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如果不学习礼仪,就不可能立足社会。礼仪是人生的必修课。
礼仪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社会要求与时代精神。礼仪是营造温馨的灵丹、伸缩有度的准绳、和睦相处的法则、人际沟通的钥匙。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在现实生活中,要自尊和敬人。礼仪的特点是为他人着想,尽可能换位思考。礼仪的宗旨是和谐。礼仪讲究内外兼修,重视信誉、效率和细节,提倡交流、合作与分享。对于个人,可沟通心灵,建立友谊,提升修养,塑造形象;对于企业,可增强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软实力;对于社会,可规范秩序,倡导文明,构建和谐。
礼仪无处不在。热情的问候,友善的目光,亲切的微笑,文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尽显礼仪风采。礼仪不是繁文缛节,而是明确的标准与规矩。例如,握手礼仪,其顺序、部位、力度、时间等,均有讲究。
礼仪是规范,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有所变通。例如,上楼梯礼仪,一般情况下,请长辈、领导、客人、女士走在前面,以示对他们的尊重。但是,在炎热的夏天,一位身穿裙装的女士有意走在男主人后面,此时,男主人就不要墨守成规,非要请女士先行,而应因势变通。人人应自觉遵守礼仪,但既不要做礼仪的警察,自以为是,对别人指手画脚;也不要做礼仪的奴隶,谨小慎微,遇事缩手缩脚,而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会做事,更要会做人。做子女,有孝顺之道;做学生,有尊师之礼;做老板,有管理之法;做员工,有行事之责;做朋友,有交友之规;做恋人,有相爱之情;做夫妻,有和谐之宜;做父母,有教子之方;做游客,有文明之养;做公民,有公德之心。凡为人者,不可不行文明之道,习礼仪之风。只要掌握礼仪这把金钥匙,就能开启人生的幸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