸妈妈想方设法带小树苗去饭店吃饭,饭店里都规定“衣冠不整者不能入内”。爸爸妈妈就可以对小树苗说:“穿拖鞋是不能到饭店里去吃饭的,会饿肚子的。”小树苗走到饭店门口,使劲拉着爸妈的衣脚说:“我们回家吧,我们回家吃饭吧”。
    ④逛街的时候,我们很注意地带他去童鞋店,让他看看琳琅满目的鞋子,让他知道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他脚上的拖鞋是*好的。他一点都不为所动。
    ⑤难道我要把拖鞋像阿文的妈妈一样剪成一块一块的?
    [小毯子*后的结果]
    现在,不管阿文走到哪里,身体上都带着一条小手绢儿。
    【小拖鞋*后的结果】
    他还是依旧穿着他的宝贝拖鞋,而且左边的鞋子穿在右脚上;右边的鞋子穿在左脚上,散步、奔跑,他都这样很“别扭”地穿着,很开心的样子。
    {一树妈妈的话}
    阿文的妈妈运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阿文对毯子的依恋情结。
    小树苗的妈妈笨笨的,想不出好的办法。
    她只有等待。
    小树苗的妈妈小时候也像小树苗一样喜欢抱着洋娃娃,喜欢得每天离不开它。后来随着年龄的长大,洋娃娃不知不觉地离开了我,我又有新的喜欢的东西了。
    喜欢一样东西,说不上原因,就是喜欢;依恋一样东西,也说不上原因,就是依恋。长大之后,再回忆起来,还是很温暖的。有一段回忆留在生命里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我就等吧,等待小树苗渐渐长大,等待那种不知不觉将发生的变化。
    阿文的小毯子,小树苗的小拖鞋,值得回忆的童年……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