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新编交通运输纠纷办案手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新编交通运输纠纷办案手册

  • 作者: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84425
  •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 页数:405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高人民法院2008年2月4日发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编写。书中收录大量作为办案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审判政策及其他司法业务文件,并收录部分地方**法院的审判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等。均针对交通运输纠纷所涉案由科学、合理地编排,读者可以-陕速、准确地查询到各案由相关法律文件。本书是法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的常备工具书,也是社会一般公民依法维权的实用依据。
    文章节选
    1.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1. 2003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号公布
    2. 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1号修正
    3. 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章 总则
    **条 【立法目的】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
    第三条 【工作原则】道路交通**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畅通。
    第四条 【政府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依据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定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 【主管部门】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交通、建设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六条 【宣传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意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应当加强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并模范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有进行道路交通**教育的义务。
    第七条 【科学推广】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科学研究,推广、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设备。
    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
    **节 机动车、非机动车
    第八条 【登记制度】**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
    第九条 【申请登记证明及受理】申请机动车登记,应当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来历证明;
    (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
    (四)车辆购置税的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机动车登记审查工作,对符合前款规定条 件的,应当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对不符合前款规定条 件的,应当向申请人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发放机动车号牌或者要求机动车悬挂其他号牌,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的式样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并监制。
    第十条 【**技术标准】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技术标准。申请机动车登记时,应当接受对该机动车的**技术检验。但是,经**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依据机动车****技术标准认定的企业生产的机动车型,该车型的新车在出厂时经检验符合机动车****技术标准,获得检验合格证的,免予**技术检验。
    第十一条 【车牌号】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
    机动车号牌应当按照规定悬挂并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挡、污损。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缴、扣留机动车号牌。
    第十二条 【特殊情况登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办理相应的登记:
    (一)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
    (二)机动车登记内容变更的;
    (三)机动车用作抵押的;
    (四)机动车报废的。
    第十三条 【安检】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进行**技术检验。对提供机动车行驶证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单的,机动车**技术检验机构应当予以检验,任何单位不得附加其他条件。对符合机动车****技术标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发给检验合格标志。
    对机动车的**技术检验实行社会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机动车**技术检验实行社会化的地方,任何单位不得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检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机动车**技术检验机构不得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维修、保养。
    机动车**技术检验机构对机动车检验收取费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
    第十四条 【强制报废制度】**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根据机动车的**技术状况和不同用途,规定不同的报废标准。
    应当报废的机动车必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道路行驶。报废的大型客、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解体。
    第十五条 【标志和示警灯的使用】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应当按照规定喷涂标志图案,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其他机动车不得喷涂、安装、使用上述车辆专用的或者与其相类似的标志图案、警报器或者标志灯具。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和条 件使用。
    公路监督检查的专用车辆,应当依照公路法的规定,设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
    第十六条 【禁止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
    (二)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
    (三)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四)使用其他机动车的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第十七条 【保险】**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八条 【非机动车的登记】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的种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
    非机动车的外形尺寸、质量、制动器、车铃和夜间反光装置,应当符合非机动车**技术标准。
    第二节 机动车驾驶人
    第十九条 【驾驶证】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 件;经考试合格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
    持有境外机动车驾驶证的人,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 件,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考核合格的,可以发给中国的机动车驾驶证。
    驾驶人应当按照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驾驶机动车时,应当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缴、扣留机动车驾驶证。
    第二十条 【驾驶培训】机动车的驾驶培训实行社会化,由交通主管部门对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实行资格管理,其中专门的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由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实行资格管理。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学员进行道路交通**法律、法规、驾驶技能的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任何**机关以及驾驶培训和考试主管部门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
    第二十一条 【上路前检查】驾驶人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隐患的机动车。
    第二十二条 【**、文明驾驶】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驾驶、文明驾驶。
    饮酒、服用**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机动车**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
    第二十三条 【驾驶证定期审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对机动车驾驶证实施审验。
    第二十四条 【累积计分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累积记分制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累积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机动车驾驶人,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对其进行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教育,重新考试;考试合格的,发还其机动车驾驶证。
    对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在一年内无累积记分的机动车驾驶入,可以延长机动车驾驶证的审验期。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第三章 道路通行条件
    第二十五条 【道路交通信号】全国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设置应当符合道路交通**、畅通的要求和**标准,并保持清晰、醒目、准确、完好。
    根据通行需要,应当及时增设、调换、更新道路交通信号。增设、调换、更新限制性的道路交通信号,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广泛进行宣传。
    第二十六条 【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第二十七条 【铁路警示标志】铁路与道路平面交叉的道口,应当设置警示灯、警示标志或者**防护设施。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应当在距道口一定距离处设置警示标志。
    第二十八条 【交通设施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道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种植的树木或者其他植物,设置的广告牌、管线等,应当与交通设施保持必要的距离,不得遮挡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不得妨碍**视距,不得影响通行。
    第二十九条 【**防范】道路、停车场和道路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当符合道路交通**、畅通的要求,并根据交通需求及时调整。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现已经投入使用的道路存在交通事故频发路段,或者停车场、道路配套设施存在交通**严重隐患的,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防范交通事故、消除隐患的建议,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三十条 【修复补救措施】道路出现坍塌、坑漕、水毁、隆起等损毁或者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交通设施损毁、灭失的,道路、交通设施的养护部门或者管理部门应当设置警示标志并及时修复。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现前款情形,危及交通**,尚未设置警示标志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疏导交通,并通知道路、交通设施的养护部门或者管理部门。
    第三十一条 【不得非法占道】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
    第三十二条 【施工要求】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设、增设管线设施,应当事先征得道路主管部门的同意;影响交通**的,还应当征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
    施工作业单位应当在经批准的路段和时间内施工作业,并在距离施工作业地点来车方向**距离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施工作业完毕,应当迅速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消除**隐患,经道路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验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后,方可恢复通行。
    对未中断交通的施工作业道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交通**监督检查,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第三十三条 【停车泊位】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商业街区、居住区、大(中)型建筑等,应当配建、增建停车场;停车泊位不足的,应当及时改建或者扩建;投入使用的停车场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
    在城市道路范围内,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施划停车泊位。
    第三十四条 【人行横道及盲道】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
    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盲道的设置应当符合**标准。
    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五条 【右行】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第三十六条 【分道通行】根据道路条 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第三十七条 【专用车道的使用】道路划设专用车道的,在专用车道内,只准许规定的车辆通行,其他车辆不得进入专用车道内行驶。
    第三十八条 【通行原则】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第三十九条 【交通限制的提前公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大范围施工等情况,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与公众的道路交通活动直接有关的决定,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
    第四十条 【交通管制】遇有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 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严重影响交通**的情形,采取其他措施难以保证交通**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第四十一条 【立法委任】有关道路通行的其他具体规定,由国务院规定。第二节 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四十二条 【车速】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车速。
    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 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第四十三条 【保持车距及禁止超车情形】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 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距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车:
    (一)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的;
    (二)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
    (三)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
    (四)行经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
    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 件的。
    第四十四条 【减速行驶】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第四十五条 【超车限制】机动车遇有前方车辆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不得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不得穿插等候的车辆。
    在车道减少的路段、路口,或者在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遇到停车���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机动车应当依次交替通行。
    第四十六条 【铁路道口行驶规定】机动车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没有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应当减速或者停车,在确认**后通过。
    第四十七条 【避让行人】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第四十八条 【载物规定】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
    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影响交通**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明显标志。在公路上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并应当依照公路法的规定执行。
    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第四十九条 【核定载人量】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客运机动车不得违反规定载货。
    第五十条 【载客限制】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
    货运机动车需要附载作业人员的,应当设置保护作业人员的**措施。
    第五十一条 【**带及头盔】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头盔。
    第五十二条 【排除故障】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
    第五十三条 【优先通行权之一】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不享有前款规定的道路优先通行权。
    ……
    目录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交通运输纠纷部分)
    一、道路运输纠纷
    道路运输纠纷案由及释解
    1.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2007.12.29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实施条例(2004.4.30)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04.4.30)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12.26)
    *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3.8)
    *高人民法院关于交通事故中的财产损失是否包括被损车辆停运损失问题的批复(1999.1.26)
    *高人民法院关于被盗机动车辆肇事后由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1999.6.18)
    *高人民法院关于购买人使用分期付款购买的车辆从事运输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保留车辆所有权的出卖方不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2000.12.1)
    *高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复函(2001.12.31)
    2.道路运输合同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录)(1999.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节录)(2004.4.30)
    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节录)(2005.4.13)
    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1997.12.23)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2005.3.2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2005.6.28)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2005.7.12)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2005.6.16)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2005.7.12)
    *高人民法院关于货物运输合同连带责任问题的复函(1992.7.25)
    *高人民法院关于任彦琦与李延滨等货物运输协议纠纷一案的复函(2002.1.11)
    *高人民法院关于高长林等六人与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违约赔偿纠纷一案的函复(2003.6.25)
    3.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纠纷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2006.3.21)
    *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私营客车保险期满后发生的车祸事故保险公司应否承担保险责任的请示的复函(1993.8.4)
    *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新的人身损害赔偿审理标准是否适用于未到期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问题的答复(2004.6.4)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保险车辆出险后实际价值如何确定的批复(1999.8.23)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如何理解和适用保险法第三十九条问题的复函(2000.4.4)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交通事故强制定损问题的批复(2001.3.29)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车上责任保险条款有关问题的复函(2001.9.10)
    二、水路运输纠纷
    水路运输纠纷案由及释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节录)(1992.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1990.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2006.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规定(1993.1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1997.12.3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2001.12.11)
    水路旅客运输规则(1995.12.12)
    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1996.11.4)
    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2000.8.28)
    *高人民法院关于托运人主张货损货差而拒付运费应否支付滞纳金的答复(1992.2.12)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试行)(1992.5.16)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和触碰案件财产损害赔偿的规定(1995.10.18)
    *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沿海、内河货物运输赔偿请求权时效期问问题的批复(2001.5.24)
    *高人民法院关于津龙翔(天津)国际贸易公司与南京扬洋化工运贸公司、天津天龙液体化工储运公司沿海货物运输合同货损赔偿纠纷一案请示的复函(2001.8.10)
    *高人民法院关于青岛口岸船务公司与青岛运输船务公司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中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期期间如何计算的请示的复函(2002.6.25)
    三、航空运输纠纷
    航空运输纠纷案由及释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节录)(1995.10.30)
    民用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管理规定(1993.8.3)
    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1996.2.29)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2004.7.12修订)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2004.7.12)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反应和家属援助规定(2005.10.7)
    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2006.2.28)
    四、铁路运输纠纷
    铁路运输纠纷案由及释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节录)(1990.9.7)
    铁路运输**保护条例(节录)(2004.12.27)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7.11)
    铁路旅客人身伤害及自带行李损失事故处理办法(2003.8.1)
    铁路货物运输实行保险与负责运输相结合的补偿制度的规定(试行)(1987.4.28)
    铁道部关于铁路行李包裹事故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991.12.13)
    铁道部关于提高铁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金额的通知(1992.6.5)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1994.10.27)
    *高人民法院关于运输货物误交付法律责任问题的复函(1993.9.6)
    *高人民法院关于国际铁路货物联运货损赔偿适用法律问题的复函(1994.11.5)
    *高人民法院关于新疆梧桐塑料厂与乌鲁木齐铁路分局铁路货物运输合同赔偿纠纷一案的请示的答复(2001.12.15)
    五、其他运输纠纷
    其他运输纠纷案由及释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录)(1999.3.15)
    联合运输工作暂行条例(节录)(1981.11.6)
    关于发展联合运输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1986.4.25)
    附录:地方审判政策及规范性文件
    广东省**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1996.7.13)
    广东省**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具体问题的补充意见(2001.2.20)
    广东省**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关于《道路交通**法》施行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2004.12.17)
    江苏省**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一)(2005.2.24)
    上海市**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2005.3.24)
    重庆市**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2006.10.18)
    上海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若干规定(2005.2.2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