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凤凰琴歌——司马相如传(精)
QQ咨询:
有路璐璐:

凤凰琴歌——司马相如传(精)

  • 作者:洪烛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ISBN:9787521207941
  •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01日
  • 页数:320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21207941
    • 作者
    • 页数
      320
    • 出版时间
      2020年04月01日
    • 定价
      ¥5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司马相如作为汉赋文体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贡献和地位。作者广泛收集历代和现当代有关传主的材料,大量学习吸收了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对司马相如的生活轨迹、为官的理念、情感理念以及人生态度均有独到的认识与见解。
    文章节选
    **章/追梦:成都、长安、梁园 一、从升仙桥到剑门关 巴山蜀水,孕育过无数的传奇,也曾经是风流才子司马相如的人生摇篮。大约公元前一七二年,司马相如在这个多雾且多情的盆地里出生。 借助司马迁的千里眼,我们看见了胸怀远大理想的少年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父母随口叫的爱称“犬子”,用今天的话来说相当于“狗儿”或“狗子”,司马相如却听不下去,毅然决然给自己改名“相如”,以及取字“长卿”。因为这时候他已学会剑术并且读了许多书,书里那些英雄人物,*让他热血沸腾的就是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他忍不住以蔺相如的名字为自己的名字,以示仰慕。他取字“长卿”也与蔺相如相关:“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在那个时代,在偏僻的巴山蜀水之间,一位少年就无师自通地懂得用这种方式表明自己的志向,真了不起。 父亲虽然没给他起一个好名字,却给他讲过蔺相如的故事:“那是咱们祖先故地战国时赵国的大英雄。完璧归赵与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都跟蔺相如有关。”正因为听了这个好故事,他才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好名字。 司马相如*难忘的,是完璧归赵那一段。 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赵国将军廉颇率领��军征讨齐国,大获全胜,晋升为上卿。蔺相如,赵国的宦官首领缪贤家的门客。赵惠文王得到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此事,派人给赵王送来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等人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昭王可能会食言,拒绝交付城邑;如果不给,又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愿意去秦国回复的使者,也无人应承。宦官令缪贤**:“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缪贤回答:“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情愿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相如说:‘赵国强,燕国弱,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与您结交。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能被赦免。’臣听从他的意见,大王果然开恩赦免了为臣。为臣觉得此人是个勇士,还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赵王立即召见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两相比较,宁可答应,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可前往?”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玉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玉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保证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派遣蔺相如携和氏璧入秦。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呈献。秦王很开心,把玉璧给姬妾和群臣传看,皆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毫无用城邑抵偿赵国的意思,走上前去:“璧上有个小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手持玉璧退后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认为秦国倚仗自身强大,想用空话骗取玉璧。商议的结果是不拿玉璧与秦国交换。但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交往尚且互相有诚信,何况大国之间呢!不应该为一块玉的缘故让秦国不高兴。于是赵王斋戒五日,派我捧着玉璧,在**上恭敬地拜送国书。这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示敬意。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礼节十分傲慢;得到玉璧后,给姬妾们传看,这是在戏弄我啊。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取回原物。大王如果逼我,我的头颅就同玉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如手持玉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玉璧撞碎,连忙道歉,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有司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给赵国。相如看出秦王是在欺诈,假装承诺,实际上赵国根本不可能得到城邑,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该斋戒五天,在**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物。”秦王估量难以**夺取,于是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国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玉璧,从小路逃出,把玉璧送回赵国。秦王斋戒五天,在**上安排九宾大典,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自穆公以来二十余位君主,没有一个能切实遵守信约。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已派人带着玉璧从小路回到赵国了。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把璧送来。如今凭着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下玉璧而得罪强秦?我知道欺骗大王应该被诛杀,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从长计议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侍从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说:“杀了相如,也得不到玉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交情,不如好好款待,放他回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玉璧而欺骗秦国吗?!”*终还是让他归国。 小小少年司马相如,听完故事后跟父亲说:“蔺相如德才兼备,出使诸侯国,能不辱使命,超过了一般的将才与帅才,属于奇才。” 父亲文化程度不高,没听明白,好奇地问:“廉颇给司马相如负荆请罪,又叫将相和,应该一个是将才,一个是相才。怎么叫奇才?奇才什么意思?” 司马相如说出的是自己独特的理解:“蔺相如并非一般的将相**。奇才,就是能创造奇迹的人才。相当于天才。” 日后大名鼎鼎的司马相如,在少年时就把父母给起的名字改为相如,是为了向蔺相如致敬。蔺相如不仅是仕途上的成功人士,更是因智勇双全,与强敌相拼也照样能获胜的**英雄。这,才是司马相如*想走的路,一条披荆斩棘却如履平地的金光大道。他还那么小,就这样自己替自己选择了。他不仅好读书,而且学击剑,也是为了文武双全,有*大的能力,*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目录
    001 自序/司马相如一生的追求 001 **章/追梦:成都、长安、梁园 023 第二章/游梁:献给梁孝王的《子虚赋》 050 第三章/凤求凰:琴挑卓文君 086 第四章/写于上林苑的《天子游猎赋》 123 第五章/出使西南夷:《喻巴蜀檄》与《难蜀父老》 149 第六章/卓文君的《白头吟》与司马相如的 《长门赋》 173 第七章/阳光与阴翳:文人的病 195 第八章/书生与帝王:司马相如与汉武帝的关系 212 第九章/司马相如的“遗书”:《封禅文》 234 第十章/屈原之后、李白之前,有一个司马相如 264 第十一章/司马相如和司马迁:西汉文章两司马 283 附录一/司马相如生平大事年表 289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293 后记/凤凰之歌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