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海撷英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海撷英

  • 作者:白沁文、龚卉、周若卉、王丽君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14923
  •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文海撷英》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专题学习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分为“阅读指津”和“阅读行动”两个篇章,“阅读行动”中包含五个专题,分别是“天地大美”“至爱亲情”“青史丹心”“格物致知”“小说大道”。在五个专题中,有诗歌,有散文,有报道,有小说,有说明文……有的侧重情感的抒发,有的侧重故事的讲述,有的侧重形象的塑造,有的侧重事物和事理的说明。涵盖爱国、孝亲等主题,兼顾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主题丰富,文体多样,守正出新,立德树人。本书是教材的有益补充,在促进教师教改、提**生核心素养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文章节选
    以评促思: 慎思明辨品文心
    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我们或多或少总会有些感受。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就是文学评论。文学评论内容很广泛,可以鉴赏遣词造句,可以针对谋篇布局,可以探讨思想主题;态度上可以褒奖,可以批判,可以中立。写文学评论可以让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写评论可以帮助我们整理阅读思路,方便我们完善阅读策略,指导我们更好地进行写作。说了这么多,那么评论到底应该怎样写呢?
    一、 亮观点,摆证据,讲条理,抓**
    文学评论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观点是评论的核心,明确了观点,评论就有了方向。在写评论的时候,不妨直接先把自己的观点、态度明确地写出来再展开论述。光有观点当然还不够,还需要有支撑观点的证据。大家可以在读文章的过程中边读边画,把觉得可以证明自己观点的地方画下来,在写评论的时候就可以用原文加引号的方式引用,这种方法叫作引述。此外,也可以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针对需要证明的观点,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这种方法叫作概述。无论是引述还是概述的内容,都是评论时必不可少的证据。有了证据,我们的评论才能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文章读毕,各种想法和感受往往一齐涌上心头,在落笔写评论之前,一定要先理清思路,再按条理写评论。我们可以先从词句入手,到结构,再评论主题;也可以读到某个部分,记录下自己的感受,进一步阅读,再记录新增的感受;或者先写*表层的感受,再写更深入的感受;或者先写从文本所得,再写联想到的文本之外的感受……写作的顺序多种多样,但一定要有条理。评论文章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其中某一个角度**展开就可以了,这个角度可以是阅读时体会*深的一点,可以是作者着力*多的一点,也可以是读者觉得*需要探讨的一点、*为有趣的一点,等等。抓住**展开可以把评论写得更细致、充分。
    下面我们来看一篇例子。 评 论 语 段 分 析 讲 解鲜灵的诗流动的画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描写过风光旖旎的春天,抒发过对春天无比的热爱和赞美。但是,像朱自清这样,“把一个完整的春天形象推到读者的眼前,就像一幅长卷风景画,而且这画是流动、鲜灵的”还是少见的。作家先是宏观勾勒,“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总写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的神态,接着又分别从山醒、水醒、太阳醒三方面去写。山醒用了“朗润”一词,水醒用了一个“涨”字,太阳醒用了“红”字,要言不烦,形神俱至。微观描绘共有五幅画面: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一幅图,一首诗;一幅图,一轴画。诗,��鲜灵的。你看,小草,是“钻”出来的,还“嫩嫩的,绿绿的”,鲜灵吗?果树上的花,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也是鲜灵的。春风是流动的,春雨是“密密地斜织着”的,也是流动的。至于人,“赶趟儿似的”“抖擞抖擞精神”,自不消言了。作家创作了五幅春的画面,把自己的真情融化其间,真是应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老话了,《春》这篇散文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名作。
    ——节选自王恒娟《鲜灵流动的春天形象——朱自清散文〈春〉赏析》(有删改)
    亮明观点,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一幅流动、鲜灵的长卷风景画。
    引述原文语句,用“睡醒”来描写春回大地,突出了春天活动、鲜灵的特点。
    概述文章内容,五幅春的图画,从不同方面描绘春景,共同构成了一幅长卷风景画。
    总结,作者笔下鲜灵、流动的春天也是作者内心的写照。上面一段评论,在开头先亮明自己的观点,认为《春》中的描写是流动、鲜灵的风景画。后面结合朱自清文中流动、鲜明的语句进行了引用赏析,也对全文图画式展开的结构进行了概括评论,就是我们这里提到的“证据”。再来看结构,评论开头先点出了整体的观点,在下文分条概述展开,*后再加以总结,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逻辑严谨。在评论过程中主要分析了朱自清充满活力的清新文笔,对结构安排的分析要言不烦。
    观点明确,证据充分,条理清晰,**突出,是写评论文章**的基本素质。
    二、 需知人,能论世,作比较,会迁移
    文学作品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由作家写就的。文学评论不能仅仅关注文本本身,更要关注写出作品的作者。作者不同,作品的风格便大有不同。豪放派与婉约派、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家所处的时代、地域也与作品的风格关系密切。先秦古朴,魏晋风流,盛唐气象……结合作家所处时代与作家生平经历,可以让评论内容更加饱满丰富。
    另外,我们也可以把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拿到一起来评论,这样便可以看出作家本人风格形成的轨迹;也可以把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可以看出某位作家不同于常人的独特气质;我们甚至还可以把风格、内容、手法等任何有相似点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发现某一类文章共有的特性。之后我们还可以利用这样的共性特征,去迁移阅读同类文本。
    文海撷英上篇阅读指津下面我们来看一篇例子。 评 论 语 段 分析讲解《江南逢李龟年》作于大历五年(770年),此时距离杜甫在长安初逢李龟年已近五十年,对于“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唐人来说,如此长久的一段时间足以令人感慨万千。况且在这段时间里,**和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个人的命运也发生了惊心动魄的变化,这会给诗人带来何等深重的沧桑之感!……《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说: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洞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这五十年可不是太平无事的五十年,而是包括安史之乱在内的五十年……公孙的潇洒舞姿,李龟年的美妙歌声,本是开元盛世的一种象征,是繁华长安的一种点缀,如今诗人竟在远离长安的地方得以重见重闻,怎能不使他心潮澎湃!然而江南又是远离京师的地方,对于名动京师的歌手李龟年而言,他*好的人生舞台当然是在长安。对于胸怀大志的杜甫而言,他得以实现报国宏图的人生舞台也应是长安。然而现在两人却在江南相逢了,他们是被命运抛到这遥远的异乡来的,江南相逢肯定会使他们产生暮年流离的感受。相逢的时节正是落花纷飞的暮春,此时此地,斯人斯景,诗人心中该有多少感慨!正如近人俞陛云所评: “此诗多少盛衰之感,千万语无从说起,皆于‘又逢君’三字之中,蕴无穷酸泪。”(《诗境浅说》续编)
    ——节选自莫砺锋《余音绕梁的〈江南逢李龟年〉》(有删改)
    写杜甫个人的经历,让他在写诗的时候内心波澜起伏。
    引用杜甫的其他诗歌作比较,写出了杜甫对比现实,想起过去盛世时内心的失落。
    写社会和时代对于杜甫作诗的影响。
    运用其他人的品读,迁移协助评论,点出杜甫与故人重逢时内心的复杂感受。上面对《江南逢李龟年》一诗的评论,不仅结合了杜甫的生平,也对杜甫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中,诗人与乐师一起经历了沧桑巨变,辗转再次在远离都城的江南重逢,想起当年的盛景,难免有黍离之悲。对比杜甫另外的作品《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也更能够突出杜甫内心的无奈与惋惜。
    了解作者,结合时代,比较阅读,迁移运用,是拓展评论文章深度与广度的有效方法。
    三、 动真心,找角度,敢批判,有文采
    阅读本身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文学活动,每个人在读完文学作品后,都会有自己独有的感受。把自己独有的感受写出来,评论会更加凸显个性;表达自己内心真正所想,评论才更能够打动人心。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从个人经验出发,往往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如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历史迷会更多地注意到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演义成分,军事迷会从战争过程解读文本,喜欢传统戏剧的人可以从戏剧中的三国形象入手评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写评论也要带有批判的眼光。文学作品受到作者个人和所处时代的局限,我们在阅读作品时也可以有多角度不同的解读。历来人们对《论语》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的解读就有不同,封建统治者用这句话作为实行愚民政策的依据,革命者却把这句话当作广开民智的理论武器。我们在写作评论时也要有批判的精神,敢于读出新意。
    在简明、连贯、得体的基础上,评论还要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或严谨缜密,或激情澎湃,或娓娓道来,或风趣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风格,就能够把评论写得更加吸引人,毕竟只有大家爱读你的评论,你的观点才能够被大家所知。
    表达自我,找好角度,敢于批判,风格独特,是体现评论文章独特风采的重要手段。
    在本册书中,也有许多“以评促思”的练习,希望大家能够在写作评论的时候运用以上知识,写出真正的好评论。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练习,锻炼自己的评论能力与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综合素养。祝大家都能够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在写作中获得成长
    目录
    目录 上篇阅读指津 / 1 ●以批助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 / 2 ●以读导写: 勤于读书,悦于为文 / 7 ●以评促思: 慎思明辨品文心 / 9 下篇阅读行动 / 13 ●天地大美 / 14 卷首小语 / 14 有的放矢 / 15 磨砺以须 / 16 含英咀华 / 18 四季异彩 / 18 万物有灵 / 28 行者无疆 / 39 更上层楼 / 56 阅读理解 / 56 文章写作 / 61 综合实践 / 68 ●至爱亲情 / 70 卷首小语 / 70 有的放矢 / 71 磨砺以须 / 72 含英咀华 / 74 寸草春晖 / 74 天伦情深 / 91 更上层楼 / 108 阅读理解 / 108 文章写作 / 113 综合实践 / 119●青史丹心 / 121 卷首小语 / 121 有的放矢 / 122 磨砺以须 / 123 含英咀华 / 125 长征之歌 / 125 我的祖国 / 144 更上层楼 / 164 阅读理解 / 164 文章写作 / 170 综合实践 / 176 ●格物致知 / 178 卷首小语 / 178 有的放矢 / 179 磨砺以须 / 180 含英咀华 / 182 辨识事物 / 182 探明事理 / 192 更上层楼 / 206 阅读理解 / 206 文章写作 / 210 综合实践 / 216 ●小说大道 / 218 卷首小语 / 218 有的放矢 / 219 磨砺以须 / 220 含英咀华 / 222 人物形象 / 222 故事情节 / 234 自然环境 / 246 社会环境 / 260 主题思想 / 276 更上层楼 / 278 阅读理解 / 278 文章写作 / 282 综合实践 / 287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