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苦旅甘泉:杨大辛自述
QQ咨询:
有路璐璐:

苦旅甘泉:杨大辛自述

  • 作者:杨大辛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147406
  •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1日
  • 页数:158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苦旅甘泉:杨大辛自述》是一部回忆录,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自传,二是口述历史,三是回忆文章,共有长短文章百余篇,照片、书影与木刻七十余幅。全书真实记述了作者不平凡的人生历程。虽然时代风云变幻,个人职业几度更换,却始终笔耕不息,多年来写下了不同历史时期个人对国事、民生、社情、文风的认识、思考的文章。
    文章节选
    《苦旅甘泉:杨大辛自述》:
    家境贫困
    一、我的父亲
    1925年2月18日(乙丑年正月二十六日),我出生在天津特一区(今河西区)三义庄宝德里。按家族谱系取名“永福”,20岁时有感于身世凄楚,别署“大辛”。父亲杨玉和,武清县(现天津市武清区)人,来天津做工;母亲鲍氏,是流落天津的广东籍贫民,我从不晓得她的名字。杨家祖籍河北省武清县陈嘴乡杨庄子。相传始祖在清朝初年落户于此,经过世代子孙繁衍,成为这个小村落的大户人家,析居为东、西、南、北四门。我家这一分支,因先人治家无方,逐渐败落贫困,1949年后土改时被划为贫农成分。
    父亲在兄弟3人中排行老三,生于清光绪十三年二月十六日(1887年3月lO日)。幼年念过私塾,粗通文字。成年后弃农做工,在离本村数十里外的一家染坊劳动,活计繁重且待遇苛刻,不堪其苦。民国初年,父亲背井离乡来到天津谋生,打过短工,当过小贩,跑过火车(即随列车贩卖食品、香烟之类的小商品,旧时俗称“跑火车”),后来在位于日租界的新旅社充当杂役,终于在城市里站住了脚。
    天津有个带有宗教色彩的社会团体——基督教青年会,1895年进入天津,1914年在新开辟的东马路建造大楼。规模宏伟的新会所建成后,面向社会招收勤杂人员,不知父亲通过什么关系进入青年会工作。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心灵手巧,特别喜好钻研各种技术,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修理电器、水暖与铁木杂活等技能,绰号“杨**”,成为青年会不可或缺的维修工。父亲为人耿直淳朴,工作吃苦耐劳,人际关系和善,在青年会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三十多年。父亲耿直勤劳的性格,对我为人处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我的母亲
    父亲在家乡时曾由父母包办结婚,一年后妻子怀孕,不幸因难产而去世,胎儿也未能成活。此后父亲鳏居十多年,直至在青年会有了稳定的工作与收人以后,才考虑重新组织家庭。经人说合,娶了一位广东籍的女青年鲍某为妻。
    鲍某年幼时随父母自遥远的广东北上天津谋生,待父亲找到合适的工作以后,一家三口在天津落户。十几年后父亲不幸病故,抛下母女二人,生活陷入困境,且女儿业已成年待嫁,期盼有个归宿。经人介绍,得知我父亲单身一人,上无父母,下无弟妹,女儿过门后即可当家主事,遂认可这门亲事,**的要求是赡养岳母,共同生活。于是父亲与鲍某结婚,组成家庭。
    这桩婚姻存在诸多不协调因素。当时父亲已经三十多岁,而母亲才二十岁左右,老夫少妻,感情存在隔阂,父亲整天忙于工作,家庭缺少温暖;更麻烦的是南、北方人的性格与生活习俗不同,一时难以磨合。从我两三岁记事起,就经常见到父母为生活琐事大吵大闹,母亲脾气暴躁,一吵架就摔砸东西(瓷器、玻璃器皿之类),吵得四邻不安,多有烦言。母亲心情郁闷,我就成为她发泄情绪的对象,经常挨打,更招致邻居非议,邻里关系很不和谐。后来母亲又牛了一个女孩,乖巧伶俐,招人喜爱,母亲的感情似乎有所寄托,与父亲的关系逐渐缓和。
    母亲只身流落北方,夫妻感情不睦,邻里关系疏冷,又缺乏至亲好友的情感交流,因此心情抑郁,性情烦躁,从而积怨成疾,腹腔经常疼痛。为给母亲治病,父亲到处求医问药,有的医生说是“肝胃不和”,有的医生说是“气裹血”,吃了多剂汤药也不见效,现在分析可能是癌症。在我8岁那年,母亲的病情加重,痛苦异常。祸不单行,5岁的小妹又突然高烧不退,抽搐呕吐,据说患的是猩红热,没几天就闭上了眼睛,我记得那天是星期六。又一个星期六,母亲也撒手人寰,大概也就活了三十多岁。一周内四口之家丧其半,父亲在感情上难以承受如此残酷的家庭变故,捶胸顿足,哀号不已。为给母亲治病与治丧,父亲负债累累。
    三、父子相依为命
    母亲与小妹的去世,使父亲的情绪受到很大刺激,尤其是经历了两次婚姻的创伤,似乎看透了人生。经过几天的思虑,他果断地做出一个决定:结束家庭生活。父亲语**长地对我说:“孩子,咱不要这个家了,我不能给你再找个后妈,不能让你受委屈,就咱爷俩儿过吧!我尽力供你读书,念完小学,咱上中学。你要为爸爸争气!”父亲的这一番话,字字镌刻在我的心中,铭记至今。
    父亲很快就把家具变卖一空,退了租房,携带被褥衣物,带我到工作单位居住。青年会的负责人同情父亲的不幸遭遇,默许了父亲“带孩子上班”的这种举措。初期我居无定所,先后随父亲住过传达室、锅炉房、礼堂后台、堆杂物的库房。1937年7月,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天津沦陷,青年会被迫收缩社会活动,有的干事投入抗战离开青年会,父亲才得以争取到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子,作为宿舍。虽然温饱无忧,但生活上不敢有任何奢求,甚至从来不过春节。父子二人相依为命,过着清苦而孤零的生活,父亲**的精神慰藉倾注于对我的抚育与期望。
    我自小没有感受到多少母爱与家庭的温馨,却体验到人生的苦难与社会的不公平。我是在忧患中成长起来的,因而成年后成为一个悲天悯人、愤世嫉俗的文化人。
    ……
    目录
    家境贫困
    求学经过
    步入文学**
    从事编辑工作
    东渡日本
    接受民主思潮“洗礼”
    坚守革命岗位
    难忘的1949
    告别书店生涯
    弃文从政
    十年“文革”
    回归笔耕
    离休以后
    战胜病魔
    夕阳无限好
    附录我与木刻
    木刻作品选
    编后絮语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